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玲珑公园碧桃开

标签:
玲珑公园休闲碧桃昆玉河畔杂谈 |
分类: 花卉 |
小河语录:平时多跑公园,老时少跑医院。运动多出汗,小病不用看。
一位老人虔诚地向玲珑塔鞠躬……
碧桃原产我国,花色艳丽无比,是观赏桃花中的极品,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汉代时传到波斯、印度,继而传至欧洲,最后又传到日本。
这种碧桃也许是引进或许是嫁接,多色碧桃在北京较为少见。
别看碧桃色彩艳丽,其实代表着伤心的情思。碧桃花的花语和象征有消恨之意。
碧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它是陈碧的鲜血幻化成的。陈碧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凿开桃花源的洞门,他费尽了力气,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身子一歪,一头靠在桃树上,便化成了桃林里一棵最大的碧桃树。
每周一、三、六日这些中老年人在这里聚会,交流养生、保健经验……
以上图片是2012-4月14日拍摄
3月24日拍摄此片
玲珑公园位于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庄,远远望去那里有一座雄浑深厚、俊秀挺拔的古塔---玲珑塔,据资料介绍该塔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玲珑公园是免费公园,在公园入口处有一石碑介绍玲珑公园与玲珑塔,塔前还有一铜牌详细介绍玲珑塔。玲珑塔原名为永安万寿塔,明万历六年建造,塔呈八角十三层。塔的北面石碑上有两个二龙戏珠浮雕,北面的石碑是建塔和修塔的力证,没有它就不知道塔的有关历史;石碑是线刻的画像碑,刻法属阴阳交替,在北京并不多见。1957年10月,玲珑塔就被定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据说是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据史料记载,玲珑塔只是明代巨刹慈寿寺的一部分。塔总高为69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是:南面“永安万寿塔”,东面“镇静皇图”,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或是在那特殊年代人为的毁坏,很大一部分人物像都缺失头部,但仍可辨出当年威武雄浑和俊美生动的风采。
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玲珑塔檐角原挂有3000多枚风铃,现在所剩无几了。据老北京人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能听到玲珑塔风铃的响。站在塔下仔细聆听,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场多姿多彩的交响乐。
玲珑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玲珑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
远看玲珑塔它是那么的庄严,近看玲珑塔它是那么的秀美,在我万分欣赏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又为如今我们没能很好地保护这样的精美绝伦的国宝而惋惜... ...
八里庄地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