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研究(20):王君语文教育生态论——2015年特级教师王君博客读思
(2016-02-19 06:57:00)
标签:
王君博客读思理念 |
王君的语文最初是一道明净的溪流,从巴山蜀水发端,沿着—条叫青春的河道,天光云影共徘徊着,自然而然地流淌着喧哗着,向前,向前,向前。到后来,溪流召云雨,化冰雪,聚洪暴,纳百川,一路冲撞,九曲连环,形成一条雄壮的奔腾咆哮的大江。再后来,江入大荒流,这条青春语文的大江,没入一个叫圆明书院的地域,浇灌涵养这块叫圆明书院的湿地,并在这里形成气候效应。
王君的语文教育用通俗的眼光习惯地看也很常规,平平常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中思思中研也无怪乎阅读教学之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写作教学外加语文活动等几个板块。这些我们语文老师大都在做。
王君语文教育的独特在于——身份上——她做语文老师又兼班主任。这一点很多语文老师也都在做,但没有王君做得纯粹、沉潜与极致:在王君这里,班级的建设和语文教学,两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王君的语文教学工具性尤强,表现在语文教学隶属于班级建设、为班级建设服务;王君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尤强,表现在班级建设为语文教学张本,作为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赋语文教学以灵魂,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角度、形式和内容,成全着语文教学。王君书人树人,班级管理是一撇,语文教学是一捺。语文老师又兼班主任有优势,用语文学科整饬班级,得天独厚,风生水起。我们做班主任的语文老师虽有同感,但都行百里者半九十、半七十六十……没做到这个份上。像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王君教语文做班主任,一样任性,关起门来一片天,我行我素我包间。王君与其他语文教育名家又有区别:不做官,做班主任,做学科老师,来自一线,非常接地气。这大约纳衣接钵承传的是孔丘他老人家的正宗做法;可以想见,孔子办教育始,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一肩挑的,没得了这两样,求其次最少一样,否则即使你位尊部长、著作等身,也不过教辅人员。
王君的语文教育生态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偶然,讲究机缘巧合。激情与创新是青春语文的原始股,折腾是这支股票的操盘手。有激情,追创新,敢折腾,这支股票在王君手里才大赚特赚。王君是语文教师中少数能折腾的的人之一。她从高中折腾到小学,从渝州折腾到京都,现在落户并扎根于一个叫圆明书院的八亩地。假如王君一直固守高中或初中,王君一定会保持自己的清醒良知,和很多语文老师一样,一边应试,一边对抗应试;假若王君一直盘根巴渝,必然已经根深叶茂,花团锦簇,却与今天自由自在自适自性的圆明书院自主失之交臂。而我以为,王君在选择圆明书院小六年级语文的同时,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在选择王君。此结果,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此结果,是王君的荣幸,也是中国语文教育历史的荣幸。
在我看来,王君的语文教育,以圆明书院为重要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前圆明书院阶段,与圆明书院阶段。前一阶段长一些近三个十年吧,后面只有两年。这是一个大准备,大铺垫,极其充分的量的积累。前三十年为后两年准备铺垫,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前圆明书院阶段,王君的语文教育,叫教学,是我们按步就班所认识理解的;圆明书院阶段,王君语文教育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探索实践,叫生态一一教育生态一一我们所陌生与新鲜的。
限于文字水平,下面请允许我用点击关键词的形式试图勾勒王君语文教育生态大致面貌。
地域。“校长说,清华园对门,圆明园旁边,我们有一个小院子。你们年级搬出去,建一个圆明书院如何?我有点儿晕。那个小院子,我是知道的。”(《圆明书院心圆明(2):在万丈红尘中,建一个圆明书院》)。如此一个“小院子”,却是王师语文教育生态的鲜明地界,生态赖以建筑的基本物质条件。正如小文章可以书写大情怀,小院子可以建筑教育梦。三傻大闹宝莱坞,王君小建圆明院。
独立。“这个学期,算是第一次尝到了所谓“管理”的滋味。虽然,我只是个小小的年级组长。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校区相对独立,管理也就相对独立。校区还在建设过程当中,各种条件不够完善。(《圆明书院心圆明(1):我们走在大路上》)。这相对的独立,是王君语文教育生态的排它性,生态赖以建筑的标志条件。
生命。“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拔,160名同学终于圆了自己的梦,走进了清华附中创新班。”(《清华附中圆明书院史记(1、2):生存体验一元钱,赚钱不易打工难》)。“老师们也笑了。我百感交集地看着我的小小团队,这一年将和我一起奋斗一起生活的朋友们。他们的学历和才华,都是我需仰视才见的。北大的博士,北大的研究生,香港科大的研究生,北京的学科带头人……”(《圆明书院心圆明(2):在万丈红尘中,建一个圆明书院》)。“我敬佩着我的家长朋友们,特别是北京的家长,你们自身普遍拥有高学历,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为了孩子,你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学校和观察老师,稍微有不符合你们的想象和要求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地提出来,希望老师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你们的想法合拍。”(《班主任工作闲聊(22):亲爱的家长,老师也需要爱,需要信任和尊重》)。“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才好。哪怕只改变其中一个。我选择了一个头发总是特别乱的保安,模样看起来有点儿像我们四川人的样子,面善。我没来由地觉得这个小保安会比较好“攻克”些。”(《修炼一颗好的心(129):把一棵草笑开花》)。人,圆明书院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一切教辅人员,均是圆明书院的一分子,王君语文教育生态的主体,教育生态中生机盎然、最具活力的部分。圆明书院是一座庄园,自然还活跃有其它自然本色的生命——花草树木、鸟虫鱼蛙吧,我未临其境,不得而知,只能靠想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生长。着重说。
生长,擎举着责任,忍受着阵痛。
“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能力,教思想,教情怀。学校教育,绝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集合。希望你们不要用要求培训机构的要求来要求我们。教育一旦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潭,学校,便成为了工厂。现在工厂式的学校已经很多了。但用流水线来生产标准产品的工厂式学校不是清华的追求……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清华更必须有这样的担当:担当学生的安全职责,担当成倍增长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为了孩子,我们愿意担当愿意付出。”(《班主任工作闲聊(22):亲爱的家长,老师也需要爱,需要信任和尊重》)。
生长,滋长着怜悯的大胸怀,顺应人性,顺应人道和天道。“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了,我做了一个大主张:圆明书院推迟十分钟打考勤——圆明书院的老师,早上推迟十分钟上班,圆明书院的孩子,推迟十分钟晨读。”(圆明书院心圆明(7):让孩子们多睡600秒)。
生长,享受着生命的快意与愉悦。“这个学期的目标就是:变着法子地玩儿。怎么好玩儿怎么玩儿。新学期圆明书院第一次家校沟通会,跟大家聊我们的玩法:教材怎么玩儿,教法怎么玩儿,阳光思维方式怎么玩儿,阳光生活方式怎么玩儿……家长们看来都贪玩儿,纷纷举双手双脚同意。最有意思的是佳爸爸,立马现场就又贡献了不少新玩法,并且愿意提供资源保障。于是,群情欢乐。一帮大孩子,在小孩子还没有开学的时候,就自己先玩上了。”(修炼一颗好的心(111):新学期,怎么好玩怎么玩(上)。
生长,亭立在天地生活中,餐风饮雨,沐浴自然阳光,取暖人类智慧,汲取一切茁壮生命的元素。“琢磨着这学期的第一堂课要从一部经典电影开始。选哪部?没有什么犹豫就定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在我所看的电影中,没有哪一部能比《三傻》更适合给孩子看:故事好!思想好!艺术好!属于求之不得的‘三好影片’。校园生活精彩绝伦扣人心弦。人物塑造巨星表演可圈可点。紧扣现实反思教育问题生命问题绝对深刻。电影表达手段丰富多样频频出彩……我想,这样的影片,值得和学生一起慢慢看。一边看,一边聊。无论是艺术,还是思想,可聊之处,都太多了。经典电影,永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求之不得的材料啊!”(《听王君聊课(101):《三傻大闹宝莱坞》课堂教学实录(1)》)。
生长,展现着生命的活跃与强盛。“一起欢呼,开学啦!开学啦!这学期,圆明书院要带着孩子们更快乐地学习,更智慧地成长。我们要更加热爱生活,更能够超越自我,思维方式要更健康,身体要更强健,学习要更富有创造力,动手能力要更强……2月28日早8点,圆明书院首期义工招聘即将张榜,请同学们关注各班微信,欢迎勇敢者智慧者揭榜。本学期,你的每一次义工挑战,我们都将记录。期末,我们将评选书院的各路成长英雄……各类招聘,将陆续开展,请同学们拭目以待。”(《修炼一颗好的心(120):在自己的身上克服时代——写在开学第一天》)。
生长,灿烂着生命智慧的辉光,创造亘古之前所未有。“微信还有一分钟语音播报功能,于是,我灵机一动,建立了班级“每日八点钟新闻播报”政策。每天晚上八点钟,由三名孩子(一名班委和两名同学)各进行一分钟微播报,全面总结介绍班级的各种情况。邀请家长定时聆听,鼓励家长评论。点子虽小,但很快激活了一池春水,家校的藩篱推倒了,班级建设的死棋活了……这里边很多因素,暗合了现代管理的理念。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的欲求,满足家长的参与愿望,让民主和开放真正落实到管理中去。做教育,说简单点儿其实就是经营你和学生的关系,经营你和家长的关系。所有的美,都发生在关系之中。每日微播报,让家校关系的种子有了健康的土壤,只要我们精心呵护,着力培养,智慧引导,这种子,就萌芽了,就健健康康长起来了……大半学期过去了,各班的微播报已经成为了各班的班级名片了。在各位班主任和孩子们的努力下,年级的播报不断升级:播报媒介从语音播报,到图片播报,游戏播报,现在已经是华丽的视频播报了。孩子们个个像新闻联播主持人,不,比新闻联播主持人自由潇洒多了。他们在校园中随意取景,自由言说,多么快乐潇洒。播报形式呢,从最开初的单人播报,到双人播报,多人播报,相声式播报,双语播报,歌曲播报,真是蔚为大观,精彩不断,创意不断。创新班的创新的春天,就是从微播报开始的……期中考试我命题,微播报,就进入了考题。5分钟微作文,考的就是创作播报稿。”
风光的生长,自性的生长,茂密的生长。每一刻生长都楚楚动人,每一处生长都风光旎丽,每一个生长都风姿绰约……不胜列举,挂一漏万,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以简驭繁。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说:生命充满劳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京城一隅,一个相对独立相对隔离的空间,一个应试相对不严苛的阶段,一个叫王君的独特的生命,她身边所有的生命(包括所有教师、校服人员、学生、家长等),像“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不仅仅“嫩嫩的,绿绿的”而已经勃发着放纵着恣意着生命的姿势
昔者圣人语云:“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同。”我想,我的以上文字,无法精粹,却都是句中省略号所替代的,在价值意义上可以等量代换。而这个句子,在我心中其实是这样写的:“大道之行也……是谓大学。”
时值今日,在雾霾深重的中国教育大环境里,遥望一片叫“圆明书院”的绿洲的明亮光鲜温暖的存在多么叫人心动。希望此片语文教育生态被中国教育和一切有识之士保护,向四周蔓延开去。
参考文献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