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投资3500亿 舟山新区瞄准自由贸易岛与不缺钱公司的股权质押
(2012-06-17 23:47:36)
标签:
夏文忠舟山群岛新兴产业自由贸易海洋生物杂谈 |
分类: 专注海洋经济 |
6月8日下午,宁波市香格里拉酒店,第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浙洽会)召开期间,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夏文忠如是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夏文忠同时透露,目前,舟山市正抓紧实施配套码头及作业区、口岸联检综合大楼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并提前开展进行选商引资工作,力争获批一年内保水封关运作。
记者了解到,舟山群岛新区将重点突出自由贸易岛(港)这块“主营业务”,战略上考虑,浙江省政府希望舟山成为我国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桥头堡”。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规划总面积为6.03平方公里,夏文忠介绍说,保税区将会以“一港两区”的形式出现,设置为本岛分区和衢山分区。
其中,本岛分区位于舟山经济开发区,作为一期工程进行建设,规划面积为3.0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定位为以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和仓储物流为重点,并探索建立区域性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发展航运服务业和保险金融业、咨询研发、商品会展及租赁等相关服务业。
保税区建设仅仅是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起点,其中长期目标则是要通过打造自由贸易园区来打造自由贸易岛。据介绍,将来在舟山自由贸易园区,将重点推进贸易便利化,实现“境内关外”,促进口岸贸易、离岸自由贸易、服务贸易转变;打造免税购物天堂等。随着这些目标的实现,逐步实现让整个舟山群岛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岛的目标。
为此,舟山保税区一期工程,舟山本岛钓梁地区将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业和大宗商品的成品贸易,为未来在自由贸易港区转型过程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预留空间。
而其二期工程衢山地区则将充分联动上海浦东三港三区,探索逐步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逐步打造成长三角及长江沿线的战略物资物流和资源配置中心。
自由贸易岛的建设让舟山涌现出巨大的投资机遇。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舟山市仅计划列入国家口岸开放规划的项目就有38个。这38个投资项目,投资将达上千亿元。舟山市“十二五”期间初步安排投资3500亿元,其中产业方面投资2000亿元,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000亿元,社会发展方面投资500亿元。
舟山提出,力争到2016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1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达到24个;大宗商品交易额达到2500亿元,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在浙洽会上,舟山巨大的投资机遇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客商。
舟山市商务局副局长盛慧敏一个上午就接待了大批的客商和媒体,这是舟山群岛新区获批后,舟山以群岛新区的身份第一次亮相浙洽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舟山更加引人关注。
盛慧敏介绍说,此前与海外客商做了很多事前交流,很多客商都对舟山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大宗商品的仓储、运输,海洋新兴产业等。6月9日,参加浙洽会的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往舟山考察。
临港产业聚集舟山岛
浙洽会召开前一个星期,5月30日,19个项目在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集体开工,这些项目涉及临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众多领域,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00.56亿元,预计整年生产总值可达300多亿元。在国家和浙江省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正在提速。
记者从舟山市有关部门获悉,《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已于近日正式公布。浙江省政府将于今年7月1日将省级32个部门整理出的400余项审批事项下放给舟山市,下放的数量超过了省级部门审批事项的40%。
其中,浙江省发改委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有27个,包括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包括增资〉1亿美元至3亿美元〈不含〉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核准)等。
舟山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从6月1日开始,舟山也在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政府投资项目行政审批时间从原来的87个工作日压缩到45个工作日,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和备案类项目行政审批时间分别从原来的60个工作日和52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
而为了给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培育更多高级人才,6月10日,浙江大学与舟山市签署协议,共建以海洋教学与科研为鲜明特色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打造高水平海洋科教基地和人才高地。
尽管目前舟山招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令舟山市招商局副局长冯必君感到有些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舟山来讲,还缺少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特大型企业的入驻。
实际上,由于舟山发展底子较薄弱,其GDP近年来一直排在浙江各地市中倒数第一位,要想取得大的突破,国家必须给予其更加优惠的政策。相对于其他国家级新区,舟山到目前为止,并未获得更新的支持政策。
对于即将获批的保税港,冯必君认为其发展取决于最终落户的企业有多少。如要吸引更多的企业入户,舟山方面希望国家能够给予舟山更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用地、用海、财政、金融等方面政策。
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船舶工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受金融危机和全球船舶市场低迷的影响,我市船舶工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市已被列为国家船舶与海工装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具备建造钻井平台及大型海洋工程辅助船产品,承接钻井平台修理、生产平台改装等业务的能力。金海重工海洋工程装备升级改造项目、舟山万泰钓山海洋工程装备建设项目、舟山长宏国际海工项目等一批海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此外,高端船配装备也取得了突破,中基日造船用柴油机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在海洋新能源方面,目前我市陆上风电已建成97.8兆瓦装机容量机组。舟山LNG国际储运中转中心及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舟山生物燃料乙醇项目、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岱山海洋能并网电力系统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顺利,将形成明显的产业提升效应。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位于本岛北部的舟山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招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普陀海洋生物省级高技术产业基地、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等一批功能平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加快培育引进海洋类新兴产业
海洋新材料产业涉及船舶防腐涂料、甲壳素纤维、塑料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规模虽小,但发展空间巨大,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今年4月,总投资72亿元的亚太国际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我市,标志着我市海洋新材料产业跨上了新的台阶。根据协议,亚太国际将在我市投资建立长三角区域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汽车轻量化项目和区域管理总部、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实验室等,预期年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
在海洋文化(软件)创意方面,去年我市软件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年营业额1亿元,软件业务收入2100万元。舟山市科技创意研发园、舟山软件创意园、定海伍玖文化创意中心、普陀鲁家峙文化创意园区等大型文化创意集聚区已搭建了船舶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培训中心等功能平台。
市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舟山群岛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也是我们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本保证。“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未来我们还将在财政支持、金融扶持、用地保障、人才培育等方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
据介绍,目前《舟山群岛新区优势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在抓紧修编完善,《规划》将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作用。
公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