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小刀 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2011-06-08 18:31:25)
标签:

杂谈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微薄之盐是北京乃至全国最负盛名的民谣演出场所,创立者乔小刀更是传奇般的草根跨界艺人。


  他在全国十几所高校巡回讲座,在对外经贸大学讲“成本”,在政法大学讲“证据”,美术学院讲“设计”;没碰过画笔,却靠捡垃圾办起了画展;没使用过设计软件,却用各种怪点子成为创意市集上最受欢迎的人;五音不全,却与侄女组成乐队,并一举成为当年音乐排行榜上久居不下的民谣歌手。


  《芭莎男士》:你理解的草根文化是什么?


  乔小刀:我以前挺清楚的,现在反倒不清楚了。可能就是对比吧,当下流行华丽耀眼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像西单女孩、旭日阳刚没有任何光环的时候反而会形成极度强烈的对比。草根就是跟这个世界主流文化形成对比的东西。


  《芭莎男士》:你怎么看待自己的跨界创作?


  乔小刀:我觉得没跨界,我还在那个圈里。跨界是个骗人的词。和我格格不入的我认为是跨界。音乐、艺术、展览、经营都是我的行当,我一直还在我的三界之内瞎跳。至今也没跳出多远。


  《芭莎男士》:为什么要做一部自己创业故事的纪录片?


  乔小刀:为了让中国7500万大学生毕业时能看到这部励志片。从我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草根的奋斗。


  《芭莎男士》:现在纪录片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乔小刀:我们计划排三部,第一部叫淘旧货,北京有22个旧货市场,老有人问我,我就拍纪录片告诉给大家,5000块钱去哪儿,500去哪儿,50去哪儿,5块去哪儿。第二部说音乐,揭秘我怎么五音不全把专辑给出了。第三部去拍印刷厂,记录怎样制作一张正版唱片的全部过程。现在第一部三百多条素材,最后控制在49分钟,只花了几百块灯光钱和打车钱。


  《芭莎男士》:你取得今天的成绩,你觉得自己的处世之道是什么?


  乔小刀:我做所有事都是在算成本,时间成本和思路成本,然后找素材,包括我们在前期积累的人脉关系,每一个音乐人,每一个媒体朋友,都是素材,通过“微薄之盐”搭建人脉关系,生成横线竖线交叉就是一张网,将来这张网有多大就能够捕捉到多大财富。保持我们品牌的理念,谦虚低调,不要幻想大梦想,世界变化太快了,每个计划不要超过半年。最后是搭建平台“微薄之盐”,有了平台还可以做些公益的事。


  “如何控制成本?举个例子:如果我有5000元,就去潘家园买椅子,有500元去高碑店,有50元就去旧货市场,有5块钱去废品回收站。如果没钱了,你还需要椅子,那你怎么办?你去哪里买?就是去最高档的写字楼地下二层,那些地方甚至可以给你钱让你拉走。”这是乔小刀在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段讲座。这时候的乔小刀更像一个商人、决策者。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北京,SOHO尚都,“微薄之盐”。“微薄之盐”由乔小刀创立,店里的东西大多是从各处淘来的旧货。当留着过耳的半长发,身穿黑色休闲皮夹克、蓝色运动裤的乔小刀提到十年前的北漂生活时,他说:“14年前我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但是今天的我能预测到自己10年后的明天。”


  很多北京音乐圈的人都还依稀记得,2008年,由乔小刀和侄女组成的“大乔小乔”乐队专辑首发仪式在中国第一摇滚现场—星光现场举行。当晚,到场人数近1000人,场面轰动。第一张专辑发完,这个神秘乐队拒绝了所有商演,悄无声息地解散了。但是,他们的专辑单曲《星座》在当年流行歌曲排行榜上榜半年。各大唱片公司猜测:乔小刀何许人也?


  乔小刀祖籍山东,在黑龙江长大,家境贫寒,4岁起便跟随父亲捡破烂,给家里盖得三间大瓦房,也因此学得一手手艺。1998年,他投身北京,“我就告诉自己,反正在老家也是受苦,不如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乔小刀拿起钻头做起了电焊工,焊接灯箱和户外广告牌。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下雨天在三十多层楼顶焊广告牌。


  乔小刀既要强又自卑,发奋要当一名设计师。直到他有一天学会了486的电脑刻字,“但我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学会Photoshop,有一天能坐到有空调、地毯、绿植的办公室里工作。”为了设计的梦想,他记住了海淀的两家书店,一家叫国林风,一家叫风入松。“这两家营业到9点,我6点半下班就骑着自行车,抱着一摞白纸,到那儿看软件书,看日本和德国的设计书,然后把那摞白纸画满。”乔小刀兴奋地说,他索性就乱画,反而练会了速写。“我画满那摞纸,骑自行车回去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快乐,就觉得今天没有白活。”一年时间不到,1998年底乔小刀完成了做白领的小心愿。


  刚刚奋斗了一年的乔小刀跟老板提出辞职办个人画展,话一出口立即惊呆了所有人。他蹬上他的自行车开始绕三环、四环,捡废料。“人家装修扔掉的废板,我捡到了那就是我的画板,书店是我的第一个老师,第二个老师就是潘家园。”两个月时间,500块钱,80多幅画,1999年2月,乔小刀在一个酒吧真的办成了个人画展。这是乔小刀人生的第一次自我满足。


  2006年,五音不全的乔小刀花了260块钱买了把吉他,对照别人的弹奏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他还找来了8岁的侄女乔木楠来组成“大乔小乔”组合,“我搞的东西,不能给做音乐的人听,我要让不懂音乐的人听。先做人气,再做音乐。”“大乔小乔”刚出来就火了,后来又迅速消失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微薄之盐”是毕生的奋斗梦想


  消失的乔小刀去做什么?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刻,乔小刀急流勇退,创办“微薄之盐”音乐酒吧,意在扶持民谣新人,推动民谣音乐。“微薄之盐”,意指微小的力量。从“微薄之盐”诞生至今,老狼、叶蓓、马条、洪启,80后民谣音乐人赵雷、小猛、拇指姑娘等都来过此地演出。由乔小刀策划的800人帮1人公益活动被评为2009年度最佳公益策划。“微薄之盐”开业一年,就迅速成为国内民谣音乐的重要据点。如今,“微薄之盐”已经在北京和上海拥有4家店面。


  乔小刀对“微”的阐述是:“微”的妙处在于以自己的优点跟别人的缺点抗衡。别人做得越大,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做得“更小”。“举个例子,如果走摇滚的主题,我没钱去买昂贵的音响设备,没办法跟其他国内顶尖的摇滚现场—星光现场和MAOlivehouse比拼。可是办民谣主题,一把吉他加一套40万的音响设备,一个月30场的演出频率,国内没人能跟‘微薄之盐’相提并论。”


  绵薄之力,也能燎原。在这里,乔小刀邀请了北京的创意人、非大牌设计师来免费讲座、北京的民谣歌手来唱歌,票务收入部分“送给”乐手。他所要的就是一个公益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分享知识,积累更多的人脉。


  “尤伦斯每年都请20多位世界顶级的大师来讲座。我没钱,也想弄讲座,怎么办?今年我的目标是办至少300场演出,包括民谣和讲座。我要请各个行业术业有专攻的人来讲座。有些人想学实用技能,但又不好意思问。我就是要为这些人服务。例如,我甚至会去找一个做名片的人来免费讲座。如果他们愿意来这里宣传自己,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这是双赢的过程。”乔小刀说,这些免费的事情看起来只是地上的小苗,但地下的根却盘根错节,一旦时机到了就将这棵小苗拔掉,种一棵大树进来,因为足够供养。


  一位“跟踪”了乔小刀6年的好友说,“小刀这个人很聪明,也很善良。聪明之处在于知道怎么让自己吃饱饭,善良之处在于自己吃饱之后也不让朋友和家人饿着,甚至是陌生人。”


  他正在筹划一部纪录片,时长40多分钟,很快就可以上网。今后他还要带这部纪录片去高校讲座,他的想法是让全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看到这部励志片;而他对另外一部分事业,微薄之盐,则给予了更深的期望:一个励志平台,一个公益平台,一个知识共享平台,融汇各种积极向上的奋斗人群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稿件来源:《时尚先生》
 
【更多精彩】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乔小刀 <wbr>捡破烂出身的励志商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