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59):我们的教育该向梧州的豆浆取取经

(2013-11-22 06:05:41)
标签:

教育

梧州

豆浆

这两天琢磨教育这码事儿,又想起广西梧州的冰泉豆浆。

有一回,去梧州教研。早早的,教研室那边就安排下了行程。其中有一项专门列出:早餐喝冰泉豆浆。我也没有多想。豆浆而已,从小就喝。各种类型的名豆浆也喝得多。这么简单的大众食物,还能做出什么花样儿出来?

去喝豆浆的头天晚上,教研员老师反复叮嘱,说要略微早点儿起床等等。我觉得有点儿小题大做。不就是喝碗豆浆吗?

但还是遵嘱早起了。被车子拉着离开宾馆,开了不短的一段距离,来到一座山下。才到半山腰,就已经见到车流和人流,路有些堵了。老师们告诉我,这些人都是来喝豆浆的。喝冰泉豆浆,需要预约。预约的人太多,很多排不上,那就需要排队了。等几个小时就为了喝一碗豆浆的,不在少数。

我轻慢之心立马消失,顿生崇敬。

然后就见到并不高大雄伟,更不豪华的冰泉豆浆馆小楼了。门口有一眼泉,据说这就是冰泉。两层的小楼,占地面积不大,布置也简单,从房顶的装饰来看,略微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

我们是订了位置的。但结果还是跟别人拼一张桌子。老师们说人实在太多了,大家也都理解。

这店,据说每人早餐最低消费20元。豆浆可以随便喝。预约的桌子最多只能占用一个小时。居然有这么牛的店!在广东广西,很多地方有喝早茶的习惯。两广人喜欢吃点儿什么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一天的。哪有冰泉豆浆馆这样的规定呢?

我狐疑地尝了一口豆浆。马上就服气了。这豆浆,确实浓郁纯美,入口就回味无穷,我的身体好像立刻就被醇香浸染了,五脏六肺都舒展起来。我一气喝了四五碗,一直到肚子实在装不下了。

然后再和老师们聊,细细了解这么好的豆浆是如何做出来的。越聊越惊讶,越聊越觉得这豆浆对我们的教育有太多启示。

首先是原材料好。冰泉豆浆只用冰泉的水。换了水,立马豆浆味就变了。这我信。活水豆花是我家乡的特产。点豆花就很“择”水,用泉水、溪水,或者是河水点的豆花,几乎一口就可以尝出不同来。水是“有味”的,爱水的人才知道。

然后是豆子,用的是最佳的东北大豆。这不新奇。新奇的是熬豆浆用的是柴火,慢慢炖熬。据说“柴”也很讲究,是一种专门的木柴。这种木柴烧的火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熬冰泉豆浆的火候掌握是一门技术。柴不对,火候不对,豆浆出锅后便都口感不佳。

我小时候家里是用过柴火做饭的。虽然麻烦些,但那种田野的气氛和木柴的香味儿至今记忆犹新。后来燃料发生变化,用煤,用柴油,用汽油,用电,用天然气……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但许多菜的味道,也永远做不出来了。

服务员告诉我们,熬冰泉豆浆,关键在一个“慢”字。把柴火的火势控制好,慢慢地熬,慢慢地熬。什么时候加火,什么时候减火,都是技术活儿,都有诀窍。要豆浆馆的“老人儿”们才熟悉的。

想想真是汗颜。我家里好几个豆浆机。每天早上起来,拿出豆子,泡都不用泡,直接用干豆打豆浆,快得很,十几分钟就完事。豆浆是喝上了,但品质口感跟冰泉豆浆比较起来,都相差甚远。其中原因,自然是不必说了。

还有一些细节,也让我感慨。

这家豆浆馆,虽然生意火爆,但从来没有扩大过规模。也坚持不开分店。

虽然顾客盈门,应接不暇,慕名而来的食客越来越多,但豆浆馆坚持只上午营业。下午从不开门。

似乎这家店现在还是国营的,并没有被承包等等,也一直经营得很好。

几十上百年了,豆浆馆的豆浆品质一直保持着,没有变化。

……

 

我琢磨着教育这档子事儿,也该向冰泉豆浆学一学。

如果把我们的孩子比喻成最后的“产品”——豆浆,我们是怎么磨的呢?

有冰泉这么好的教育原材料吗?没有!当教育目标缩减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缩减为考试目标后,我们还能够给孩子们什么?试卷、考题,考题,试卷。许多孩子偶尔读读课外书,都是有罪的。

多少老师敢于用“柴火”“慢慢”地去熬?信息技术手段是越来越前卫先进了,我们的教育思想却越来越落后了,落后到了三千年前的孔子如果知道我们现在是怎么教学,怎么大干快上逼迫着学生要分数要排名,他老人家肯定要被气死。“慢”,天,这简直就是现代教育的天敌啊!只有跟不上潮流的傻帽才会选择这么干。

至于其他的噱头更多。学校的房子是越修越漂亮了,规模越来越大了,分校分店也是一路地开过去,各种教学科研课题轰轰烈烈,一轮一轮的改革让老师们应接不暇……外部折腾得厉害,至于里头是什么,我们恐怕不太敢面对,也懒得面对。

书越教越艰难,然后我们开始咒骂体制:好像体制一变,我们就会水平提高,得到解放,获得新生。事实上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已经失去了思考的兴趣和能力。如果真有一天不排名了,不看分数了,我们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衡量自己的价值。我们被栓在分数上太久了,我们已经退化了,迟钝了,甚至堕落了。

……

教育,没有了冰泉豆浆馆那一种朴素的端庄的气派,那一种持恒的淡定的从容,味道,便无从好起来啊!

我们,真应该向一碗豆浆取取经啊!

2013/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