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溪村,拾遗山凹里的珠玑

(2011-09-20 13:00:00)
标签:

杜氏

华溪村

山凹

f8

珠玑

分类: 岩头镇

http://s16/middle/798f8ef8gad2f2ee21eff&690

 

穿越岩头镇区往礼张村的莽莽群山中的长长山坳,行将源尽,车子开始迤逦攀爬横亘着的高山峻岭前往异地山域时,会发现路下狭长山谷中镶嵌着的一古村落。俯视村落,惟见芳草萋萋里古房隐现,偶闻鸡犬相鸣,少现人影人气,颇是神秘。这就是华溪村,岩头镇最北部的山村,与大畈乡交界。

华溪村由下村、新屋、旧屋、黄岭头四个自然村组成,主村为下村,除黄岭头村少数几户人家为郑姓,其他村以杜姓为主。华溪村四散分布,但都是袖珍型,户籍人口仅329人。由于村子处在大山深腹、高岭脚下,又依偎峡谷、迷你星布,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华溪村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独特风景。村子沉在山凹,四周群山环绕,除了穿村而过的小溪流的淙淙水流声,就一派祥和与静谧。但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仰头望顶,北部山岭从村东村西两边俯冲而下向南延伸,山脉灵动,游动飘舞,风吹啸林,气势恢弘。村民介绍,村东的叫大岭,村西的叫少岭。两岭如龙,龙头探底,围起华溪村这四颗撒落人间的珍珠。这就是“双龙戏珠”的美妙自然景观。华溪村西部元宝形的“前头尖”山顶上,至今还留有一个龙鼻孔,村民称“通气洞”。山洞垂直而下,深不见底,诡异莫测。夏季凉气直冲而上,站在洞边暑气全消;冬天暖气满穴飘荡,立洞边可感寒冬里的温暖。只是村里至今还没有胆大者敢入洞探寻奥秘,外界更是少有人知,枉费了大自然的一番鬼斧神工。

自然界有鬼斧神工,但人间更有能工巧匠。华溪村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体量的古建筑群,一是民宅,二是宗祠。下村是古民居最集中的地方,共有19幢青砖白墙、黑瓦骑墙、明清时期的建筑,房子挤挤挨挨在一起,幢与幢相连,檐与檐相接,若不是村前村尾两个四合院落,真可用密不透风来形容。最蔚为壮观的是村口的杜氏宗祠,远远的就可看到六面高大马头墙张扬在高山峡谷之间,走进后发现是一个前中后三进的大宗祠。宗祠内高大粗壮的石头柱子耸立,屋顶全部是木质结构,高檐斗角,雕梁画栋,十分漂亮。厅堂内牌匾高悬,中厅“忠孝堂”三个大字虽然被岁月侵白,但遒劲的字体掩不住曾经的辉煌。一进和二进之间有一戏台,那长长高高扬起的檐角,内部精致华丽的装修,更是一种追忆,让人去追忆那锣鼓铿锵的美好日子,追溯那空留遗迹的似水年华。

华丽的遗存,必将留下华丽的历史。华溪村,是明朝时期从永康市杜山头村分迁而来。元祖杜氏太公文武兼俱,据说在宋代某朝皇帝时曾代做皇帝三天,后敕封为“祈国公”。文武之风由此沿袭,村志载清朝中期村内武风最盛行,族祖杜响、杜后(音)兄弟更有千钧之力,带领青壮年练武行侠,闻名于远近。清宣统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族人杜亦勇趁机组织“千人会”,反抗腐朽没落的清皇朝廷,后虽被镇压,但也给当地统治者一定的警醒。族人杜文长(音)是村内文人的杰出代表,其为清朝廪生,时浦阳县邑西北部应考的童生,都应由其审核身份、身家并提供担保,很有威望……华溪村,因文与武相辅相成,使文有声、武有道,使仁与义相合、忠与孝两全,也使家族虽小、名却远播。

当论及历史,村民们满脸自豪;但谈及现在,却是一脸茫然。杜文老人颇有伤感地说,村里最后一次演戏距今已十多年了,现在戏台已没有台面,宗祠已部分坍塌,祠堂内荒草丛生。想想过去的辉煌,看看今天的荒凉,真如演绎一部《红楼梦》,让人唏嘘不已。

我想历史需要继承,人类不可忘本,尤其是在人心不古的今天。

 http://s13/middle/798f8ef8gada71e61b65c&690

http://s14/middle/798f8ef8gad2f4c2387ad&690

华溪村位于岩头镇区往礼张村的莽莽群山中的长长山坳,北面是横亘着的高山峻岭村东的叫大岭,村西的叫少岭。两岭如龙,龙头探底,拱起华溪村这四颗撒落人间的珍珠。这就是“双龙戏珠”的美妙自然景观

 

http://s3/middle/798f8ef8gad2f3251cf22&690

 

http://s9/middle/798f8ef8gada738ef8248&690

华溪村最蔚为壮观的是杜氏宗祠,在村口远远的就可看到六面高大马头墙张扬在高山峡谷之间

 

http://s7/middle/798f8ef8gad2f26104896&690

http://s10/middle/798f8ef8gada73ddbbae9&690
村子镶嵌在路下的山凹里,俯视村落,惟见芳草萋萋里古房隐现,偶闻鸡犬相鸣,少现人影人气,颇是神秘

 

http://s14/middle/798f8ef8gad2f3771af9d&690

华溪村西部元宝形的“前头尖”山顶上,有一个“通气洞”。山洞垂直而下,深不见底,诡异莫测。夏季凉气直冲而上,站在洞边暑气全消;冬天暖气满穴飘荡,立洞边可感寒冬里的温暖。只是村里至今还没有胆大者入洞探寻奥秘

 

 http://s6/middle/798f8ef8gada72bc98ef5&690
http://s9/middle/798f8ef8gad2f0bf48878&690
清澈的小溪流穿村而过,淙淙水声让村庄增添生气

 

http://s9/middle/798f8ef8gada74282e5f8&690


http://s3/middle/798f8ef8g77c3ed5d2592&690

 

http://s16/middle/798f8ef8gad2f1acc729f&690
村子沉在山凹,四周群山环绕,除了穿村而过的小溪流的淙淙水流声,就一派祥和与静谧

 

 

http://s1/middle/798f8ef8g77b7e715ef00&690

杜氏宗祠是一个前中后三进的大祠堂,只是今天很有些荒芜


http://s10/middle/798f8ef8gad2f1c3e29d9&690
宗祠内高大粗壮的石头柱子耸立,屋顶全部是木质结构,高檐斗角,雕梁画栋,十分漂亮

 

http://s3/middle/798f8ef8gad2f61fc00e2&690
厅堂内牌匾高悬,中厅“忠孝堂”三个大字虽然被岁月侵白,但遒劲的字体掩不住曾经的辉煌


http://s16/middle/798f8ef8g77b7e964e71f&690


http://s1/middle/798f8ef8gad2f21f13a00&690
祠堂一进和二进之间有一戏台,那长长高高扬起的檐角,内部精致华丽的装修,更是一种追忆,让人去追忆那锣鼓铿锵的美好日子,追溯那空留遗迹的似水年华

http://s10/middle/798f8ef8gad2f3b398649&690
http://s9/middle/798f8ef8gad2f45ac1f48&690
http://s6/middle/798f8ef8gad2f48529085&690
下村是古民居最集中的地方,共有19幢青砖白墙、黑瓦骑墙、明清时期的建筑,房子挤挤挨挨在一起,幢与幢相连,檐与檐相接,若不是村前村尾两个四合院落,真可用密不透风来形容


http://s2/middle/798f8ef8gad2f0e6a77f1&690
四合院落里,见到风车、石磨、水缸、木梯等,让人顿感时光倒流

 

http://s3/middle/798f8ef8gad2f43457842&690

华溪村由下村、新屋、旧屋、黄岭头四个自然村组成,这是新屋自然村

 
http://s6/middle/798f8ef8gad2f4f1bb0d5&690
这是华溪村的旧屋自然村,村后满坡的竹子


http://s5/middle/798f8ef8gad2f53e321f4&690
这是华溪村的黄岭头自然村,四周一片苍翠

 

http://s5/middle/798f8ef8gad2f39142f74&690

http://s14/middle/798f8ef8g77b7ecb3033d&690

http://s9/middle/798f8ef8gad2eef3747e8&690村子有过辉煌,只是现在戏台已没有台面,宗祠已部分坍塌,祠堂内荒草丛生。想想过去,看看今天,真如演绎一部《红楼梦》,让人唏嘘不已。但是历史需要继承,人类不可忘本,尤其是在人心不古的今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