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篇小说《父亲的战争》后记

(2011-03-29 01:08:32)
标签:

土家野夫

原创

父亲的战争

后记

剿匪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后 

很早以前,就开始想写一写父亲——不仅指家父,而是我们这代中年人的父辈——那些在青春时代为了民主梦想,而投身共和国创建洪流中的人。他们多数成长于旧式家庭,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效命新政,于抗日驱蒋清匪反霸等一系列运动中迅速成为战士。他们怀抱理想,轻身躁进,为打造新中国付出种种牺牲,并在以后的各种运动中历尽坎坷。现在,他们多数业已作古;但关于他们那一代心路历程和真实生活的记录却十分鲜见。

当年,身患绝症的父亲与我闲聊时,说起他平生耿耿于怀的一件往事,他临死仍觉有几分歉疚——他在剿匪时招降了一名匪首,却在日后按上级指令将之秘密处决。这在改朝换代的大革命时代中,只是一件寻常小事;但它却可能是个人生命中耿耿于怀的终身大事。{详见拙作《地主之殇》}

    剿匪,本身不算一场战争,它只是中共天下底定后的无数零星战斗,是为巩固基层政权重建社会秩序而必须进行的一次大扫除运动。但对于像家父一样的许多参予者来说,却是他们一生的战争。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搏取功名,身经死亡,感受仇恨、友谊和爱,并结下影响平生的各种因缘——这其中包含着许多酷美而哀伤的故事!

在中国,匪的存在是与王共生的——有官就有匪。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代表一种江湖文化。匪的构成也十分复杂,并不简单的是一群杀人越货的强盗,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它也不只是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但对任何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来说,匪都是一种非法的存在。因此也必将要予以扫荡。无论剿抚降诛,其中都演绎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最初,我把这样的构思写成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因为那时特别缺钱。现在该剧即将作为国庆献礼片播出之时,我看见了被重新审查改编和剪辑的该作品,忽然感到有些脸红。我觉得即便是缺钱这样的理由,也不能让这么珍贵的历史题材,被糟蹋得太离谱——我担心父亲的亡灵在天上不肯瞑目,怕他骂我作践了这一堂好人物。于是,我决定还是重新创作,因而就有了这一部小说。

就长篇来说,这是我的处女作。故人故事和故乡,构成了我的叙事。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出于虚构,似乎又源于父亲的身世,源于我们渐渐厘清的真实历史。故而下笔有情,无论正邪敌我,我都把他们还原为人在写——这个世界原本只有人,敌人只是各种时代的定型而已。我们时代的文学,只有在进化到一视同仁的时候,似乎才具备了人性和神性。

也因为受了剧本结构的影响,拙著在这里显得近乎通俗——不免沉陷于一些悬念冲突和对白之类的技艺。于纯正的文学而言,我实感汗颜。如果有心的读者仔细品味这些关于个体的悲剧和时代的厄运等等,也许还能谅解我的粗糙。

从阅读来说,这是一部具有复杂情节的命运悲剧。但更是一部关于人,关于英雄和枭雄,关于军人与草寇,关于仇恨与爱情,关于政治与伦理,关于忠义和残暴,关于善与恶的史诗。

 

                                                                      2009年6月19

                                                                     野夫于大理村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