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工作闲聊(10):认真管理不严格

(2014-05-22 05:41:39)
标签:

打球

严格

宽松

认真

教育

 曾经以为,只要一“严格”管理,效果就出来了。慢慢懂得,其实不是这样的。教育,远没有这样简单,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严格”解决不了的问题太多太多。而且,过于“严格”,甚至会把事情推到反面。在基础教育阶段,更要追求“不严格”的教育。宽松和民主,永远是理想的教育境界。

 

                            

今年新接的这个班,遗留问题比较多,家长们普遍焦虑。才上几天课,电话邮件就接了不少。其中很多,都是表达支持我“严格”要求的。比如一位家长这么说:

 

……教育与惩罚相结合,育学可严不可暴。当下四班有个别淘气的孩子已经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学习,对良好的学习氛围造成影响,我们家长是有想法的,就是有那么几个熊孩子,自己早会了一点点就在那吵嚷,影响到大多数人的思考,非常不好,如果是一次二次不听话可以理解,多次老师提醒还不改,是记性不好吗?是记不住吗?是在挑战老师的权威,挑战大多数同学听课的权利,这时就需要有人来主持正义,十二岁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是对与不对,如果老师提醒了,还不改,老师必须要提出清出害群之马。我们作家长无法改变四班的班风,只想让我家孩子远离这样的熊孩子。我们孩子早就提出这个问题,上课有个别同学总是乱说话,老师管了不听,就又再管了,对吗?我想,一个老师应该采取断然措施进行制止,另一个是,学生道德上有问题,应该强制规范。纵容了几个学生的无理取闹,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不公平,是侵犯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的。我们作家长支持严办这种蓄意捣乱的行为。

……

 

这火药味够大的,是吧?家长着急可以理解,但如果我们真照他们的要求去“严格”,恐怕这个班的很多淘气一些的男孩儿根本“活”不出来。家长毕竟是家长,他不在教育现场,对班级管理啊、学校教育啊也不可能太了解,他们的判断,更多可能还是来自于我们当年所受的教育——在那个年代,是不谈对学生的尊重的。而且,因为思想专制的原因,社会不开放的原因,当年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比较起来,实在太好教了啊。现在的孩子,思想复杂到何种状态,行为习惯怪异到何种状态,你不做老师,恐怕是很难想象的。调教现在的孩子,只靠“严格”已经是不行了。

我认真回邮件告诉这位家长:

 

我非常理解您的焦虑和四班很多家长的焦虑。四班的课堂秩序,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那几个行为习惯很不好的孩子,也确实让人头疼。大家的埋怨我很理解。

这个年龄的小男孩儿很多都是小动物,自以为是,自控能力很差,各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男孩儿,不过了初二,很多都是不懂事的。这些年,折磨我的,也多半是男孩儿。我自己的孩子也是男孩儿,他几乎有所有男孩儿身上的缺点。调理男孩儿,很费心,很伤神。

某某爸爸,从第一个月的工作来看,这些让人伤神的孩子,多少还是有些改变。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同样着急,也在加油。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淘气就是有活力。我观察这批小孩子,还是可教的。如果调理得当,他们是潜力很大的孩子。会给班上捣乱,也会给班上带来不少正能量。请再多给这些孩子一些时间,给我们一些时间。

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很可爱,都是天使。真的,这是实话。我们见过了太多孩子,孩子太不一样了。理解不一样,尊重不一样,调理不一样,是我们的职责。

如果这些孩子一直没有改善,我也同意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更丰富的方法警告他们。我完全赞同教育应该有惩罚的观点。一些后续的工作会慢慢跟上。惩罚本身也是一种爱啊。

 

 

之后又观察了一段时间,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孩子们的个性都有些把握了,才慢慢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这个班的各种问题。没有任何一种措施是“严格”的。商量着慢慢来,妥协着一步步来。工作就只能这么做。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现在早已经不是燃三把火就可以烧一辈子的时代了。教育,不烧火才好。

                        

                                                       

上个周,班上发生了一件事:课间操时学校集会,男孩儿源玩魔方讲话引发周围同学围观。旁边班级的班主任过来招呼,便和源发生了冲突。源这个孩子,比较难弄。其主要特征是有表达强迫症(我起的名儿)。不发作时是个正常孩子,一发作起来就很吓人。不看对象,不管场合、不讲道理、不要逻辑,滔滔不绝,强势压人,非常招摇无理。我挨了几回,积累了经验。这家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搭理他。你一接了他的话头,就算中了他的套,被他绕进去了。这孩子在发作状态,根本无法讲理。你不理他,等他平静下来后,再慢慢说,反而有点儿效果。外班那位老师不了解情况,就这么跟他耗上了。结果可想而知。这老师差不多要被气死了。

这事儿怎么处理?明显是源的错。跟他父亲一联系,他父亲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很抱歉。我让他帮忙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去给人家老师道个歉。父亲做了,结果呢,没有做得太通。源这家伙就有这么倔。他不愿意道歉。他还没有想明白呢。他还觉得自己有理。

怎么办?可伤害了人家老师不能拖啊。道歉是必须的。若要“严格”,就得逼迫孩子去道歉了。这我也能做。但我不愿意:当孩子没有自己想通的时候让他去道歉,有效果吗?肯定没有,甚至还会把事情推到反面。

最后的结果是班委干部先代替源去给老师道歉了。

我还在等源。我愿意给他时间,让他慢慢想。我有这个相信:他会想明白的。

等待,就是一种认真管理不严格。

                     

                                                                

班上男孩儿老课间在人行道上踢球。我们的独立小教学楼旁边就是车库,孩子们踢球,有很多安全隐患。按道理说,就该禁止。

一条班规就禁止了,似乎很简单。

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我是中途接班。也就是说,这群孩子这么踢球已经好几个月了。以前的老师没有禁止。我一来就禁止,你猜结果会怎样?他们一定会反抗,对立。而学生一反抗对立,班主任工作就很被动了。第二,踢球的这拨孩子,是班上比较难弄的一拨孩子。心智不太成熟,自控能力差,性格还莽撞。说实话,这拨孩子顺了,这个班就顺大半了。他们是班上纪律不好的源头之一。我的理解,他们闹腾,是因为有多余的能量需要释放。课间如果不释放,课上就更闹。可是,学校太大,操场很远。他们找不到踢球的地方,就只能在教学楼门口踢。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老师要理解。如果老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他们的困难的办法,最好就不要贸然禁止他们的运动。否则,矛盾也会出现。第三,如果要停止,最好是他们心服口服的停止,停止得没有怨言。这就需要老师等时机。

  于是,我就慢慢地等时机。这群孩子这么玩球,问题终于越来越多,迟到的问题,同学矛盾的问题,等等问题不断出现,机会终于来了。我在全班,也在全班家长微信群中开始“征集金点子”:

 

【班级管理ppt展示】

 

课间体育活动金点子征集

课间踢球的危害:

•1、在车库前玩,有安全隐患。

•2、在人行道上玩,给行人造成困扰。

•3、往垃圾箱里踢球,极不文明。

•4、迟到现象严重,影响老师教学和班级纪律。

•5、同学矛盾不断。

•6、剧烈运动后不容易安静下来,学习心态浮躁,学习效果欠佳。

•7、经常在教室扔球,给其他同学造成困扰。

•8、学校早就三令五申禁止,年级也早已传达指令。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不会负责。

•……

 

课间如何玩?最安全,最文明,最绿色。

希望大家提出建议。


于是大家开始想办法。讨论得很热烈。不管这些法子能否马上实施,但有一个效能是肯定有的:它们会在班上形成很好的思考氛围,促进这部分痴迷踢球的男孩儿也去思考。思考,其实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

后来,就是那个源,很难弄的源,在记班级日志的时候也开始很慎重很理性地思考了。他写了一篇《告别课间踢球的岁月》的文字,很动情,很有见解。这于他,算是思维方式上的一次突破了。我拍下来让同学们和家长们读,大家都说好。确实好!踢球事件,不再囿于踢球本身,而成为了孩子们反思自我的源头,那价值就不一样了。

后来又发生了矛盾。孩子们去国际部踢,也老是和那边的老师发生冲突。最近的一次,他们的球被一外国老太太没收了。一拨人很沮丧,很生气,到我这儿来求助。我说可以。我的“助”就是帮助你们想点子。语文课前演讲的时候,我号召大家用班级的阳光思维方式来面对这个问题。我努力循循善诱,告诉孩子们:不要用抱怨和指责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而是永远要用解决问题的态度来面对问题。我提两个建议:一是沟通。你们要知道国际部的老师为什么这么反感你们去他们的操场踢球。你们得知己知彼,然后才能应对。二是谈判。凡事都是可以谈得嘛。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你们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寻找突破口。请求啊,上书啊,我看只要合法,都是可以尝试的嘛。我希望你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打球嘛,既锻炼身体,又要锻炼思维不是?

……

 

   也有家长说,王老师太累了,为个小事情这么折腾,你发条课间禁止踢球的指令就可以了,我们一定照办。我说,你们照办我相信,但孩子们照办不照办我可拿不准。

这个事情还会有新的发展。我的想法是:不要去简单地粗暴地禁止什么(踢球本来是件好得不得了的事啊)。所有的问题都是教育契机,都不要浪费了。不要急着看到事情的结果得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本身的过程才是意义重大的事。

凡事,还是不要太严格才好。治人如治水,疏导胜于堵。班级管理不是下命令,而是引导啊。

这样做,才不累。因为,你顺应了人性。

所以,认真管理不严格,是为一项重要修炼也。

 

2014/5/8中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