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9年6月27日,我应邀赴重庆参加“品人文经典
助全民阅读——青少年整本书阅读(重庆)主题活动”。我是一线教师中的第一个主讲嘉宾。
回老家讲课,我还是很重视的。毕竟有点儿小虚荣,希望在父老乡亲面前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我。所以26号晚上抵达宾馆后,我熬夜重新制作课件。这一次,我不仅选了最好的模板,而且尽我所能,把自己那点可怜的对于PPT的审美全部用上了。熬到晚上两点,大功告成,自觉效果超过预期。于是安然睡下,只等第二天闪亮登场。
27号清晨,我提前到达会场试课件。一切顺利。我守住了底线——只用自己的苹果电脑,坚决不用会方提供的电脑。按照我的经验,只要用自己的电脑,出差错的可能性就很小。
上场之前,我一直在检查课件,反复再反复,精益求精,要力保万无一失。
可以说,这一次讲课,在课件上,我做的精心准备,前所未有。
然后,终于轮到我登场了。讲课于我本就是拿手的事情,再加上充分得不能再充分的准备,我微笑从容,自信满满。
但,鬼故事还是发生了!
我要讲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刚讲完,课件突然“死机”!我摁了半天摁不动,也并不慌。我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呢!我气定神闲地去计算机操作台检查,心想,大不了重启电脑一次。
但我惊讶地发现:课件自第一部分之后,居然全部地消失了!
是的,没有骗你,就是消失了!莫名其妙地全部消失了!
我震惊且尴尬。我什么课堂鬼故事没有遇到过啊:中途停电啊,电脑罢工啊,系统紊乱啊,应用软件发疯啊,音乐失语啊……但是,但是,这种内容神秘消失的问题,真还是第一次遇见。
当时我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备份另外一个电脑?或者,就是在自己的电脑上,也应该有一个备份的。我怎么会觉得只要用了自己的电脑,就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呢?
我顿时手足无措。这一次的鬼故事,其突发和诡异,都远远超过之前。我自以为丰富的应变内存,无一可取。
我做出了现在看来最好的决定:既然如此,那就结束这次演讲吧。虽然没有课件我也能讲,虽然最精彩的内容还在后边。但花未全开,月未全圆,也是最好的结果。
去机场的路上,我电话跟计算机专家尹老大咨询这件事,他也说不上来。坐了三个小时飞机到太原后,我再检查电脑,惊奇地发现,一切恢复了从前——课件神秘痊愈!
我哭笑不得。最后只能总结:这是上天的安排——让我早点结束演讲,不至于奔机场太忙乱。
后来一琢磨:这次的“鬼故事”,其实很高妙。它提醒我:无论怎么做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准备,但“无常”还是会降临——这就是生命的真相。人生本质无可预测,也无法规划。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纠结,接纳“无常”,且让它安排,顺其自然,自然而然吧。

二
第二天,6月28日,在山西吕梁廷亮中学,我还是第一个上场。
这是中国教育报刊社的活动——中国诗词教学大会走进吕梁英雄故里。
我上的是最爱的《木兰诗》。这是一堂老课了。为了这次诗词教学大会,我又重新调整了教学思路,整体设计是很创新的。我信心满满。
但开场不到五分钟,我就发现“大事不好”。
原因是,学生太棒了!廷亮中学派出来上课的这个班的学生,太棒了!
不仅是精神状态,还是学术素养;不管是写作,还是朗读。不管是师生对话,还是生生对话;不管是质疑,还是思辨……都完美得不可挑剔。
而且,和这拨学生,在之前,我们没有任何接触,我也没有布置任何针对我这堂课的预习。
我甚至觉得不太适应。
我上课,走遍了万水千山,阅“生”无数。我习惯了我们中国大部分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不够好,习惯了启而不发,习惯了沉默停滞,习惯了屡败屡战……
学生如此优秀则意味着什么呢?你的课堂内容,要配得上他们的优秀;你的课堂设计,要配得上他们的优秀;你的课堂点拨,要配得上他们的优秀……你的任何不够优秀的行为,都会在足够优秀的学生面前,无可遁形。
那堂课,步步喜悦,也,步步惊心。
最后,我的自我评价尚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但课后,我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课堂“鬼故事”啊。幸好,这段时间我读书甚多,思考甚多,思想的磨砺甚多……否则,我拿什么,去和这群精灵古怪的小鬼“对峙”?
连续两日,毫无思想准备,却或因设备,或因学情,课堂跌宕起伏,心情“悲““喜”交加。小小讲台真是人生大舞台,哪种形式的剧情突变不会发生啊?回想这些各种形态的“鬼故事”,不禁莞尔:各种鬼故事,都是人生好故事。我在其中,经历甚多,所悟甚多,幸甚至哉啊!
(2019年7月6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