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工作闲聊(11):不爱学习,也是孩子需要的一种状态

(2014-05-24 05:38:37)
标签:

教育

  这是一个月前一个朋友问的问题了。

 

班主任工作闲聊(11):不爱学习,也是孩子需要的一种状态

门外飘零

2014-04-21 09:07    [回复] [删除] 班主任工作闲聊(11):不爱学习,也是孩子需要的一种状态

 

王老师:我是一名入职两年的新教师,想请教您 :如果孩子屡次不写作业,软的硬的都来了,家长也请了。实在头疼!您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这个朋友问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写的是我近段时间针对我现在的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想法和做法。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认可的想法做法,不必强求,也不必争论。

死个舅子不做作业的孩子,当然遇到。而且天天遇到。不管是在重点中学,还是在普通中学;不管是教“学霸型班级”还是“学渣型班级”,这样的孩子也都遇到。遇不到才不正常。

按照一些老师的想法:校规规定了,学生必须完成作业。那好,学生就必须完成。完不成,就是大逆不道,就必须严格整改,就必须和他斗争。“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嘛。

从道义上看,这样想,似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实际上,问题大得很。这种思路实在太简单。他们忘记了:“班规”也好,“校规”也好,都不是法律。孩子更不是公民。他们来学校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遵守,还不太理解诸多的“规”。他们的成长,不过是对未来成为合格公民的一种演练罢了。你要事事较真,我告诉你,不是孩子被“逼死”,就是你被“累死”。

立了规矩,孩子就必须做到,做不到也要做到。如果真能这样,那教育就太轻松了,太愉快了,太不需要智慧,更不需要修炼了。

 

那应该怎么办呢?

还是先诊断。不要着急,不要愤怒,先诊断。

这个孩子为什么三番五次不写作业?

是不会写?是懒得写?是讨厌写?还是另有原因?

不会写,那就得给他帮助,给他降低要求。

讨厌写,那就得弄清楚他为什么讨厌?是这段时间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还是发生了其他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表现在不做作业上,但根子却在另外的事情上。这个根子不挖出来,他写作业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很多孩子是懒得写。那为什么懒呢?也得追问:是缺乏自我克制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报的课外班太多,孩子忙不过来?是家里父母长期督促写作业,这段时间放松了,他就懒得写了……总之,咱们得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才好。

有了这个基本的判断,接下来的行为才算得上教育: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得继续拜托一阵家长或者小干部督促;报的课外班太多的,得动员家长给孩子适当减负;因为长期“抱着学习”已经不会独立行走的,得和家长商量,如何把放手的步子变小点儿……

总之,还是上篇的那个问题:你是治表,还是治标,还是治本?

我建议我们做工作时,尽量选择治本。这个出效果比较慢,但老师自己和孩子都相对有尊严。记住: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城管”或者“打手”,只管往前冲,下命令。这样,太累了,而且,累得层次极低。

有没有很固执的孩子呢,就像问问题的朋友所说的那样:怎么想办法都没有办法,他就是不写,怎么办?

那我的建议就是:就让他暂时不写吧。这个孩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心理障碍,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他得发现自己,探索自己,自己纠正自己。很多时候,外部的力量很有限,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有他自己。我们不要太粗暴地斩断了他自我的探寻。

做作业基本上算个体的事儿,不会影响其他学生和班级的整体状态,如此类小事,就不必大动干戈。可以选择相信孩子,相信他正在挣扎,正在突围——不管他外在表现如何。

热爱学习是一种孩子需要的状态,不热爱学习也是一种孩子需要的状态呢。谁是一辈子,任何时候都热爱学习的呢?

认真做作业是一种孩子需要的状态,讨厌作业也是一种孩子需要的状态。

促进我们成长的,往往不是好状态,而是坏状态呢?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我现在也默许班上的一个孩子不写作业。是“默许”,不是提倡。是不跟这个孩子较劲儿,而是宽容他,等待他的觉醒。

我现在教的孩子,应该都是智商不错的孩子,但这并不能够保证其他方面没有问题。事实上,这两个班,几乎有我以前的学生有的所有问题,而且,有些方面还更严重。这个孩子是其中的一个。其基本表现为相当偏执,很难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只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不太搭理老师,也基本不能听进老师的建议。和他家长交流之后,我感觉他的家长比较认可自己孩子的这种状态。他自己也觉得孩子难弄,但还是希望老师能够顺应孩子天性,不要给他太多的强制和压迫。

我决定“配合”这位家长的想法。这样的孩子,他的学习瓶颈的形成其实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个性特质的问题。我们可以试一试,暂时不干扰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法子鼓捣一番,看看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说服他,那就让事实说服他——如果他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不好,他会自己反思的调整的。这个时候再要求他,他抵触的可能性就小了。

大半学期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孩子也渐渐开始做一些作业了。虽然质量和其他同学还不能比,甚至还经常抄和赶。但和他自己的过去比起来,已经有了伟大的突破了。我很感恩。我们做老师的,真要知足,不要指望五个指头一般齐。希望一个班几十个孩子都在您的号召下规规矩矩齐步走甚至齐步跑,那只是我们的白日做梦罢了。一个班的前进,不太可能是入场式般整齐的轰轰烈烈,而更有可能是有人掉队,有人捣乱,有人超前,有人滞后,有人听不懂命令,有人想跟上结果跟不上所以放弃了……总之,形形色色的孩子,在前进过程中会有形形色色的表现。成熟的教师的应对的基本策略是:接受,给予帮助,等待,相信。

 

带上上届时,我也遇到过更出格的孩子。这家伙根本不听老师的话,很多时候甚至有偏执和暴虐的倾向。初三最后阶段,他简直就不愿意到学校了。后来大家讨论给他特殊政策,允许他在家自学。结果他的升学成绩名列前茅考进了一流名校。他按照自己的法子发展,不仅学业突进,而且性格变化也很大。最近的一次见他,已没有初中阶段的偏执了。试着想想,如果当时非要求他跟其他同学一样到学校学习,未必能够有顺应天性的效果好呢。


所以,教育的魅力永远在因材施教。教师的天职永远是发现特质并且量身定制私人订制。要用相同的规矩去框住所有的孩子,事实上,根本做不到。所以,随物赋形,收缩自如,应该成为教师的基本功。我们早一点儿摆脱“我立规矩你遵守,你不遵守我强迫”的简单管理模式,我们就早一点儿成为智慧教师,教得轻松,活得轻松。

当然,这其中很多分寸是需要拿捏的,很多方法是需要设计的,很多耐心是需要修炼的。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了。但无论如何,理念很重要。没有好的理念,你自己就是块大石头。你这块大石头不断去跟学生这块小石头碰,你想想结果会怎么样?

(2014年4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