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女老师在婚恋问题上,何妨学学《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来自清澜山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来
标签:
王君情感 |

我的朋友们:
这个周,连续收到好几个姐妹的来信,倾吐的都是在爱情婚恋上的苦恼。读这些来信,我真是特别心疼。过日子才是我们平凡人的打怪升级。对于女人而言,“情关”是很难过的。不少女人,甚至到老了都还在为情所困,那就注定一生辛苦,真是太累了啊。
在爱情问题上,女人如果不超脱,很难得到幸福。
几个姐妹的爱情问题各有各有的苦恼,但细节描述都很不到位。我其实是无法诊断,也没有办法开什么药方的。哪怕就是有足够的细节,我也不是婚恋专家,更不是心理医生,粗浅地谈点儿建议,怕都不会对症。但我又放不下这些陷在痛苦中的姐妹。我知道,爱情问题处理不好,是肯定没有心思教学的。所以,我就只谈一个小观点,希望多少能帮到大家。
这个观点是:女老师在婚恋问题上,姑且学学魏璎珞。
我追《延禧攻略》,追《如懿传》,都是连滚带爬看完的,看得不仔细,大概了解了一下剧情而已,没有深究。虽然如此,对众多女人的爱情观,还是有些想法。只要稍一比较,我们就能有收获。
我们暂且不看男人。暂且把男人看做一个规律性的普世性的存在。其实,管他是乾隆皇帝也好,是普通男人也好,一旦进入爱情,我们都是很难改变他们的。
改变男人太累,我们只能调整自己。

我最不耻的女人是《如懿传》中的魏嬿婉。这家伙是个纯粹的爱情投机分子。她对乾隆没有一丁丁点儿的爱,爱情婚姻完全是她改变自我命运的工具。她不仅不爱,而且心狠手辣。只要是自己“爱情”路上的“绊脚石”,便毫不留情统统毁掉。你游戏爱情,爱情也必然游戏你。这个女人最后也被所谓爱情彻底葬送。她死得最难看,也最不让人同情。她亵渎了爱情,最后也不会得到任何爱。
我想,无论哪个时代,无论爱情观怎么变化,最基本的底线还是应该有的。爱必然是真诚的心灵相吸,是共同的成长,是生死相依的肝胆相照。我们可以放弃爱情,重新去爱,但如果陷入到利用爱情的执念中,不管哪朝哪代,女人都只会离爱情越来越远。
我很痛心的女人是《如懿传》中佘诗曼出演的娴妃淑慎。“淑慎”意为“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这个女子自幼秉承父训,在宫中谨言慎行,生怕行差踏错。前期性格温柔和顺,淡泊善良。既不依附于皇后,也婉拒高贵妃的笼络。一身才华却不争不斗,远离勾心斗角。她是深爱乾隆的。对爱情,她有着自己纯真的梦想。这是一个初心很美好的女人。
但令人痛心的是,要在艰难的宫廷争斗中保持良善,得有多么高的智慧啊!我们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女”,说着浪漫,做起来千难万难。娴妃后期的“黑化”不是证明了她有多么智慧,恰好证明她的智慧还不足以让她一边秉承善良的人性一边安全地“少女”下去。娴妃是一个典型地被残酷的生活所吞噬的形象。在断发之前,她跟皇帝倾吐心声的那一段戏,真是看得我满心的苍凉。她的一片真情被皇帝辜负,又何尝不是被自己辜负啊!她的后半生出卖了自我,也出卖了爱情。当她的人性崩塌的时刻,也是她的爱情崩塌的时刻。
魏嬿婉和娴妃的结局都在告诉我:如果因为爱情而扭曲了自己的人性,那自己的人生,也必然被扭曲。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和《如懿传》中的如懿都是爱情的绝望者。看这两个角色,我心里都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编剧导演的爱情价值观太残酷,太不通人情。我真想大呼:电视剧,请给好好爱的人以一个幸福的理由。
但如果抛开这个层面的质疑,仅仅从爱情男女双方相处的角度来观看富察皇后和如懿,她们在爱情中,都活得太累了。
富察皇后的累是身份的困扰。她自愿被“皇后”的礼法捆缚得严严实实的。入则皇后,出则皇后,时时刻刻都是皇后。她容不得自己的一丁一点的僭越和差错。在如何处理乾隆是皇帝还是夫君的关系问题上,她是无界限的。她活生生把自己供在了宫廷礼法的祭坛上,做了牺牲品。一个女子,在婚姻生活中,无法做,做不了“娇嗔可爱美娇娘”,必然失掉女性之纯真,必然失掉自我,必然累死自己。
皇帝和皇后,回到家关上门还应该是柴米油盐平凡夫妻。男人,不会最喜欢卫道士一般的女子,他们要的,是跟他肌肤相亲灵魂相亲的人。这一点,魏璎珞就把握得极好。但富察皇后,终归是不懂啊!她不仅是被宫斗斗死的,也是被自己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压死的。
富察皇后的一辈子,都陷在“职业角色定位”中,她至始至终没有找到准确的“妻子角色定位”,这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这对我们很有启示。我们女人,走进校园是女老师,回到家应该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不同的角色应该有相宜的角色表达。如果上了讲台下了讲台都脱不了老师的腔调,男人肯定是很讨厌的。
而如懿的累,在我看来,则是因为有爱情的“洁癖”,对爱情的纯度要求过高。在三宫六院的宫廷,她的心中还有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梦想,这实在是太天真了。在那个时代,我们可以说她的爱情观很超前,也可以说她是太幼稚。她永远活在青樱和弘历的时代。她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当弘历成为乾隆,她和丈夫的相处模式就应该调整了。初恋情人和中年夫妻的相处,不说旧日宫廷,就是此刻当下,那也是有天差地囧的。固守在热恋的纯情时代,是不足以抵挡爱情的风霜刀剑的。
富察皇后的悲剧在于丢掉了小女儿心态,如懿皇后的悲剧在于一直滞留在小女儿心态中。但后果是相同的,她们都把自己架空了——渴望中的爱情已经不足以哺育她们。她们一自杀,一断发。如懿的断发,其实比富察还要决绝——她彻底地主动地告别了爱情。她们都很清醒,很前卫,但是太悲壮。
我不希望我们女老师,活成富察皇后和如懿那个样子。一生耽于爱情,甚至为爱情去死,太惨了。
如果要选,我更希望,我们的姐妹的爱情生活,更像魏璎珞一些。
首先,不能为情感所困,不溺于爱情。爱情很重要,但绝不是我们生命的主题。我们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追求。爱情,永远不是我们的终极梦想。女人可以享受爱情,但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把人格都抵押给了爱情。更不能为了爱情要死要活。魏璎珞至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在处理和富察傅恒的感情问题上,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非常决绝,从不会因为爱情而毁掉自己的人生大计。不沉溺于爱情的女子才可能独立自主,才可能获得自由。
其次,把爱情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这需要女人对不同男人的了解。这不是心机,这是智慧。所有后妃都对乾隆毕恭毕敬,只有魏璎珞对乾隆一直保持着不卑不亢若即若离的态度。一方面,这是魏璎珞自身的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她深谙皇帝的心理。“谁先把爱说出来,谁就先输了”,她对爱情,有非常理性的判断。在争宠战中,别人对皇帝都是趋之若鹜,只有璎珞把男人心理学研究得透透的,回回都让乾隆自投罗网,让乾隆对这个不好对付的女子欲罢不能。在爱情上,璎珞把“示强和示弱”的关系,把握得非常精准。
第三,魏璎珞具有很强的感情柔韧度。她不仅拥有智慧,而且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在爱情上,她既不像富察容音一样百依百顺,也不像如懿那样刚直强硬,她绝不选择拼个你死我活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不管是宫斗,还是爱情,她都知道明哲保身,懂得隐忍等待。她总能够在漫长的守候中静静寻找机会。她机警而不莽撞,她坚强而又灵活机动。因为情绪的掌控空间很大,所以她总能穿越黑暗,扛住低潮,一次次化险为夷,而且渐渐游刃有余,赢得皇帝爱情,也赢得自身尊严。
《延禧攻略》之所以爆红,之所以大家都喜欢魏璎珞,我想,乃是因为这个剧塑造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女性形象。一个女人,在皇权的高压之下,保持了自我,驾驭了爱情,成就了事业,这个形象便超越了“宫斗”,成为了一种女性精神的时尚。
说这么多,不知道我的陷入情感纠纷的姐妹们是否能看懂。当年看《花千骨》,我写下了《爱,才是我们的生死劫》一文。在结尾,我说:
我爱之人,当都是爱我之人。我爱之人,若不爱我,我潇潇洒洒走了就是。生死劫生死劫,一念之间为生,一念之差为劫。我不希望我的生命之中有什么白子画,高不可攀,要用命去换。我不修仙,我就不“长留”。红尘滚滚,柴米油盐,让我就做一个凡俗女子。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敢爱敢恨,活够一生一世,不求来生来世。
祝愿我的姐妹们啊!人生很短,值得爱的太多。对男人的爱情,绝不是我们的唯一。愿我们都如璎珞,有够够的智慧和通透啊!
我是王君老师。这是来自清澜山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第十封来信。
谢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你的朋友:王君
2018年10月2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