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君
王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30
  • 关注人气:10,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2019-10-03 22:54:02)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

                                                                        文/王君


      请允许我继续介绍台湾电视连续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今天的这个故事,叫《茉莉的最后一天》。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自杀了,

飞身从30多层的高楼跃下,

走得无声无息,

又那么决绝。

在之前,

她的妈妈、爸爸、妹妹、老师,

没有发现任何她可能自杀的征兆。


茉莉是个极美丽乖巧聪慧的女孩子,

在不久前,

刚刚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高一。

她是妈妈林太太的骄傲,

是林太太时不时要不露痕迹地拿出来炫耀的资本。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林太太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茉莉美丽优秀,

小女儿可莉普通平庸。

向优秀的茉莉表达小恩小惠的偏爱,

是林太太常做的事。


茉莉的突然自杀,

让林太太精神几乎奔溃了,

她最后选择了利用正在研制过程中的高科技,

进入了茉莉的记忆,

去寻找她自杀的原因。


真相一层层揭开,

林太太痛不欲生。

这个故事,

其实就是通过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林太太的自我感觉,

二是茉莉的真实状态。


一方面,

林太太觉得自己非常了解两个女儿,

一切都尽在她的掌控之中。

甚至连两个女儿吃饭穿衣的最细微日常,

都在她的眼中。

林太太的卧室衣柜里,

一直保留着小时候监控两个女儿的大视频,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家里,

茉莉可莉的一切,

林太太都尽收眼底。


林太太还觉得,

自己是留美硕士,

为了家庭放弃了事业成为了全职主妇,

全心全意地督促两个女儿学习,

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

茉莉的优秀,

 

就是她自己优秀的最好明证。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但在高科技的帮助下,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

林太太渐渐走进了茉莉的意识深处,

她看到了一个她已经完全不认识的茉莉。


茉莉原来居然一直活得特别痛苦!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总在偷偷读小说,

她其实很烦读书。

她好好读书考出好分数更多只是为了不被妈妈打。

茉莉在图书馆借的书,

很多是关于同性恋、吸毒、嗑药、自残的。

茉莉的手腕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自残的刀痕,

只为考差了被妈妈责打的时候,

自己感觉不到疼。

她一直在希望有一天妈妈偶然看到这些伤痕,

 

能够向她道歉。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的心理充满着仇恨,

一直想复仇,

但却找不到复仇的具体对象。

茉莉还偷东西,

她经常把便利店的小首饰偷回家然后让妈妈用。

她说这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次偷钱被妈妈痛骂责打后留下的病根,

从那次以后,偷窃就让她有了一种快感。


茉莉最深的痛苦是爱上了写作。

在她的第一本获奖的小说的序言中,

她写到:

我所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创作,

但我所受的教育又逼迫着我创作。

我对家人的感情非常复杂,

痛苦的成长经历让我拥有了写作的力量。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华,

只不过偶然地被痛苦选上,

被写作选上……


但这一切,

林太太完全不知道。

她一直提防着女儿对中文的爱好。

她一直在家里咆哮:

你如果在大学选学文学,

我就没有脸去见人!


她给茉莉的规划是:

台大报医科,

或者会计,

然后去美国读博士。


越来越进入茉莉的记忆深处后,

林太太终于发现,

杀害茉莉的不是别人,

正是她自己。

而她杀害女儿的工具,

都不过是她习以为常长的日常琐屑:

茉莉没有考好时的例行责打,

她不断提醒女儿们和丈夫的她为家庭的牺牲付出,

她气急败坏地对女儿学习之外的爱好的全盘否定,

她愤怒时诅咒女儿剥夺了她自己的成长的语言暴力,

她装模作样地故作矜持地炫耀,

她对女儿内心挣扎但外表伪装的毫无知觉……


茉莉就这样一直在矛盾中挣扎,

她说她对家人感情复杂,

乃是因为她恨,

但又知道自己不应该恨。

就是在这样的长期的情绪碾压中,

茉莉深陷抑郁,

在精神困境中挣扎,

最后出现了幻觉,

她感到有一片开阔的自由的天地在拉扯她,

呼唤她,

于是她毫无畏惧地爬上阳台,

 

飞向了那片光明……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看《茉莉的最后一天》,

我只有难过,

但心情,真的不惊。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茉莉们真的太多太多了。

我已经经历的27年的教学生涯中,

先后看到8位学生、朋友、同事选择了自杀。

他们,几乎全部在学生时代,

成绩优秀。

而刚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开学季,

我的老家重庆,

刚刚有9个孩子跳楼。

其中最惨烈的是,

有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生,

手牵着手,

从高楼跃下,

没有为家人留下说明原因的,

任何只言片语。


我只有难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乃是因为我更看见过太多茉莉母亲式的母亲。

或者说,

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

我也只是茉莉母亲式的母亲罢了。


我们和茉莉母亲一样,

受过很好的教育,

拿着很高的文凭,

我们甚至放弃工作,

全副身心地投入家庭,

服侍丈夫,教育儿女,

一心一意,全心全意。

我们打扮入时,

妆容精致,

在外人面前轻轻柔柔地说话,

任何人看我们,

都好像是一个完美母亲。

我们自己也觉得自己,

为家庭付出了全部,

我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我们必须和应该得到丈夫的疼,

儿女的敬。


但其实,

只有在茉莉式的女儿们深层意念中,

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模样。

我们控制着丈夫,

更控制着孩子,

我们放弃社会角色,

回归家庭的交换是丈夫必须听话,

儿女必须听话。

如果丈夫不好控制,

那么我们就转而更牢牢地控制孩子。


我的理想,

必须是儿女的理想。

不帮助我实现理想的儿女,

就是我苦口婆心要去说服,

去改造,去战胜的对手。


我不允许孩子撒谎,

我不允许孩子考试失败,

更不允许孩子偏离我的任何期待,

孩子在品行上,在学业上的任何失误,

我都必须牢牢地替他们把住。

语言暴力和棍棒暴力,

那是我的权利,

是我为他们未来负责的——

爱的表现。


电影,

只不过做了一件文学必须做的事情:

杂取种种人,

合为一个人。

如果我们敢于真正凝视自己,

我们有勇气承认吗?

生而为母亲的我们,

也许,真的只是孩子的深渊罢了。


然后,最可悲的是,

我们从来不会承认我们只是深渊。

就好像如果茉莉一直艰难地活下去,

那林太太,大概会一直认为,

自己多么多么的成功啊!


这就是电影的最深刻的地方。

母亲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着孩子,

但是当茉莉纵身一跃的时候,

她的最后一个念头是:

反正也没有人爱我,

可悲的没有人爱的林茉莉,

再见!


救救孩子,

救救母亲啊!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另外还想忍不住说说电影中另外两个着墨不多,

还稍微显得有点儿模糊的形象,

茉莉的父亲和茉莉的妹妹可莉。


茉莉的爸爸是大学系主任,

他负责赚钱养家。

他并不满意妻子的教养方法,

对于妻子对女儿学习的步步紧逼,

一直反对,

但并无实质性的对于茉莉的精神援助。

这位工作繁忙的“空心父亲”,

一方面让我看到了在教育理念上,

父亲的天然优势,

也让我看到了在家庭格局中,

父亲的天然劣势和主动隐身。

茉莉的死,

他也有责任。


茉莉的妹妹可莉是个性格大条的女孩儿,

长得不如茉莉好看,

成绩也一塌糊涂。

哪怕林太太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教养,

但可莉的成绩还是垫底儿。

但可莉善良热情,

心里有什么,

敢于喊出来,叫出来,

敢于跟妈妈叫板,

敢于直接反抗妈妈。

于是,这个不优秀的女孩儿,

反而活得敞亮和欢乐。

【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三《茉莉的最后一天》

可莉是茉莉的对立面。

听话的孩子自杀了,

不听话的孩子活下来了。

我并不觉得这是电影荒唐简单的逻辑。

这是真实的人生!

一个孩子,

优秀得完全压抑自己,

隐藏自己正常的需求,

优秀得活成了排名榜单上的一个固定的符号,

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我有女儿,

我希望她是可莉。


茉莉最后用死亡解脱了自己,

用死亡的方式,

表达了反抗。

还有更多的孩子呢?

他们在活与死的边缘挣扎,

终生挣扎。

他们优秀,

但并不幸福。


优秀和幸福,

隔着遥远的距离。

有多少母亲,

承认这一点呢?


救救孩子,

救救母亲!

还是先救母亲吧!

没有母亲的改变,

哪里能够救得了孩子啊!

(2019年9月15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