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的认知和治疗【V】

标签:
健康文化杂谈时尚 |
分类: 随感录 |
俗话说,老不得劲了,,,,有了病就老不舒服了。。。。老难受了,,,,,可见尽管没有疾病,仅仅就是一个老的原因。就和害病是一样的,老了就是各种各样的不舒服。
是药物就能用来治病,但无药物可以治老。传说中的老君仙丹,起死回生包治百病,其实是不存在的。任何不老仙药都是胡扯淡。
但是就像机器一样,如果保养维护得法,确实可以延长人的寿命,相反,如果维护保养不当,致人寿夭短命更是常见
人人都想长寿,人人都不愿生病,生了病都愿意得到正确的治疗,但是这个世上就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和各种很奇葩的祖传秘方,其实这些大多是忽悠人的,是奔着钱去的。君不见很多养生专家,气功大师,医药专家都不长寿么?真正的长寿老人对自己的长寿也都是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
我相信练气功可以长寿,可以治病,武侠小说中用气功自己疗伤和为别人疗伤的事是真实存在的,但现实社会上鼓吹这些的却大多是骗子。因为真正的高人从来是内敛的,低调的,不张扬的,凡是张扬鼓吹自我张扬自大的,都是为了赚钱,最近看到远赴大洋彼岸去比赛自由搏击的几个一百多岁的老头老太太,KO美国的特种兵,击败日本的狂妄武术高手。有的已经一百二十多岁,我相信他们是真正的练家子,他们没一个是名满天下的,那些名满天下的所谓大师们,其实都是骗子。
真正的练家子从来都是低调的,不事张扬的,你跟他学也比一定学得会,何况自学或跟别人学,这是一种修行,流行的二十三式太极拳之类,不过是广播体操一样的东西,架势好像是那么回事,其实其中有天壤之别。
中国的武术,气功,导引术,等博大精深,没有个中行家从旁亲身知道是不能随便去练的,极易走火入魔,没有人在旁边指引保护,很容易受伤,反而得不偿失。若因此丧命,实在令人无语。此中秘术,道不轻传千万不能听人忽悠。
养生专家不可信,营养学家亦不可信,现在都在追逐利益,他们的说教大多都是为了推销某种商品。各种健身教练更是不可信,只要不能免费的,大半不可靠,前面说过了武术气功导引都不可轻信,那么信什么?信自己。
只要是掺杂了商业宣传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连医院的穿白大褂的大夫都不能轻信,前文说过,只有医院的专家大夫才能合情合理合法地把你送进太平间。
信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蔡爱清楚自己那儿不舒服,你的分辨自己的不舒服主要是因为老朽呢,还是疾病,疾病的治疗当然得听大夫的,大夫说了你得听听,而且得多听几个大夫说的,货比三家.判断这个大夫是治病救人的,还是做生意的。
身为医生却把医疗当做生意来做,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作为病人自己做主,至少要明白几个道理。
一.病可以医,老不可医。衰老是不能逆转的,身体各种机能的减退是不可能通过治疗回到年轻时那样的,好汉不提当年勇,健康不等于是年轻力壮。疾病必须及时治疗,年老了,抗击疾病的能力也不足了,耐受痛苦的能力也会变差,不及时治疗不仅是痛苦异常,对身体的损伤也比较大,是会短命的。所以像伤风感冒那样的小灾小病也必须及时治疗。
二.锻炼身体需要顺应自然,不可蛮干逞强。哪怕你是运动员出身也不要在旁观者的喝彩或怂恿之下,表演高难度的危险动作,出了险情是会危及生命的。一年四季,锻炼要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规律不可无视,就是说锻炼的强度要顺应季节的规律,不可一味高强度锻炼,否则就会挡害健康,事与愿违了。春季万物复苏,要适当户外活动以应季节。夏季万物生长,药出一点汗发散体内的寒气,常言说暑热伤气大汗亡阳,汗流浃背并不好。秋季天主收敛,更不可以出汗过多,见汗即可,不可过于发散。冬季天寒地冻,天主闭藏,活动身体,身上发热即可,不可汗出,盲目锻炼也是会损伤元气,不是养生正法。
三.不要相信终身服药的鬼话,即便是慢性疾病,也最多开三天的药,三天之内无点滴疗效,就再也不要找那大夫治疗,那是生意人而不是大夫。跟不要一次开一月,十天一周的药,大夫提这样的要求,就不要取药,走人换医生。
四.老了,各脏腑机能减退,例如消化力减弱了,稍微吃多点就会闹肚子之类,上楼梯走急一点会气喘等,不必紧张,不要随便用药,更不能看药名就用药,什么药也不治老,适当锻炼身体即可,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韧性,灵活性,减缓衰老的进程,但是避免衰老是不可能的。乱用药甚至用错药轻则于身体无益,重则损坏身体送命都是有可能的。
五.男子天性属阳阴虚即为病,女子天性属阴阳虚即为病,是说男女天生有别,男子阴虚必须治疗,可以延长寿命,女人阳虚就是病了,必须及时治疗也可以延长寿命。老了更是如此。养生保命男子老不泄残精是很有道理的,乾隆皇帝过五十不再进后宫,就是这个道理。年老体衰荒淫无度也会要命,特别是年轻时有肺系慢性病的男人,肾水欠缺,年老注意滋阴补肾更是养生要诀。女子不同,女子天性属阴,出现元阳虚损,四肢冰凉,怕冷,心率必须减慢便是疾病缠身。必须及时给以回阳救逆的治疗,否则也会短命的。男女有别,治疗原则如此。违背这个原则,就会缠绵不愈,如果一生患有慢性肺病,肾水匮乏,阴阳双补也是必须的。总之老年养生也最好不要起大哄,盲目的跟风,也因人而异为好。
六.诸事看得开,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心情愉快,不生无谓的闲气。气尚流通,不宜凝滞,所以怒气伤肝,思虑伤脾,喜气伤心,恐能伤肾,悲能伤肺,五志过极都会损害健康。自古以来因情绪恶劣而致命的也很不少。心如止水保持平静是一种修行,也是长寿一法、退休以后家居度日,没有大的波澜,还是诸事看得开,保持心情愉快就好,有道是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思则气结,悲则气馁,恐则气陷,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郁则血郁,气淤则血瘀,古有逍遥散,现有逍遥丸可以从药店买到,可于家中常备,若觉气郁不乐,情绪消沉,吃上三五十粒,睡上一觉,便可平安无恙。否则形成气血瘀滞便不好开解,古往今来命丧于此者也正不少。
总之人老了,生活无非养生,治病两大块。工作已经没了任务压力生活充实就好,养生不跟风,适合自己就好,治病能正确治疗不吃错药,就能颐养天年,可以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