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语文研究(17):黄志研:冲破羁绊以学  激扬生命为道

(2016-01-25 11:23:07)
标签:

王君

安塞

腰鼓

羁绊

生命

 

冲破羁绊以学  激扬生命为道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黄志研

 

关于“为师之道”,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王君老师的为师之道,则令我仰止,令我叹服!

王君老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把自己的生命从容不迫地融进课堂,融进学生的生命,让学生的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而永远青春勃发!”

在第六届全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王君老师的一节具有“生命”情结的《安塞腰鼓》,一节让学生的生命获得成长力量的《安塞腰鼓》,激荡着我、震撼着我,隆隆隆隆的生命赞歌久久的回荡着……

上课从犹豫、迟疑、拘谨、紧张的一声“老师好”的问候中开始,这一声问候,揪起了听课老师的心:这样一群沉静的孩子,如何去面对充满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紧接着的一段软软的,暗淡的朗读,再次证明了我们的担心:这是一群有太多太多束缚的孩子。

然而,王君老师镇定自若,机智调控,巧妙的将对文章的学习与学生的生命状态“束缚,羁绊,闭塞”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孩子们开始了一场生命的“挣脱,冲破,撞开”的旅程。

---在束缚中等待,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成长需要过程,教育需要等待。然而在45分钟的全国公开课上,耐心等待是一种勇气。

当课堂上第一次提出朗读要求时,一阵沉默使课堂陷入了僵局,王老师耐心的等待着,在鼓励中一个、两个、三个……慢慢的举起了手,这个等待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们战胜自我的成长过程。

为了让学生放松、舒展的朗读,王老师建议孩子们站起来自由结组朗读。可是,第一次提示学生充耳不闻,第二次提示学生无动于衷,第三次在王老师再次的循循善诱启发鼓励下,孩子们才陆陆续续的站立起来,前后用时一分半钟左右。这一分半钟的等待,对老师是一种考验,对学生更是一种考验。这是学生挣脱自我束缚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学生将永远被无形的枷锁羁绊着。

当课堂上孩子的表现有所进步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王老师说“你还能向前再走一步吗?”“你还能再挑战一个更大的困难吗?”,似是商量,实则鼓励,就是这样的等待、启发、鼓励,让孩子们慢慢的挣脱了束缚,慢慢地行走了起来。

---在羁绊中引导,引导孩子正确成长

教育需要评价,正确的评价就是正确的导向。王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可谓学生人生的宝贵财富。她的评价不护短,不泛滥,实事求是,指向明确,一步一步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当孩子们迷茫的面对朗读时,她评价:你们很迟疑,老师很理解,因为中国的语文大家认为只是考试,考试不考朗读,其实朗读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她的评价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当孩子回答问题出错时,她评价:回答问题不能只关注是否对错,还要关注回答问题的态度。她的评价告诉孩子们“态度”的重要。

对一个小组朗读的评价是:朗读得不错,只是女孩儿戏份太多了。她的评价告诉孩子们“合作”的重要性。

王君老师的评价从纠错到鼓励,从为学到做人,从独行到合作,她的评价,是莽莽沙漠中的罗盘,是茫茫大海中的航灯,引领孩子们在正确的人生轨迹中前行。

---在闭塞中绽放异彩,激励孩子卓越成长

王君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让课堂大放异彩。

以读带读,读出生命的赞歌。当课文朗读走向晦涩的时候,分角色朗读凸显奇效,王老师的朗读快如疾风骤雨,缓如春风拂面。在王老师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朗读渐入佳境。

对比阅读,让学生懂得了,美的感情要有美的语言载体,学生在反复的分析吟咏中,做到了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质疑阅读,让我惊异于王老师的不盲目崇拜权威的巾帼风范。王老师对作者语段排序提出非常有价值的质疑,这才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才是中国孩子的希望,创新人才从质疑开始。

就是这样,王君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束缚中左右冲突,四面出击。

就是这样,孩子们终于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就是这样,犹豫变成了果敢、迟疑变成了坚定、拘谨变成了张扬、紧张变成了忘我……

啊!好一个安塞腰鼓!

啊!好一个生命的歌者!

这隆隆隆隆的鼓声,唤醒了孩子们对黄土高原生命力量的认识,他们读出了壮阔,读出了厚重,读出了昂扬!

这隆隆隆隆的鼓声,激发了孩子们蓬勃向上的生命激情,他们的眼神变得坚定、他们的语气变得坚决,他们的神态变得坚强。

这隆隆隆隆的鼓声,也留给我无尽的回味与思考:语文教学,唯分数?唯考试?还是关注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