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12):跟自己和解

(2013-02-08 08:03:41)
标签:

和解

宽容

理解

认输

教育

 

这是顶顶重要的,我的秀儿。我们的全部痛苦,其实都来自于太执着。“执”,是佛家的用语。佛教说,人生一辈子的修炼,就是要去掉这个“执”。

青春年少的时候,心比天高,觉得人生应该是一盘我想怎么烹调就怎么烹调的菜。成长的残酷在于:我们渐渐明白:在世界面前,我们大部分时候其实是无能为力的。个人渺小如芥子,你无法和生命的神秘以及宇宙的宏大抗衡。

认识到自我力量的微弱,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谦卑和敬畏在心灵深处缓缓升起,乃是我们变得强大的表现。

所以,有一种智慧是: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跟世界和解,跟自己和解。

 

什么是和解呢?

我的理解,首先是不再绑架自己。

生活是个被伦常道德控制的巨大的怪圈子,每一个层面都在要求我们成为符合那一种道德的人。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妻子,为人下属,为人领导,为人同事……在生命的每一个座标点上,我们都被多种外部力量期待、要求、强制……多得我们穷于应付。人,特别是中国人,生而被绑架,被挟持,似乎是宿命。

我们怎么办?当角色过多,要求过多,做人就成为了永远无法下场的表演。我们的脸上画着油彩,穿着一点儿不合身的戏服,咿咿呀呀地唱。唱给别人听。唱得自己都讨厌了也不敢停止。

生活于是成为了漫无止境地服役:我们好像是在修长城,一段刚刚修完,皇帝老子说再修一段。我们不敢做孟姜女,即使哭也不敢大声地哭,只好悄悄抽泣一阵,然后咬牙硬扛。超期服役,负重前行,这甚至形成了惯性。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为了受虐狂。

 

佛家说,不“执”就需“放下”。“放下”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主动逃离服役状态,自己跟自己和解,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主动申请“退役”。

儒家的价值观指向“圣人”的境界。而我们只是凡人,再怎么修炼也成为不了“圣人”。那就干脆不要有这个奢望,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凡人。

做凡人,就意味着有些要求我们可以无视,有些“责任”我们可以推脱,有些角色我们可以拒绝,有些面具我们可以摘下……

哦,这其中的关键是:拒绝!拒绝成为别人需要我们成为的那种人,拒绝成为被控制的优伶,拒绝人格分裂地活着,拒绝我们没有必要必须面对的一切:比如官职、比如荣誉、比如钱财,比如毁誉……总之,外在于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可以不要。

我们主动不被绑架,那就谁都无法绑架我们。

拒绝被伤害,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前面的文章中所说的,修成金刚不坏之身。一条就是这篇文章里的意思,凌波微步,做个主动自觉的“空空道人”。生活的重拳挥过来,让它打在棉花上,让它找不到着力点。你要施暴,我不“受暴”,因为,我不在乎。甚至连“不在乎”都不是,你的要求不是我的追求,你的诱饵不是我好的那一口。任你在那儿装模作样,狂呼乱叫,下圣旨宣命令,我过我的日子,于我何干。

无欲者无畏。此乃是也。

跟自己和解,就是承认我们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无能,承认自己不太聪慧,承认周围有太多高人比我们强,承认失败就是失败了,承认有些担子我们担不起,承认自己不是一张人民币,可以让所有人都喜欢……

和解算是一种示弱吧。示弱其实是很需要些心胸的。你认为呢,秀儿?这不是逃避,不是软弱,而是觉醒:人,生而不完美;因为不完美而可爱真实,因为不完美而获得了尘世的幸福。所以,对于我们根本不想去搞定和努力了也搞不定的东西,我们放弃,我们放手,我们认输,解放自己。

 

其次,跟自己和解意味着不绑架别人。

这其实比不绑架自己更不容易做到。

当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甚至世界身上。

我们想怎么活,就觉得别人也应该这么活。

我们怎么成长的,就觉得别人也应该这么成长。

我们不喜欢的,就觉得别人也该不喜欢。

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觉得别人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

绑架别人往往是在一种无知无觉之中。甚至在一种天经地义的“自我奉献和自我牺牲”感之中。这是最可怕的。

我们被别人绑架,然后我们又去绑架别人,循环往复,理直气壮。

我们恐惧自己脱离社会的向心力,也害怕别人脱离。我们主动受暴,也主动施暴。

我们的努力从来不为现世的幸福,而只指向虚无缥缈的未来。我们对自己,不再有承诺;而对下一代的承诺,永不兑现……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上处于这样的怪圈之中。

一代代人,就这样蒙蔽和自我蒙蔽,欺骗和自我欺骗,折磨和自我折磨。

我们是不是曾经想改造我们的配偶,让他和自己更合拍?不管他愿不愿意。

我们是不是曾经想控制我们的孩子,让他走我们曾经走过或者想走却没有走通的路?根本不管他的兴趣爱好在哪里。

我们是不是一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愤世嫉俗,牢骚极盛,觉得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审美差距太远?

我们是不是总觉得周围的人不可理喻,因为他的想法做法说法和我们自己完全不同?

……

哦,太多太多。我们的眼里心中只有“我”,没有“我们”,于是,“我”和“我们”处处不兼容。我们变得尖刻、暴虐、孤独、抑郁。我们连那个堂.吉珂德都别比不上,他还可以跟风车作战。我们呢,我们的对手其实在风中,那是我们自我的影子——我们一旦找不到这个影子,我们就焦虑恐惧。

绑架他人的深层原因其实还是自我绑架。

而当我们妄想绑架他人的时候,事实上我们首先绑架的就是我们自己。

你要解放自己,首先你就得解放他人。

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进而欣赏。

洞悉别人的成长方式,进而帮助。

感受他人的痛苦无奈,进而悲悯。

……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自我,视“不同”为天经地义,以顺应他人为顺应自然,成全他人为成全自己时,重负,就统统放下了。

爱他,就给他想要的生活。

如此简单的道理,但我们悟出,往往要耗用半生的时光。因为,只有当我们有能力看到这个世界正在包容我们自己的“不同”时,我们才会大彻大悟。

 

 

和解,就是“容”,就是“融”,就是“溶”,就是“熔”,就是“绒”……此种真意,妙不可言,让我们,慢慢去悟吧。

(2013/2/6于昆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