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唱妇随去晨钓(2)

标签:
晨钓京密饮水渠教育 |
又去晨钓。老公钓鱼。我读书。
发现一个更好的去处。
北京缺水,有水的地方就是好地儿。
我在綦江河边长大,对河,有天生的依恋。
北京也有河,就离我们学校不远。京密饮水渠。这条河里的水,是北京人吃的水。所以,干净。
早就发现这条河的美。这几年的秋天,总有机会和京密引水渠相伴前行。从黑山扈路一路向西,巨树垂荫,银杏金黄,山花绽放,波光粼粼。再向西,就是京城大名鼎鼎的西山。再向西,就是更加大名鼎鼎的凤凰岭……沿着这条渠,便渐渐进入京城风景腹地。尚峰尚水,美得大气磅礴惊心动魄。
在这里,根本无需取景,举手即是风景。
沿着饮水渠,全是参天巨树,蓊蓊郁郁。树阔而路瘦,顿觉自然的豪奢。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读得懂《醉翁亭记》和《小石潭记》。
总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老公说,五点钟以前的京密饮水渠,连蝉都不叫。星星点点的钓鱼人,都是知音。
偶尔的一座窈窕的小石桥,把饮水渠两岸连接起来。我们便翻过桥栏杆走到渠沿。路边有标语“不得钓鱼”等等。字静默着,钓鱼的人也静默着。并不尴尬。我觉得,引水渠里的鱼儿是喜欢人们来问候的,它们也不喜欢太孤独。
我便坐在桥下的石板路上看书。两条腿垂在水面晃悠晃悠,水面便像我的镜。老公把家里的一个桶制造成了打水桶,用一条长长的线吊着颤悠悠地取水,让我想起小时候院子里的那口井。
抬头,不知哪位老前辈在桥腹上留下了字——不为名利为于心。读着,笑了。这样的宁静的水边,该收留过多少不宁静的灵魂。我觉得我和老公挺幸运。我们到湖边,不是仅仅来钓安宁的。我们的心,本来就很安宁。
邂逅了一只青蛙。蹲在水上,整整两小时,它几乎一动不动,根本无视我的存在。什么时候不见了的,我却不知道。于是想起《射雕》主题曲中的歌词: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不禁莞尔。还有一种小而细长的游鱼,粗看像烂叶漂浮在水里,却突然腾身跃起,像发动的舰艇般乘风破浪,游得极为优雅矫捷。我便看出了神。坐在河边,常有小动物来访。最不怕人的是蜈蚣和各种毛虫。偶尔一摆弄衣服,身上居然有四五条,挺端庄地在我的裙子上歇歇停停。我发现我已经不太害怕这些小生灵了。我从容地挥手一弹,它们便飞落河底。我细细看了,在河底,它们依旧健步如飞。
一对清瘦的老年夫妇牵着手来看我们钓鱼。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在桥上,他们晨曦中的剪影,线条那样的温柔。我欣赏着,像欣赏一幅比自然更美的画。我知道,二十年后,我和老公,也会有这么一天。有这么一天,这辈子就不枉过了。
三个小时,钓了一桶小鱼儿。临走时,一条也舍不得带走,全放回了河里。然后,穿过温泉公园,回家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