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一颗好的心(10):珍爱自己的每一个小小梦想
(2013-02-06 06:00:00)
标签:
梦想实现小小快乐教育 |
2012年特别带劲的一件事是:我终于拥有了一双梦想中的红色高筒靴。
这双红靴子的梦,是童年时代就埋下的了。
小时候都穿外婆做的布鞋。胶鞋都很少见,遑论皮鞋。突然有一天就看到了一双红靴子——天啊,当时綦江小县城的街上还经常跑着马车。我们还住着灶壁墙的房子,连砖房都很少,居然就有人穿着一双红靴子走来了!那大概是从大城市来的人,或者是外国人。身材高挑,眼睛朝上,根本不看一眼我们这些土得掉渣的小地方的女孩子。我的眼睛一直跟着那双红靴子,从这条街跟到那条街,一直到那双婀娜万方的脚彻底消失。
小小的我因此惆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隐秘的梦想,是不能跟妈妈说的。那个年代,家里的钱永远不够用。每到月末,妈妈总要到附近的杂食店借一两块钱才能过得了这个月。每次借钱,我都在场。
我从小就乖。过年得了五毛压岁钱,也会交给妈妈补贴家用。
后来渐渐长大,口袋里虽然有些钱了,但红靴子似乎越来越远。一直为生活和梦想打拼,像水一样融入人群,也被人群像水一样吸干。红靴子,似乎只该是舞台上的道具,它不属于生活。确实,人们,大家,都只穿黑靴子,黄靴子,偶尔有人穿白靴子。红靴子呢,偶尔在电影中才可看到。
2012年,我终于淘到了一双很心仪的红靴子。
那似乎是蓄谋已久的一次淘宝。我的心跳得厉害,似乎是老大一把年龄了才又去会初恋的情人。在电脑面前,也情不自禁鬼鬼祟祟,怎么都觉得有点儿像一次越轨。
网上红靴子果然很少。“适用人群”一栏也总标志着:15——25岁等等。
货到。极满意。非常时髦。很亮的枚红,防水台的底,靴筒是反皮的,高过膝盖,和小腿相得益彰。我穿上,在家里走来走去,好像回到15岁。
穿出去吗?穿去上课吗?我犹豫了好一阵。
前两年穿那双白色的高筒靴也犹豫过呢。
在穿着打扮上,北方比重庆保守得多。才来的那年,我的许多衣服都不敢穿。这两年情况渐渐好转,学校的色彩丰富起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以前低调。
突然像一个新的哈姆莱特之问:穿还是不穿,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说服了自己:穿。
理由很简单,四岁时候的梦想,如果40岁了还不实现,难道还要等到140岁吗?谁等得起?
实现梦想,应该是生命的硬道理啊!
穿!
一穿上就觉得自己给自己的生命重新命名了。每一个人都很友好,那些盯着我的红靴子看的眼神,全部是赞美艳羡。北方的阳光总是晶莹灿烂的,一双红靴子,也像一轮有模有样的太阳。孩子们又像过节一般激动了一次。我穿任何别致的衣服,他们都会开心激动。两个女孩儿,天天在笔记本上记录我换了多少套服装了,还适时跑来“通报”,鼓励我再接再厉。
啊,这真是一个好时代!
这双红靴子,抵得上十堂优质课。
2013的梦想是什么?
是一件红披风,大氅的那种。也是童年时代的梦想了。第一次在川剧中看到,我的眼睛就发亮了。后来小姨裁了一件,披着它穿城过市,惊艳得很。现在也还在,但我不好意思开口要。我知道那是小姨的爱物,即使她现在已经不穿了,也不能要的。女人的心我懂,有些衣服,是要跟随自己一辈子的。
前年学校“雅韵华章”的演出,那个击鼓的艺尖生小女孩儿,居然就穿了这么一件红色金丝绒的大氅。在台上,豪气得很,潇洒得很。像谁呢?杨门女将?夜奔的红拂?总之,我看得眼睛都直了。童年时代的梦被那小姑娘敲得荡气回肠。我突然领悟:
这样的大氅,为什么只能是舞台上的道具呢?在古代,不是平常物件吗?86版的《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不就穿着这样的一件吗?只不过,是白色的罢了。在后来的故事中,史湘云、贾宝玉都有各种各样的大氅,就是家常穿着嘛!
而在北方,是最适合这样的服装的。冬天,里头是妖娆的短打,是灿烂的春装,外边,披着这样一件大氅,进了屋,大氅卸下,一身春色……我想象着,心花怒放,感觉那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一件衣服。比满大街千篇一律的羽绒服,该是强过亿万倍吧!
这个想法让我热血沸腾,妙过有了一堂好课的灵感。
好了, 马上行动!
是,所有的梦想,小小的梦想,都要马上去实现,否则,就来不及了!
(2013/2/5于蝴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