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人孝顺温暖 |
亲爱的儿子:
这次回老家,你的表现,越来越像一个小小男子汉了。
回綦江前,你辗转从三亚转车到临高,只为了看望爷爷奶奶。你恭恭敬敬地站在爷爷奶奶面前,带着温暖的微笑,向两位老人问好。你在家乡的时间短,几乎没有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过。他们于你,不像带过你的外公外婆姨公姨婆那样亲密。但是你的站姿,你的神情,充满了对年迈的爷爷奶奶的尊重和怜惜。我想,爷爷奶奶在海南见到你,该多么多么的欣慰啊。
在老家,妈妈陪外公散步。诚实地说,妈妈和外公之间也有代沟。跟外公聊天,也常常找不到话题,很难有共同语言。陪伴老父亲走路,更多的是听他唠叨,细细碎碎,林林种种,只听他说,听他尽情地说,鼓励他尽情地说,老父亲说得越高兴,妈妈也越高兴。但这于你可能是无聊的事。妈妈尚且无甚语言应答,何况你?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外公老了,走路走得很慢,很慢,慢得天经地义无知无觉。妈妈得放慢一半的速度,而你呢,习惯蹦蹦跳跳走路的你得有意识地放慢三分之二的速度才能和我们并行。但那天晚上,你表现得很乖很乖。綦江的街上,人群喧嚷,华灯绚烂,我们一家三代人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走,慢慢地,慢慢地聊。因为有你的加入,我们这个小小的队伍,前所未有的温暖。
儿子,你长大了,喜欢自己玩了,平时连跟妈妈上街,也常常是不情愿的事儿了。妈妈理解这样的成长,也接受这样的分离。但这个晚上,你陪伴着老外公,陪伴着中年的母亲,慢慢走过的这四公里,是一种新的连接,是你真正的成长啊!
一回老家,我们都在姨婆家住。你是姨婆带大的。姨婆的生活习惯就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在姨婆家,我们住得特别舒坦,特别自由。去其他的任何家,不说你,连妈妈,都会感觉不适。但外公外婆也想我们回家住两天啊。妈妈叫上你,很怕你不情愿,怕你不习惯外公外婆的生活方式,怕你短短的寒假被各种各样你并不情愿的应酬给瓜分了,你玩得不痛快不开心。没有想到,你爽爽快快地就答应了。你的眼神告诉妈妈,你理解。
在外公家,不管是语言表达,还是饮食习惯,确确实实都跟我们平时的生活不太一样。但儿子真的很懂事啊,你微笑着耐心地听外公唠叨,一点儿都没有不耐烦。你还想法子努力和外公说话。外公不会说普通话,你不会说家乡话,你们的交流有些别扭。但这别扭也多么温馨啊。外公外婆的饭,不太合我们的口味,你也快快乐乐地吃完,还表扬外婆做得好吃。哦,儿子,妈妈多么感激你。
回家过年其实很辛苦,我们的作息时间全乱了,早晨常常起不来。妈妈也支持你寒假尽量睡到自然醒,补补平时上学早起的辛劳。但家里一有事儿,你就睡不成了。妈妈总是很内疚。但儿子你的表现好绅士。
姨婆参加綦江的老年文艺队,初一初三都有演出。临时出状况队里人不够,便来个全家总动员,妈妈去帮着做主持人,其他人也有各式任务,需一大早地起来到文化馆集合。在慵懒的寒假,对于对文娱表演没啥兴趣的你来说,真的是很闹心的事儿。可是儿子,你居然好支持姨婆啊!接连两天,你都痛痛快快地从热被窝里爬出来,响应姨婆的紧急集合令,在这冬天的早晨去给我们捧场了。你不仅从头到尾看完了姨婆的表演,还一直帮妈妈拿衣服。妈妈在台上主持的时候,一眼看到在人群中给妈妈拍照的你,好激动,好喜欢。哦,我的儿子,再也不是那个动辄就梗着脖子跟妈妈说“男女授受不亲”的小家伙了,而是长成了懂得宠爱姨婆宠爱妈妈的大小伙子了。妈妈常有机会在台上上课、报告、演讲、主持,但唯有这一次,我的儿子,成为了我的贴心小观众,儿子,你不知道妈妈有多幸福。
上坟,是回乡的大事。上坟辛苦,起床最早,翻山越岭,要走不少路。从未在家乡生活过的你,要那么早爬起来远行,要面对那么多连妈妈都不太搞得明白关系的先人,我实在担心你会觉得劳累且无聊。
但你没有。
你兢兢业业地跟着我们到公墓到石桥沟到更多连名字都没有的地方,你帮忙拿鞭炮拿纸钱挂青,你肃立在先人们的墓碑前,听姨婆姨公妈妈跟你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无法理解关系的先人们说着颠三倒四的话。那些话里有你暂时不理解的太多太多的生命故事,对你一时半刻也讲不完,解释不清。你并不觉得好笑,也不像平时那般的吐槽幽默。你认认真真地按照我的要求给每一位先人烧纸和磕头。你似乎懂得,这些繁琐的仪式背后,有庄严又深情的爱和怀念。
你的虔敬让妈妈心安。
……
亲爱的宝贝,还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告诉我,你已经渐渐明白:回乡,不仅仅是度假,更是尽孝。过年的意义,不仅仅是自己的辞旧迎新,更是享受家乡的老人们也让老人们享受我们。
一回老家,一进姨婆姨公的家门,妈妈便变成了小公主,你便成为了小小王子,姨公姨婆把我们像小孩儿一样的精心照顾。哪怕饭桌上的一碗白米饭,早晨喝的饮料,两位老人家都不肯随便。白米饭不能用电饭煲煮,一定要是妈妈小时候最爱吃的沥米饭。外边买的牛奶豆浆都瞧不上,姨婆一定要亲手配好花生核桃黄豆枸杞的比例,用豆浆机打磨,温度恰恰好的时候端上桌。我们的水杯里有时时刻刻灌得满满的热水,我们的鞋子,每一天,都被姨婆里里外外擦得干干净净,用烤鞋器烤得暖烘烘的……而在外公家,75岁的老外公还要亲自给我们打洗脸洗脚水,妈妈再急再制止老人家也要坚持说我们回家一次不容易……
儿子,这就是老家,这就是老人。哪怕爸爸妈妈也是奔五的人了,哪怕你也已经是大小伙子了,但老人在,我们就可以永远做小娃娃,被重视,被宠爱,被娇惯。
你要知道,如果有一天,姨公姨婆外公外婆不在了,这一份宠溺,便没有了,永远没有了。
所以,妈妈爸爸也在尽自己的力量,宠溺着家里的老人们。爸爸妈妈知道,我们对老人们的宠溺越多,他们活得更健康更快乐一些,他们就越有能力宠溺我们。家人之间的互相宠溺循环起来,家,才最是一个家啊!
儿子,爸爸妈妈在老家买房子,在海南买房子,你开玩笑说爸爸妈妈“穷人的命,富人的心”,没有什么钱,还做无甚大用的投资。是,老家的房,海南的房,我们享受的时间都很少,或者说,根本享受不到。但爸爸妈妈这么做,根本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里老人。爸妈这点儿小钱,要在北京买个像样的房子,太难,但在其他地方,却能做成事儿。我们在老家买房,自己住不了,但却能让外公外婆能够早点儿从滩子口上的那幢陈旧的老屋搬出来,住进风景秀丽向山面水的花园小区。这比我们去住意义更大啊,儿子。海南的房子,初衷也是为老人。老人年龄大了,过冬就是煎熬。一想到我们今生能靠自己的力量让外公外婆姨公姨婆享受南方的暖冬与温泉,他们能够想去北方就去北方,想去南方就去南方,想在西部就在西部,中青年时代饿过肚子的他们在晚年因为我们的努力也能成为满世界自由飞翔选择阳光空气的人,妈妈爸爸就觉得好有成就感。
儿子,我想你能懂:其实,我们,就是老人们的温暖南方。
这个春节,这个冬季,因为你的懂事,爸爸妈妈,一直在南方呢。
谢谢儿子。
妈妈
20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