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对新教师汇报课的评课意见
(2018-07-01 23:08:48)分类: 教研活动总结 |
三年级胡培君老师上的《夸父追日》,亮点如下:
在教学中,不管是从图片猜神话故事的激趣引入,还是初读感知时根据小标题说主要内容的方法指引,还是深入学习课文后对《夸父追日》古文原作的拓展呈现,都体现了胡老师备课的精心、细致。特别是对古文的拓展,使中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增强了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致。
2、新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在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本节课里,胡老师能抓住 “颓然”、“一眨眼”、“两千里”等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3、课堂中学生积极的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深入学习课文,体会神奇之处时,胡老师让学生写上批注,指出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把自己的概括亲自板书到黑板上,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建议:本节课教学环节的容量充足,既有生字的归纳,词语理解的练习,又有重点句子的品读作批注,文言文的拓展等,如何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做到以点带面是我们需要多加思考的地方。
二年级龙丽敏老师上的《太空生活趣事多》,亮点如下:
1、以图片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刚一上课,龙老师就出示了太空、宇宙飞船、航天员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节课在了解航天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先让孩子自己找找课文里写了哪几件趣事,板书在黑板上。再根据提示的关联词“先……再……接着……最后……”连起来说
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不仅概括了本文的内容,而且训练孩子说话时可以用上这样的表示先后的关联词来说,培养他们说话的条理性。
再如:最后在学完喝水、睡觉、走路后,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话。不仅回顾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加强了句式的训练。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喝水,必须——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睡觉,必须——
宇航员要想在太空里走路,必须——
3、对于课文结构相似段落的学习,体现了老师从“教”到“扶”再到“放”的方法引路。学习宇航员睡觉、喝水相关内容,老师是带着同学们进行理解的,在学习走路、洗澡内容时,老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法得到了迁徙。
建议: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太空生活背后的原因较难理解,在学习中,不用用太多语言分析讲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而应该侧重于体会太空生活动的“有趣”,多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来读出韵味。
四年级肖石娣老师上的《父亲的菜园》,亮点如下:
1、从两张截然不同的效果图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紧围绕父亲的言行开展教学,通过画一画,写体会,读一读,交流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等手段,来感悟父亲的为人。如通过开荒,体会父亲的勤劳,通过填土,体会父亲的坚毅,通过肥土,体会父亲的执着等。
3、在重点品读中注意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堂上练笔凸显课堂由重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让学生仿照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写话训练,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建议:对于父亲为了创建菜园所表现出来的一言一 行所表达的人物品质,教师的引导还要多下功夫,要把学生带入到文本中去,和文本直接对话,学生的感悟才会更深刻。如面对狂风暴雨,父亲会怎样对待他的菜园,让学生多次朗读,想象他紧张他的菜园的画面,理解后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只有反复的揣摩,才能深入文本,发掘人物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