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彩器,始于南北朝,是一种低温器,瓷质硬度低,不及当时已有的白瓷、青瓷瓷质,但色彩斑阑,质朴,很有田园风味,故逗人喜欢。此种器盛于唐,宋在唐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釉色,宋代在唐代黄、褐、绿为主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翡翠釉,唐代三彩色浓之于辽宋二朝。
唐朝贞观之时,中国富足,真正是荣华富贵达三江,折算现在人民币计,唐朝时全国公务员人均8000元的收入,当时富鼎全球,唐时有来自各地的留学生,日本倭子也是急留学生之一。因此三彩不仅是达官贵人,就是普通百姓,在唐朝之时也常用来陪葬,也就是说是一种冥器,它色彩艳丽,不仅吸用了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特点,而且采用了堆塑、刻画等的形式来装点图案,线条粗扩有力。唐三彩色彩艳丽,美奂美仑,反映事物准确度高,时长有1300年之历史。反映的形式主要有马、俑、胡人,靓女等,因杨贵妃之故,靓女唐代时喜丰满,因此唐三彩表现的女人特别丰肥,其实中国古代老祖宗多以女孩子长得丰韵为美,我也喜欢丰满的女孩子,甚至有一段时期某些地区嫁女以斤两为标准的,当然这是一种极端行为,不足以取,现在女孩流行以瘦为美,其实是吸取西方以骨排为美的一种病态美,是一种外来之糟粕。凭女人的形态衣着,这也是区别唐、宋、辽三彩的特征之一,辽宋三彩缺乏蓝釉色,以黄、褐、白为主打。新中国时期,也多烧制,因色彩靓丽漂亮,很有生活田园气息,故多烧来用于摆设。
鉴定:古代三彩主要是土葬,而且葬地多为北方黄土,因而看土沁,因唐、辽、宋有千年历史,瓷质软,土沁必渗入到釉里面,而且有硬缩现象,没有这种情况就是现代瓷。唐、辽、宋年代临近,三彩的区别在于釉色和反映的事物情况,而并不是看瓷质,因三彩瓷质较软,如若是葬地不好,或有盗洞,北宋的三彩器有比唐三彩风化得更利害的情况。
http://s15/mw690/79a6044agd0dd08afdbce&690 " TITLE="浅谈古代三彩器 " />
(此种器形是唐代惯用器形,我洗干净杀毒后时常用来温客家糯米酒)
http://s15/mw690/79a6044ag7b494dd0e5ee&690 " TITLE="浅谈古代三彩器 " />
(唐代南瓜水滴)
http://s9/mw690/79a6044agd0dd0bd756d8&690 " TITLE="浅谈古代三彩器 " />
http://s6/mw690/79a6044agd0dd0dabd0e5&690 " TITLE="浅谈古代三彩器 " />
(此肥妹我甚为喜欢,似乎隐约的听到了千载之前的唐朝名曲<夕阳萧鼓>或<春江花月夜>及<霓裳曲>的靡靡之音
http://s5/mw690/79a6044agd0dd11894f34&690 " TITLE="浅谈古代三彩器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