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12-16 16:40:4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赵燕清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说明文。这篇文章以题目贯穿全文,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地球的有关知识,而且能增强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打下初步基础。全文条分缕析,说服力强,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居住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从而使得“保护地球,势在必行”的观念深入读者之心,达到作者写作之初衷。另外,作者还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仅把地球的特点、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且说得准确、生动、形象,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学准备 1CAI课件。 

2、安排学生收集地球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与地球相依相伴,想知道她长的是什么样吗?看,这就是地球的模样。今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一起读题目。

2、同学们上节课初学了课文,在文中的宇航员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3、宇航员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说“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呢?”(板书:可爱、易碎)现在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入手来展开学习。请看自学提示:

二、自主读书,自由研讨。

1.自主确立研究问题,出示自学要求。

1)先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的哪句话说明了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自己静下心来研读,在感受最深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2)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交流

同学们刚才的学习非常投入。现在,我们大家就一起探究,谁先来交流?

片段A:“地球可爱”篇

1、说说看,你从哪里读出了“地球的可爱”?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

1)为什么可爱?(生自由谈,应结合晶莹、纹痕交错、纱衣,生答不好就引导)

2)你再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好吗?一定要读美哟!

B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从比喻的角度谈喜欢的原因)

2)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是地球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你给我建议怎么读这句话?来,你给同学们读一下!(生读)

来!全班同学带着对地球的赞美和热爱一起读!。

C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①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象一叶扁舟。

②半径6300千米(小而可爱,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理由就行。)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D、继续交流,你觉得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去把握内容。请快速地浏览课文的内容,看一看,除了外观上的美,还有没有描写地球可爱的地方。

2)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找到书上的句子一起读一下。(生读: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地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它的无私和慷慨上)

无私、慷慨在这句话里该怎样理解?(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呀!这就叫做“无私”,这就叫做“慷慨”!)

3)除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提供哪些自然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4)这些资源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谁会这么无私,这么慷慨?只有(母亲!)只有母亲才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她的儿女们呀!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表达吗?

(生自由表达:

地球,我们的母亲,我们感谢你!

地球,你真是太可爱了!太伟大了!

地球母亲,正是因为了您的哺育,我们才能生活得如此幸福……)

6)我听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感激崇拜之情,听到了你们从心底发出来的赞叹!

7)让我们再回到这一句话,(点击课件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再次深情地赞美一下自己的母亲吧!

(生饱含激情地齐声赞美。)

片段B:“地球易碎”篇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它慷慨,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我们是应该好好的爱护她。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生交流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人类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2)继续交流,还能从哪儿体会出地球的容易破碎?

3)生交流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生态灾难。

4)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的这段话。(课件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先,先前)

原先是什么样的?那么现在呢?(可再生的资源已经遭到破坏。)

这一系列生态灾难是怎么造成的?请同学们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同学争先恐后,自由回答:

a.我查阅了资料,看到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为大家随意破坏,向江河里排放各种废水废物特别是有毒的化学品,清洁的水源就不能再生了。

b.大家还记得,三年级学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c.我还知道大气被污染后形成的酸雨现象。……

5)哇!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记录片。

(播放生态灾难纪录片,生观看)

同学们,看着日见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在的母亲,伤痕累累的母亲,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能说的具体一点儿吗?为什么?

(6)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段话,注意体会括号里关联词语。看看它们好在哪儿?(生读,生评,谈好处)

(7)我听出了你的焦急和担忧,是啊,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C:“别无去处”篇

1、如果地球被毁灭,人类将别无去处。用你们在课文中找到的句子来证实它。

①、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万亿千米之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

2)那么40万亿千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刚才,我做一个计算,就拿飞机以每小时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计算。你们知道飞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猜猜看。600万年!能到达吗?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别无去处?

建造移民基地也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生结合说明方法,用书上的话有理由地谈就行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板书:只有一个)那么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又该怎么做?

(生:我们应该保护地球。生:我们应该擦去地球母亲的眼泪……)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板书:精心保护),因为我们——(生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只有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板书:造福后代)

2、今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情的呼唤一起读最后一段话吧。

四、总结全文

只有一个地球,它是那么的美丽壮观,又是那么的容易破碎,我们必须精心的保护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课件出示: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课件出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珍爱生命,这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课件出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三次,一次比一次强烈)

五、作业(任选一题)。

1、设计一条“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广告语。

2、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3、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树、一块煤……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六、尾声:下课了,学生在歌曲MTV《地球,你好吗》中静静的走出教室)

七、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椭圆: 可爱 易碎

 


                                   

                  

                  

                  

       

教学反思:

1、通过运用对照比较、社会调查、指导朗读、感官刺激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自由畅想等多种学习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运用“情景激趣——课文探究——升华情感——拓展思维”的教学模式,层层递进,不断增强学生善待地球的情感以及环保意识。

3.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学生理解宇航员说的这句话不够全面,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