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分类: 行业预测 |

我国基建投资情况分析
一、数量情况
根据IMF2019年8月对各国资本存量的估算数据,2017年我国广义政府资本存量(Generalgovernmentcapitalstock)达到31.3万亿美元(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位居世界第一位。
图表 中国广义政府资本存量情况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IMF
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情况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2019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不断上升,但自2018年起基础设施投资额增速有所减缓。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8%。2020年1-2月,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3%。
图表 2014-2020年基础设施(不含电力)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5G产业投资空间
中国信通院的发布《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指出,到2030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同时在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总产出10.6万亿元、经济增加值3.6万亿元。
中长期来看,5G产业周期向上为产业链盈利的确定性提供支撑,政策环境友好进一步加持风险偏好处于积极位置。短期来看,由于疫情影响部分产业环节在招工和复工上面临较大压力,但供给端的影响相对有限。需求端,招标延期意味着网络建设旺季或后延,节奏变化但产业逻辑不变。toC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阶段性受到商场人流减少和物流响应延迟的影响,历史上看消费电子和部分应用对终端产品(如手机)出货量的环比增速较为敏感,但本次的需求受特殊原因压制,与以往正常状态下需求不足导致出货量下行并不可简单类比。产业周期的节奏受到扰动,盈利预期或相应调整,但5G产业大周期上行的确定性仍强,伴随新款机型密集上市以及价格中枢的不断下移,5G手机的需求依然可期。疫情或对短期节奏有所扰动,但并不改变中长期的产业逻辑和趋势。5G产业链从开启元年进入到边际增速预计最高的一年,产业周期快速上行将为盈利增速提供有力支撑。经济增长承压+流动性边际宽松的组合下,经济周期相关性低、远端现金流更丰厚的5G产业链投资获得分母端加持。疫情对产业影响相对较小,扰动节奏但不改变长期逻辑,分析预测未来5G投资将进入最佳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