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
“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三、导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重点: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难点: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四、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课件出示1、时针在钟面上转动1圈是( )小时,时针1天在钟面上转动(
)圈。所以1天有(
)小时。
2、除夕之夜,新年钟声敲响时是(
)时,这个时刻既是今天的结束,又是明天的开始。
(二)情景导入
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同学们最喜欢的智慧树,问学生几点播出?
学生可能会说到:晚上6:30,或18:30,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18:30就是晚上6:30。
揭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普通计时法,而像这里出现的18:3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三)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四)自主探索
1、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开始,慢慢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配合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
2、讨论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
教师点拨:什么是24时计时法?
注意:(1)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是几时就用几时表示。
(2)从下午1时到夜里12时,是几时要加12来表示。
(五)巩固训练
1、找一找,哪些是普通计时法?哪些是24时计时法?
晚上11时
1时
22时
上午10:30
中午12时
15:40
凌晨2:10
8:00
2、我当小法官
(1)一天有12小时。
(2)下午6时就是18时。
(3)23时15分就是11时15分。 (4)7月30日的24时就是8月1日的0时。
3、选择:
王叔叔每天8点上班,17点下班,中午休息1小时,王叔叔一天工作( )小时。
A、7小时
B、8小
时
C、9小时
4
、我来帮:我下午3点就赶过来了,怎么还是晚了呢?
六)当堂检测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凌晨5:00
晚上7:05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0时30分
20时45分
(七)总结:学生畅谈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