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64):我哪有资格谈“暗恋”

(2014-01-13 06:38:11)
标签:

应试

暗恋

分数

疯狂

教育


期末临近,校园更成考场。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一个段子在网上疯传,有一天也传到了我的微信上。

 

教书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

真是学生虐你千百遍,你待学生如初恋。

期末了,曾经怕自己一个人考不好,现在却担心一群人考不好。 

各位同学,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自我放弃,我也无能无力。

老师只是个传说,请不要怪我平时胡说。

 

我读了,先会意,大笑。笑过之后,有些惶恐。我想,这段子编得。呵呵,教师视角而已。如果学生读了,其他行业的人读了,他们会如何想如何评。恐怕,会嘲笑我们自作多情,自作崇高。呵呵,恋?还暗恋?脸皮子够厚的。你们有资格说自己暗恋吗?

年轻的时候谁没有暗恋过?那滋味,有多苦,就有多甜;有多揪心,就有多幸福。大学时代第一次读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那惊心动魄的暗恋故事感动得一塌糊涂。真正的暗恋让人性走向丰富和高贵。在暗恋中,我们灵魂所受的折磨和收获的滋养几乎是同等的。

没有纯粹的付出,算什么真正的暗恋?

没有温柔的等待,算什么真正的暗恋?

 

再回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在“恋”吗?

如果我是学生,我愿意这样被人“恋”吗?

 

我们确实是“费尽心思”去“恋”的,而且“恋”得确实够“盛大”!就以期末复习为例:

我们平时已经扎扎实实地搞应试了,因为不搞应试,我们已经不会搞别的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职业训练,我们慢慢就不会教书了。离开教参和网络我们就备不出课,不让学生做题我们就心里发虚。虽然如此,一到期末,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理所当然地,心安理得地瓜分了所有的所谓“副科课”。年年都如此!这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你敢拒绝“瓜分”,你就是另类,就是矫情。事实上我们自己也觉得这样的“瓜分”很无耻,很霸道,我们还早就发现成年之后对生活质量起着很大影响的可能恰恰就是你的历史科学生物地理哲学等素养,但是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这场恋爱的特点就是耗时间,高成本,只管眼前,不谈未来。

“副科”被歧视全社会都认为是天经地义。谁让你在考试总分中没有一席之地呢?如果哪个副科老师敢抗议,大家一定会觉得他脑子进水了。我们帮你上课,你休息你自由,工资你拿,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我们是“大科”,你们是“小科”。这就好像大老婆和小老婆,你自个儿在偏房侧室呆着,要懂事,不能发牢骚,而且,最好学会享受这样的歧视,好保校园的和气与天下的太平。

是,我们自己是挺为自己感动的。我们怀着必死之心,穿上运动鞋,套上休闲装,做好了一切跟学生“大爱一场”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课时安排得密不透风,各类试卷如山累叠。万事俱备,东风不欠。我们鱼贯而入战场且穿梭不停,神色肃穆内心庄严,跟学生摆出你不把这点儿考试内容吞下去我就跟你拼命的状态。我们“爱”得太主动太坚定太决绝。那些日子,我们如梦如幻如痴如狂,睡眠严重不足,脸色土黄,腰颈疼痛,心慌肝颤,个个均有癫疯或者抑郁的倾向。我们惶惶不可终日:一方面恐惧时间不够,一方面又祈祷末日早早到来好完结了事。

我们献给我们的“恋人”们的,都是些什么货色呢?

我想起最近的一次区进修。主讲老师准备很充分,讲得很精彩。她在介绍台湾香港的中学考试试题。我听得入迷。那些试题很让我眼馋:虽然都是标准化试题,但出题人水平相当高。他们居然考得这样灵活,这样富有文化内涵。没有死记硬背,货真价实考真积累考活能力。我暗暗惊叹。可让人遗憾的是,还没有讲完,会场已经骚动了,老师们坐不住了。很多老师甚至叫起来:“别讲了!别讲了!讲考试范围吧!讲考试范围吧!”

最后的结果是,主讲老师只有尴尬地草草收尾,开始逐条讲期末考试的范围。文言文哪几篇,默写哪几首,文学常识哪几个,病句哪几种……会场顿时又鸦雀无声,笔记声沙沙,秩序井然。

我理解老师们的着急。可是,还是有些难过。

我知道这样的“教研”结束之后,老师们捧着圣旨一般的“考试范围”回去之后会做什么?我们不是期期年年都这样做吗:瞄准考点,印制试卷,死记硬背,反复过关,血汗训练……这个阶段,我们务必六亲不认,心狠手辣,哪怕榨出学生的骨髓,也要逼他们记住那些要命的知识点。否则,平均分下来,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

我们就是这样“恋”的。如此恋法,谁会享受,谁会接受啊?!

 

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孩子是配合的。特别是重点中学的孩子,适合中国式学习和中国式考试的孩子。我们简直感恩戴德,称他们为我们的知心爱人。还有一部分孩子被我们挟持,因为同情和怜悯或者惧怕我们而俯身屈就,勉强配合。但让我们灰心失望的是,相当部分孩子,特别是普通中学的孩子,对这爱就不买帐了。他们或者无视,或者藐视,或者明里罢工,或者暗里反抗。我们恼怒愤怒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疲于应付,有的鏖战到底最后两败俱伤,有的黯然撤退内心充满了挫败感。于是我们牢骚——

真是学生虐你千百遍,你待学生如初恋。

但静下来想,我们得承认:我们跟“恋”差十万八千里。

“恋人”要玫瑰花,我们献给他们的是漫天飞舞的卷子花。“恋人”要巧克力,我们献给他们的是无边无际的压力。

我们爱什么?

曾经怕自己一个人考不好,现在却担心一群人考不好。

这才是问题的根结所在?我们爱的是分数,而不是产生分数的那个生命。我们为之奋斗的是排名,不是榜单上的那个可怜的灵魂。

我们还大言不惭地宣告: 

各位同学,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你若自我放弃,我也无能无力。

这里的“生死相依”,不过是“依”在一张排名表上,不过是“依”在一点儿薄薄的面子上,不过是“依”在一个可怜的饭碗上。

确实,老师只是个传说,请不要怪我平时胡说——我还能说什么?没有分数,我们都没得说。

所以,这里没有痴心苦“恋”,只有疯狂滥“练”。在我们和学生的关系里,少有暗恋,只有暗战。

于是,笑过之后,我只有惭。

2014/1/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