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王君聊课(59):科学知识是趣,语言应用是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实录

(2013-06-03 06:08:44)
标签:

花儿

说明文

语言

训练

教育

科学知识是趣,语言应用是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堂实录

 

执教:王君老师

整理:金艳

 

(课间播放《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歌曲)

 

第一部分:学字词,教阅读方法

 

(上课,互致问候)

师:刚才那个歌,就叫《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旋律优美。在王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是最流行的,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人人都会唱呢。以它为说明文的标题。很——

生:亲切。

生:时尚。

生:能吸引人。

师:是。挺怀旧的。我看大家听着都不想走。现在请观察投影中的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这是同样的一枝花,看着有什么细微的差别?

 

【投影展示图片和文字】

    妹妹上小学五年级了,去年夏天,她住的小区里种上了牵牛花。一个月以后,妹妹观察到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小区里的牵牛花有时候看是红色,有时候是蓝色或紫色呢?

      为什么小区里的牵牛花变颜色,而种在马路绿化带上的牵牛花几乎不变颜色呢?

 

生:哦,颜色不同。

师:发现颜色不一样的孩子是好样的。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现在看屏幕,这些奇怪的现象你能回答吗?花的颜色当中有很多的奥妙呢。学完课文你就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说明文,请翻到99页,现在103页的空白处,两分钟的时间抄字词,读字词,记字词。

 

【投影展示字词】(略)

 

师:特别注意,这个“沛”字一竖是贯通的。常诚,读这个词——

生:蜜腺。

师:好!不要读成mì xuàn了。

师(指着“花蕊”一词):这个词语很美,中国古代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叫……

生(杂乱地,高兴地):杨玉环!

师:不叫杨玉环,比杨玉环更可爱。她的名字叫做花蕊夫人。杨玉环她被赐死,她老老实实就死了,没有力量反驳。花蕊夫人的身份差不多和杨玉环一样,也是皇帝的妃子。亡国的时候,有人指责花蕊夫人说她“美女祸国殃民”,花蕊夫人义正词严,当场口占一绝“君王城外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六万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控诉!连宋太祖都很感动呢。但是因为这首诗,这个美丽的女子千古留名。所以每次读到“花蕊”这个词语的时候我都想到这个美丽的女人。好,读——

(生读字词)

师:好了,今天教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议论文我们是从“共鸣”走到“争鸣”,说明文呢,这个方法比较好,请你在课文的标题的顶上写上,这种读书方法整个单元都可以用。

 

【投影展示】


           整体概读──精段细读


第二部分:整体概读

 

师:好,现在我们来整体概读,概括地读。现在同学们把题目读出来,预备起。
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师:这是一个很妙的,有艺术味道的问句。现在请快速浏览全文,在课文许多非常明显的地方作者用了结构很相似的句子来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把这些句子快速全部勾画出来,大概有六到七句的样子。快速浏览。现在不需要出声,看书……

师(师巡视,并及时表扬圈点勾画做得好的同学)好,折政尧说一句——

生:首先要有物质的基础。

师:好,很好,史卓昕说第二句。

生:还有生理上的需要。

师:生理上的需要,很好。倪爽,说一句。

生: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师:真好,倪爽找到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周逸杰。

生:没找到。

师:没找到,怎么可能找不到呢?再加油。钱诚。

生:用进化的观点来表达,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师:进化的观点,发展的过程,真好。邓隽之。

生: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的作用。

师:昆虫的作用。还有什么?郭嫣然。

生:还有人工的选择。

师:很好,很好!谁告诉我,他们的出现以及表达的方式有什么共同点?胡肇波,第一,他们出现的位置……

生:都在一段的第一句啊。

师:聪明!第二,他们表现的形式——

生:都基本一样。有一点儿判断的味道。

师:好,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观察思考,一共是六个方面的原因。现在分类,刚才是寻找,现在得分类。比如说咱们七班,从性别来看,有男同学和女同学;从性格来看,有活泼的和文静的;从个子来看,有矮小的也有高大的。好,判断,这六点你能够做一些什么样的分类。王浩迪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生:我不是王浩迪。(众笑)

师:哦,吴欣然,抱歉。请说。

生:课文最后一句说“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工培育的结果”。

师:太聪明了,一类是——

生:大自然。

师:一类是什么?

生:人工培育。

师:很好!吴欣然找到了总结型的关键句,这个方法值得学习。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你说——

生:一共有四类。因为物质的物是w开头的……(一调皮学生捣乱)

师(调侃):很好,请坐。我永远跟不上你的思维。还有吗?其他的?(生沉默)

师:这是一个难点,未知知识。注意,这是高级思维的一种方式。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辅助展示结构图](略)

 

师:不用记笔记,你大概的了解一下说明文安排说明顺序的一些理由。郭正秋读。

生: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师:这样读“从什么什么到什么什么”。

生:从内部原因到外部原因

师:好,这是一种分类。再来,钱诚,读。

生:从现实原因到历史发展原因。

师:好,请坐。再来,魏宜静。

生:从自然原因到人为原因。

师:很好,请问。这六个原因可不可以调换位置?刀琪,请说。

生:我觉得应该不能。

师:为什么?

生:是从他自身的原因,然后到……(说不下去了)

师:你感觉到了,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对吧?很好,咱们换一种方式来观察,其实原文当中就已经告诉你有的必须在前,有的必须在后。看到文中的原句,在句子当中去找原因。他有明确的语言标志。请看书!六句话都有标志,发现了吗?石凯文?

 

[投影展示六个原句](略)

 

生:哦,有关键词:首先,然后,还需要,最后。

师:很好,石凯文说得非常清楚明白。看屏幕,红颜色的字,不要小看这个表述,已经告诉你谁前谁后。我敢说不仅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包括吴欣然,包括李愫,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她们都只会用一个词语“然后,然后”,中国大江南北,包括最重点中学的学生都不会用“首先,还,最后”,只会用“然后”。这是一种语言表达非常恶劣的习惯,必须改正。好,现在,学会用类似的词语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内容自选,“然后”这次词语只能用一次。所有词语不得重复。开始准备,20秒。

 

[投影展示]

 

首先  其次     然后   

    接着   最后

 

(生准备说话内容)

师:好,停。现在先讲给自己的同桌听。

(生互相说话)

师:停。最少要用上面的四个词语。语言层次清晰。林之秋,你说,至少用四个。

生:生物的发展首先由单细胞生物,其次进化为多细胞生物。

师:好,用了两个,你这个太专业,有难度。请吴欣然。

生:同学们要想做好值日,首先擦好黑板,其次洗好墩布,还要把地扫好,然后把垃圾撮了,接着墩地,最后把垃圾倒了。

师:选材好。只是这个程序好像还值得斟酌。吴欣然,这是两年多来,我听你说话最流畅的一次。你以前的“然后病”太严重了,一定得改。继续说。

生:大家想要某某某同学,首先要不逃课,其次要不逃操,还要好好做眼操,然后体育课要认真跑圈,最后就可以……不用请家长。(众心领神会,笑)

师:我的天,针对性太强了。周逸杰,请说。

生:男人首先要高,其次男人要有钱,还有就是富,接着要有跑车,最后才能拥有大美女……(生狂笑)

师(调侃他):如果还加一点,身上的肥肉不能太多,最后,肚子里面一定要有货,要有智慧。

师:我敢说,如果在座的女同学有一点点品味的话,都不一定同意这些观点。男人的魅力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些东西,你一定要相信王老师的话。再说说,多用用这组词。

生:要学习好首先得听课,其次得听老师的教导,还得认真写作业,然后要端正学习态度,接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最后要……

师:最后要持之以恒,很好,倪爽,应该把端正学习态度放在前面。好,翻到103页,请把这串词语抄下来,千万不要小看他,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学会说话。语文就是这些,教你怎么说话,教你怎么做人。好,总结一下,这个需要记,刚才我们的整体概读,实际上理清了基本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请记笔记。

 

[投影展示]

 

小结:

本文告诉我们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本文作者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阐述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六大原因,说明了花朵颜色的形成是其自身发展需要和大自然及人类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部分:课间休闲

 

师:好,刚才我们做的事情是整体概读,弄清了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且学习了课文最核心的内容。大家挺劳累的。现在是“课间休闲”时间。开课导入时妹妹所发现的那些现象,你能不能活学活用?在六点原因中去找到一点为妹妹分析一下原因。这个不是语文课的内容,但是能考你是不是真正读懂。请折政尧——

生:因为牵牛花种得比较稀疏,早晨的时候因为阳光很弱,他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他变成黑色的了,中午阳光太强了,要少吸收点,所以变成粉色了,晚上呢,要吸收更多的阳光,就变成蓝紫色了。

师:整体思路是对的。好,请坐。第二个问题,公布答案,了解一下,增加一些知识。

 

[投影展示]

 

1)为什么小区里的牵牛花有时候看是红色,有时候是蓝色、紫色呢?

   原因:因为中午阳光强烈,温度高,花瓣会变成红色防止灼伤。而早晚气温低,花朵会变成蓝色或紫色吸收热量。

 

2)为什么小区里牵牛花变颜色,而种在马路绿化带上的牵牛花几乎不变颜色呢?

提示:马路上由于汽车多,排放大量尾气,因而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形成碳酸。

 马路上由于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使细胞液始终呈酸性,因而花青素会一直显现红色。

 

第四部分:精段细读

 

师:好,下面,我们开始进入这个阶段,读出来——

生:精段细读。

 

【投影展示】

 

我们要研究第十自然段,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圈出三个例子的提挈词

关注三个例子的侧重点

比较三个例子的详略安排

体会独特的说明方法

感受准确的语言表达

 

师:翻到102页,倒数第二段,现在快速把全段速读一遍,可以出声。好,文字很简单,这段文字举了三个例子,举例说明的方法。现在做第一件事情,这三个例子之前都用了不同的一个提挈词,把它们圈出来。第一个——

生:例如

师:第二个——

生:再如

师:第三个——

生:又如

师:非常好,不要小看!这个就叫做语文,这个就叫做语文味儿。如果全部都用“例如例如例如”,那就完蛋了,这个文章的语言品味就不高了。好,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我敢肯定这个作者是有相当的文字修养的。现在,跟刚才一样,自己选择一个内容,然后用上“例如,再如,又如”。请准备10秒。好,钱诚。这个很简单啊,我们班有很多帅哥,例如钱诚,比如史桌昕,又如张时嘉。

 

【投影展示】

 

例如

再如

又如

 

生:我们班有很多男人,例如张时嘉,再如史卓昕,又如周逸杰,谢谢。

师:停,不重复同样的话题。张雨晴。

生:我们班同学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吴欣然非常的自信,再如高晨妍非常的和蔼,又如常青怡非常的风趣。

师:好,选材真好。郭昕,请。

生:我们做的题通常都是要举一反三的,例如昨天的那道题,再如今天的那道题……

师:这个基本上相当于废话哟。你是搞笑吗?好,魏宜静。

生:教我们班的老师都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幽默活泼的金政国,再如经验丰富的王君老师,又如严肃和蔼的张志标老师。

师:好,翻到103页,请把这三个词语写下来,下一次举例子的时候不能重复一个词语,一定要变化,变化本身就是艺术的美。语言更讲究变化之美和曲折之美。好,下边,我提醒你,三个例子,最简单的,请注意先看详略安排,三个例子的详略是不是一样的,第一个是详还是略?

生:详。

师:第一个详,第二个略,第三个又详。这叫做凹凸有致,善于变化。再来,讲的都是人工选择的例子,但是,他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看,第一个,牡丹,牡丹强调什么?

生:几十年功夫。

师:画上横线。仅仅几十年功夫,和前面的亿万年形成对比。这是强调时间。现在,你重点观察大丽花,大丽花是在强调什么?

生:上千种颜色和形状。

师:聪明,强调的形状和颜色多,种类繁多。看最后一个例子,和前面都不一样,强调的是什么?我看谁聪明?

生:从无到有的新品种。

师:高晨妍说得很好,从无到有的新品种,无中生有。三个例子,提挈词语不同,详略安排不同,举例侧重点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摇曳多姿,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摇曳多姿。

……

师: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希望同学们对语言的变化这个问题有更充分的认识。学了,就要用。最后上一道“甜点”。你们看过黑色的花吗?

生:没有。

 

[投影展示黑色花的资料](略)

(学生读)

师:好,下课。

 

[课后感想]

备这篇说明文时,想到了这些问题:

1、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研究不教什么的艺术。这么长的一篇说明文,在四十分钟以内,哪些不教?哪些浅教?哪些深入地教?总之,长文必须短教。这篇课文,这堂课,主要围绕“语言的丰富多彩的变化”来训练。其它的,也教,但教得比较粗略。有些难点,比如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在这堂课上就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由教师带领着学生快速梳理了。而我们学校的小陈老师承担区级研究课,也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区 教研员要求她只教“说明顺序”的问题,而另外一个学校的老师负责讲这篇课文的语言。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给小陈老师设计课磨课,最后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和我就完全不一样了。她的目标单一,我的更多维。不多的教学目标决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决定不同的教学手段。

2、对说明文而言,科学知识是趣,语言应用是魂。我高度警惕: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知识普及课。这堂课琢磨语言,训练语言,取点比较小,针对性比较强,学生学得有抓手,应该有比较实在的收获。

3、谢谢余老师。一直向他老人家学习。这堂课的板块,就是他的。他的语言学用,也是我最欣赏的。余老师的东西,粗看简单,细研难学。面对普通学生,面对常态课堂,余老师的看文本能力和巧设计能力是青年教师,不,是所有的老师应该虚心学习的。

4、谢谢我的徒弟金艳老师,看录像,听录音,一句一句地帮我整理课堂实录。这在我的所有课堂实录中,是少见的能够让大部分发言都“言之有主”的实录。小金老师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