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我的天空致敬(17):我们都是大盆子——记我的兄弟大盆子

(2013-08-18 17:45:25)
标签:

彭武胜

成长

盆子

学习

发展


去年,在作文教学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有一段时间,就爱在网上逛,希望能淘到一点儿有帮助的东西。于是,就很偶然地走进了大盆子兄弟的博客。

牵引着我进入博客的,是一本作者挂在“置顶页面”上“求销售”自费出版的书,叫《初中作文全攻略》。市场上的各种作文书汗牛充栋,来头大,名气响。我想寻找一本更接地气的作文指导书。

这个叫着奇怪的名字“大盆子”的网友的书让我有点儿好奇。作文教学实在是块硬骨头,多少专家教授都一筹莫展。如我,在语文教学上也算爱动脑筋的特级教师,到现在也还是常常处在困境中。一个老师,没有名气,自己弄一本作文书出来,自费出版,自己推销。在我看来,怎么也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一个有点儿想法的人。

于是我留言:我想买一本。

大盆子回复:愿意送给王君老师一本。

我说:不胜感激。那我自己出快递费。

大盆子说:那哪行?

于是就相识了。


很快就收到了大盆子寄过来的书。我认真读了,感觉真不错。体系完全,重点突出,很接地气。在不少作文课上,我还真用了不少这本书中的思想。我觉得,这个大盆子,不简单。他不仅教作文,而且研究作文。这本小书,挺朴素,但有想法。大盆子攻克作文教学堡垒的方法就是化难为易,化神秘为明畅。读了这本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头脑中会建设起一座作文的大厦,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一团浆糊了。总之,这是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切身的作文体验总结提炼创作的书。是一本实用的好书。

我很敬佩大盆子。

我是写字的人,我知道写字的艰苦。我还是写书的人,我更知道出书的艰难。按照一个前辈的说法:你不要嫌别人的书写得不好。别人能写出来就不简单。你不信,你抄一本试试?

这话俗,但实诚!

这个年代,大家都太忙了:忙着挣钱,忙着经营社会关系,忙着争名夺利,忙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挥霍式地享受生活……恐怕只有极少部分人还能够坐下来,真正思考一点儿什么,研究一点儿什么,写一点儿什么。这部分人,一般来说,在常人的眼里,都有点“傻”,有点儿“痴”,有点儿不正常,有点儿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写文章,早已经不是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辛辛苦苦写来,不一定有人读。一字一句敲出来,难有在不收费的纸媒发表的机会。就算发表了,几十百八块钱的稿费,根本抵不了坐冷板凳的艰辛。出一本二十多万字的书,像我这样好歹和所谓“名师”沾得上边儿的老师,稿费也还是可怜。远不如有的朋友开小班搞家教短短几天的进项。

因为我了解,所以我敬佩大盆子。我知道,在这样并不厚重的一本小书的后边,是怎样的一颗对语文对生活的虔诚的心。

事实上,当时我不知道“大盆子”是男是女,年龄几何。网上的交游,多由文字识人。爱这文字,便知是尺码相同的人。一般来说,不会有错。文字之神奇,在于你信手写来的东西,几乎全部暴露你的性情。你遮也遮不住,装也装不出。

于是便把大盆子视为兄弟了。他的博客也常去看看,越看越激发共鸣,越看越感慨。

兄弟写自己的写作经历:

 

2012年,据说是世界未日年,但我却在这一年得到了新生,我拣起了生锈的笔,重新开始了写作,在经过几年的停滞后,我把创作的重点放到了小小说和儿童文学上,虽然现在还没有多少突破,但能在百无聊赖之中,能找到一点自己爱做的事情,已经非常高兴了。

 

很朴素随性的文字,但从中,我读出了太多况味。看来,兄弟不容易,爱写作已久,但停滞过,迷茫过,终于在2012年重新拿起笔。而且,兄弟写作范围甚广,不仅有教研方面的,而且还把重点放在了文学创作上。重新开始写作让兄弟觉得“在百无聊赖之中”,找到了自己的“所爱”,他“高兴”且充实。更让人欣喜的是,虽然“大的突破没有”,但是,从兄弟所列的“2012年成果”来看,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他的著作有:

 

作文教辅书:20万字《初中作文全攻略》(已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初中生范文选:18万字《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人物传记:7万字《轮椅上的宇宙主宰——斯蒂芬·霍金》(已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20万《70后的眼镜》字

校园故事集:20万字《谁的故事背后没有忧伤》

校园长篇小说:7万字《斗》(中学生故事与阅读连载,已发表)

 

更让人惊喜的是,2013年,他又推出了“精通中考语文系列”系列书籍一套四本。他的论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经过反复修改之后,被北京的《中学语文教学》发表,然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我想,了不起的大盆子兄弟啊!

这了不起,不仅仅是说他的这些成果一般的名师也很难做出,更是说从产生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一种认真生活的精神。

一个不认真生活的人,是懒得对“百无聊赖”的生活进行反思和重建的。甚至有人认为,“百无聊赖”是生命的常态,是无法突破也无需突破的。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百无聊赖的生命,年纪轻轻就没有了兴趣,没有了目标。上班被既定的工作推着向前,下班就是看碟片打游戏睡大觉。天天盼着放假,甚至盼着退休。哲人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我想,懂这句话的人恐怕很多,但落在行动上的人也许不太多。因为改变自己,永远是困难的事。但大盆子兄弟做到了。他寻求改变,于是,他的生活进入了新的轨道,掀开了新的篇章。

这样的和自我审视和改变多么可贵,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而这种改变,将会促成生命机遇的形成。兄弟描述自己写作《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过程:

 

那一次,浙江师大的王丽华教授在我们学校讲学,介绍了一种描述性听课的方法,我决定试试,反正,写了不白写,明年还可以参加区论文评比。于是,在一次听了学校一个教师的公开课后,我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很长,自己觉得很得意,听一次讲座就能操作,写出那么长的文章,我真棒(喜欢写作,其实很多时候是喜欢这种写作后自我满足的感觉),于是趁着性子给王丽华教授寄了过去,目的很简单,就想得老师几句表扬呗,没想到,没有几天,王教授居然给我写了修改意见寄了回来(毕业二十年了,只有我给学生改作业,没有人给我改过作业了),不能辜负老师一片心意(现在谁吃了没事干,还干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我就认认真真修改了寄回去。但不得法,王教授干脆改了大半寄了回来,就这样一来二去,有三四回合吧。

    写了,改了,越看越顺眼(电脑打字,排得整齐点,都有这种感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拣个中国最权威的刊物寄去吧。几个月过去,没有回音,我的心也冷了,就把这事忘了,专心等着明年区论文评比的到来。今年七月,暑假的一天,我一家正收拾东西打算出游,没想到接到《中学语文教学》张蕾主编的电话,说我那文章得改改,可以发表,我那高兴劲就别提了。那天张主编给我打了几十分钟的长途,我把修改意见一一记了下来,(现在这种主编亲自电话指导作者改稿的刊物怕是绝迹了),本来说九月发的,后来不知何故没有发出,九月的一天,张主编又打来了电话,这才知道,九月没发出来,是因为稿件还有问题,于是修改,修改,说实话,改到我自己最后都想,算了,不发算了。不过,这只是气话而已,后来,稿子终于过关了,于是有这期样刊。

 

我这么长长地引用兄弟博客中的文字,实在是因为我喜欢这些本真的描述。从这些文字中,我似乎看到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听了一个报告,激动了,然后决定要试一试。然后真就试了,马上干起来。然后“趁着性子”去寻找帮助,去投稿,去修改,去反复打磨……于是机遇降临了。我真希望有更多追求的年轻老师看到这几段文字。这就是成果产生的过程,这就是职业发芽开花的过程,就是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

面对这些文字,我还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

只要你愿意努力,一定会遇到愿意帮你的人!

大盆子兄弟的故事证明了这句话。

面对这些文字,我还想问自己,也想问更多的朋友:

你还常常激动吗?

你是激动了之后很快就冷却了吗?

你还有“趁着性子”把一件小事做彻底的性子吗?

……

这“性子”,就是生命的热情,就是职业的兴趣。一个人,如果能够长葆这热情和兴趣,一辈子,哪有不活出自我,活出神采的呢?

我想,我深深地理解着大盆子兄弟的追求,深深地理解着他伏案劳作的快乐。

在一篇文章中,我说:

 

坚持写吧,赚一份宁静,赚一份充实,或者赚一点儿稿费。当然,关键的,还是赚一个有所追求的人生。

人不是动物,可以无所事事而又感觉幸福。那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思考,要劳作。思考本身就是奖励,过程本身就是奖励,辛劳本身就是奖励。

 我想,大盆子兄弟是一定能深深理解这几句话的。

 我曾经问过兄弟,你干嘛叫“大盆子”呢?

他说:

大彭子。大盆子,粗鄙之物,什么东西都装,意什么东西都学着写。总之,让自己过得快乐些。

 

原来,兄弟的人生理念就在这网名中:爱平凡的生活,爱一切,在接纳一切和学习一切中拥有“快乐”。

我深以为然。

我觉得,我也愿意做这样的“大盆子”,和兄弟一起前行。

哦,后来我才知道,兄弟叫彭武胜。江西人。他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217971217

这又是一个尺码相同的人。我为结识了这个兄弟而开心着。

2013818日星期日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