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我的天空致敬(21):卖盖饭的小姑娘

(2013-11-09 07:02:45)
标签:

独立

吃苦

姑娘

锻炼

童年

教育

 嘴馋的时候,乡愁涌起的时候,我会去百旺商场对门的“成都小吃”店要一碗鸡杂盖饭来享受。这家小店是学校附近川菜快餐做得最地道的一家,而且,小店有一位小姑娘,让我一直牵挂。

“成都小吃”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两口子都是重庆人,看那模样应该不到50岁,但显然的早婚早育一类。她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可能20多岁了,帮着她管理小店。小儿子才三四岁的光景,经常光着屁股在店门口玩,在地上打滚,又脏又黑,但很敦实健康,完全家乡农村的散养方式。我一直注意的是她的二女儿,十一二岁的样子,也一直在店里跑上跑下地忙,乐呵呵的。

我关注这个小女孩儿,当然是因为她跟我儿子几乎同岁。我问过,她也读小学六年级。

我欣赏极了这个孩子。

小店布置得很简单,铺面却不算小,不仅堂内摆了十来张桌子,店外的坝子上,也还摆放着十几张。百旺一带人流大,这家店的生意应该是附近好多家店中最好的。所以,厨师老板忙,老板的大女儿小女儿也便跟着忙了。

我去的次数不少,且多半是傍晚去。只要我去,这个六年级的小姑娘一般都在。

她个子不高,比我儿子起码矮一个头,偏胖。如果不仔细看,你感觉不到她年龄还那样幼小。她什么都做:咨询食客吃什么,报菜名,端菜,收钱,收拾桌子……她显然已经是一个熟练的“童工”了。做这一切,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我想,如果不是回头客,很少有人会注意她。恐怕,大家都以为她就是老板雇的小工吧。

我的视线随着小姑娘忙碌的脚步进进出出。她的表情很平静,只是做事,一条不紊,手脚非常麻利。唯一的一次,她把老公要的炒粉打翻了。也不急,说了声“对不起”,便吩咐厨房重做了,很快又端上来。收钱的时候,静静地站在我旁边,很耐心,算账很快。

我挺喜欢这个小姑娘。我想起自己的儿子,天天呆在家里,上个学也要发点儿牢骚,做个作业也要发点儿牢骚。就连倒个垃圾,也常常极不情愿,要跟我讨价还价。我想,要是让他到这个小店来天天和这个小姑娘一样端茶递水,擦桌子扫地,他是不是会造反?

我崇敬极了这个小姑娘,还有她的父母:她是怎么的训练和教育,就可以让一个10来岁的小孩子这么卖力地做事呢?除了家庭环境的原因,还有些什么因素呢?

我知道,小姑娘的这些品质和能力是极其可贵的。

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我。

我打小家庭环境差:父母的单位都算中国最早破产的一类小厂。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常常硝烟弥漫。这些固然不好,但同时,也让父母很早就对我放手了——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来管理我。我10来岁就开始帮助妈妈管家,买菜做饭负责一家人的生活。十一二岁就拖着大盆子到綦江河去帮爸爸洗工作服。14岁开始住校,基本上就完全独立了。我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完全处于散养状态。18岁进入大学之后,就连学费和生活费,也基本靠自己打工解决了。

我是很多年之后才悟出当年的那些“苦难”的经历对我后来发展的影响。我因此而成为了一个很能吃苦,吃各种各样的苦,经得起摔打,极有坚持精神的人。而且,过早地“流落社会”让我深谙底层百姓的生活,这些经历为我后来的语文课堂着上了最原初的本色。我的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甚至作文的思路,当班主任的思路,都是“走进滚滚红尘”的思路。其源头,无不跟早年的经历有关。

所以,我喜欢着这个小姑娘,但我从来没有去问她的成绩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或者跟她探讨一下人生:她应该有什么样的抱负,要去接受什么样的更好的教育等等。我觉得,小姑娘现在经历的,就是最好的教育。她比她的大部分同龄人,都更懂人生。这样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一天,她自己就会明白,她可以跑的“堂”,比现在这个堂大得多。只要她愿意,她未来,会比现在因为比她有时间去学外语学奥数拼特长的孩子走得更远。

退一万步说,她一辈子就算只做这样一个小食店的小老板,我看也了不起。她妈妈告诉我,他们一家来北京18年了。打拼了18年,现在生意很稳定,房子也已经有好几套了。这着实不容易。农民工在北京能够拼搏到这个地步,真的要算成功了。

我还会继续关注这个小姑娘,静静地欣赏她,像欣赏一幅好风景。如果有可能,我会观察和研究她未来的发展,多思考一些教育的问题。

2013/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