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3)黎《小马过河》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5-28 10:37:04)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年级语文科下册

 

 

小马过河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18年   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惯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材

分析

重点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

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齐读生字,复习抽读 

2、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读第一至八自然段

1、指导理解。

2、指导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

4、指导朗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指导读出语气“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5、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   

6、指导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7、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8、指名读,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9、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10、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1、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   

12、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13、总结全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

5、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6、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7、朗读句子。

 指名读第自然段,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8、学生思考后回答。

9、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读有关句子。

10、齐读7、8自然段。

1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指导朗读。   

2、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1、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作业布置

1.续篇故事

2.熟读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老牛:水很浅——能蹚过去           动脑筋

松鼠:水深得很—— 别过河       ————           小马过了河

老马:试一试         试一试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在学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五关:生字关、朗读关、辨析关、夸奖关、联系实际关。本文故事性较强,通过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为主,我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活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