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2019-07-10 11:23:01)
标签:

绵山景区

寒食之乡

大罗宫

道教宫观

分类: 出访游记

晋陕游(十六)——绵山 大罗宫  

    如同欧洲多教堂一般,咱们中国多寺庙。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地面山上,咱也算是见识过不少类似的宗教场所。此行游览的绵山,算是又开了一回眼界。

    晋陕游进入尾声时,咱们游览了跨山西介休、灵石、沁源等三市县地界的“绵山风景区”。

    早就知闻“绵山”这个地方,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晋文公有关,与传说中“清明”的由来有关,这不,车辆即将刚进入景区时,便看到了这番景象。哦,原来“清明”的前身是“寒食”呀,这倒是才知晓。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奇怪呀,”巍巍“怎么写成这样了?
咱们的魏姓团友得在此地留个影。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在从碛口到绵山的途中,导游在车上初略地介绍了绵山景区的大致情况,介子推和重耳的传闻故事自然是少不了,好像还说了绵山景区之大,如全部游览,需要一周时间等等,印象最深的是那么一句:这个景区现在是由私人(发迹后的煤老板)承包,斥巨资修复、建设、管理的,目前被冠以国家五星级景区。这倒是挺让人惊讶的。之后查过度娘,果然有这么一段描述:“1995年,山西省著名企业家,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善士阎吉英,投巨资修复绵山,修复宫观殿80御座,道教神像2000余尊-----------”

    

    对于这个景区建设的风格,度娘如此说“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仿古建筑群风格多样,从建筑的角度来剖析,这些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长,又加上设计者和建设者的现代创意,集华夏古今之精华,构成了现代仿古建筑物的独特风格。

 

    我们在绵山游览的时间有限,先后也就观赏了三个地方。

    首先观赏的是“大罗宫”。

道教,应该是绵山人文景观的重要所在。据传,早在春秋时候绵山便有了道家的活动——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等著作中都有相关记载。因为此,绵山景区内有不少道教的宫观,“大罗宫”,便是其中的一座。毋庸讳言,他的地理位置和规模都很抢眼哦,应该说,就建筑而言,在宫观中,颇有代表性。可惜,咱不懂其内涵,也只能看个大概。

        先看看咱拍摄的照片。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咱们再来看看度娘对“大罗宫”的介绍。

大罗宫游览区,当地人俗称"中岩"。"三清上,曰大罗"。道家认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为大罗天,因此这座宫殿为大罗宫,意为最高的仙宫。

  大罗宫依山而建,层楼杰阁,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整个建筑群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共十三层组成,总高110米,游客称赞"可以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可谓天下道家第一宫观。

  大罗宫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在春秋时介子推来绵山隐居,就有道家人物活动的遗迹,东汉时已有部分殿庙初具规模。唐开元十一年(723),玄宗皇帝南出雀鼠谷时,专程驾幸绵山缅怀前朝圣祖功德,感戴绵山诸神护佑李唐王朝的恩典,降旨敕修大罗宫诸殿。以后宋代元佑年间、明万历年间、清代康乾年间官方与民间屡加修葺。至1940年遭日军焚毁,1998年三佳公司在原址上重修,才成为今日胜状。

本区内包括大罗宫主殿的讲经坛、混元殿、群仙殿。还有灵霄殿、三清殿、财神殿、救苦殿、元辰殿、三官殿、五老君殿、斗姆殿等诸殿。展厅内绵山唐、宋、元、明、清历代精品彩塑,被称为"山西的敦煌"。藏经阁是中国名胜区最大的藏书之处。宫内《道德经》木刻、石刻及英、日俄等译文,堪为《道德经》文化之大观。岩上有一天然石洞,夏日常有白云飘出,故称为"白云洞"。洞旁建一草庵,叫白云庵。庵内的《金刚经》石刻,为唐代遗留的稀世文物。

 

看完这段介绍后,颇感遗憾。那天,我们沿着石阶,登上了最高处,导游却没有跟随。所以 其中所述的“藏经阁”“白云洞”“白云庵”,好像都没有见到。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晋陕游(十六)——绵山大罗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