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原创)
(2014-03-31 16:07:58)
标签:
教育 |
|
课题 |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
课型 |
新授课 |
||||
|
教学 目标 |
1.举例说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
|
重点 |
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
|
难点 |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
||||||
|
导入8分钟 |
教学设计 |
复习光合作用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1.光合作用光反应包括哪些过程?
思考: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
|||||
|
评价设计 |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评及订正 |
||||||
|
施标32分钟 |
教学设计 |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或产生糖类的质量) 1.光照强度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当光照强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提高而增强。 2.CO2浓度(CO2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提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3.温度: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温度 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酶促反应来影响光 合作用强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 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也会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4.必需营养元素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 例如,氮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H]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磷也是[H]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以及将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等器官中,都需要钾。 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没有镁就不能合成叶绿素。 5.水分 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思考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分析曲线并回答: (1)为什么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2)为什么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为什么14时到17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答案。 (1)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2)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3)光照强度逐渐减弱 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延长光照时间 2.增加光照面积 3.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控制光照强弱、控制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等 思考2:在大田和温室大棚中分别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大田:合理密植;施用农家肥等 温室大棚:控制温度;控制光照等 |
|||||
|
评价设计 |
1.
A.① 2. 下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甲 (1)甲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成正比例提高。此时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 (2)从甲图可知,在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________,此时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阶段受到限制。 (3)乙图中C点表示该植物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出现CD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
|
归标5分钟 |
教学设计 |
课堂小结 光反应主要影响因素:光照 暗反应主要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温度 |
|||||
|
固标 |
作业布置 |
完成学案的《课堂练习》 |
|||||
|
板书 设计 |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光反应:光照强度 |
||||||
|
教学 反思 |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从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掌握的已有知识出发,启发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环境影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详细介绍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曲线;举例讲解环境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利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