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云冈石窟(1)

(2021-10-02 09:59:49)
国庆有闲暇,全民大出游,路满人为患,不知为何走。
今天大同云冈石窟和全国著名景区一样,完全进入到了“爆棚”的状态。很幸运,今年长假,因为没有外地客人来同,所以免除了陪客的事情,可以悠然的享受“一杯银针”看花黄了。
每年,几乎到云冈石窟不下十次,毫无例外的都是与君同游,当然用不着什么导游之类,原因很简单,和全国各地的导游一样,其解说词都出自一个版本,就如清汤寡水,毫无味道。但考虑到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游客都是“走马观花”之类,所以,仅以“泛泛”的解说足够了。
就云冈石窟而言,一直以为它是中国石窟最好的,这并不是因为它坐落于笔者家乡的缘故,而是出自于对艺术了解的基础上的结论。很明显,作为石窟艺术,抑或雕塑艺术,云冈石窟是最有趣味的一个,也是最富有多样性的一个,东西方的艺术在云冈石窟实现了碰撞并得以融合,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艺术既有趣味又有多样性。
东西长约一公里,几万尊造像,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云冈石窟的“温暖”,这里的温暖就是云冈石窟所营造出来的一种独有的气氛,这种气氛是所有宗教场所不具备的。而气氛的营造则来源于对每一尊佛像的刻画带来的贡献。除去最东段的几窟,云岗主体部分,每一尊造像都能刻画入微到了灵魂,和以往的概念不同,云岗石窟的佛像都是“微笑”的,就如常人一样。一返“正襟危坐”的佛像的刻板模式,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微笑,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温暖的世界。于雕刻而言,雕刻微笑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如果雕刻出各异的微笑是有难度的,如果能够雕刻出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的灵魂世界的微笑则是艺术的高度。只有每一尊佛流露出内心的微笑,想必他们的世界有多么的温馨,那么整体石窟温暖的氛围就很自然了。
关于云冈石窟(1)

传统上,无一例外的用“法相庄严”来描述云冈石窟,我说,没有那么庄严,本来是洋溢着温暖的情愫,本来和“庄严”没有多少联系,却要被硬生生的“肃然起敬”所框架,这是思维定式的窠臼。很显然,云冈石窟的研究也局限在此,他们只是照搬典籍,而忘记了云冈特有的温暖。几乎每一次,我对同行的游客说这话,云冈石窟和其他佛教庙堂不一样,绝大多数,佛的表情就是“没有表情”,抑或庄严,或者空净,仅此而已。但云冈不同,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全部,无处不在的暖洋洋的气息笼罩在石窟周围。即使是冬天,透过崖壁的开窗,下午的阳光斜射在佛的脸上,那种愉悦无法形容。每一窟就是一个讲堂,这个讲堂,无一例外的透露出讲经的快乐,听经的快乐,尤其是听经者,聆听佛主,沁入心脾的快乐,发之于内心,表露于脸庞。对,就云冈石窟而言,佛是快乐的,佛教是快乐的。对善男信女而言,云岗石窟是快乐的道场,大代(北魏)是快乐的国度,生活是愉快的,世界是幸福的。
关于云冈石窟(1)

史书上,云冈石窟建于北魏平城,平城是其首都。今天称大同。实际上在迁都洛阳之前的100年,中国没有“北魏”之说的,也不是"魏“。它就叫“大代”,或者说它就是“大代国“,正如成吉思汗建立的国度是”大蒙古国“一样。那么,处在云冈石窟那个时代的佛教艺术的特殊性,必然有其佛教本身发展的特殊性来支撑的,为什么是“微笑的佛”和“温暖的佛教”,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关于云冈石窟(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