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萍物语——明代白银主货币化之路(一)——写在前面

(2011-05-07 17:40:45)
标签:

白银

主币

明朝

大明会典

民间市场

杂谈

分类: 青萍物语

   

    货币金融问题,是近500年来中国最为关键之问题。

    中国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高度复杂,由于长期实行多种币制,更使得不同币种之间的换算成为货币史上的难题。

    从历史看,中国在近代用银为主币之前,铸币主要用铜。汉代以降,铜禁颇严,唐代以降,历朝也多颁铜禁。宋以后,银方才在市场上逐渐采用,自此铜禁渐驰。这期间魏晋至唐初,天下大乱,大体说来,民间贸易主币为布帛,而政府收税也采用布和谷。可见,最终导致白银成为主币,在历史上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实际上,明朝初年,白银也还并不是合法货币,政府甚至禁用金银交易。从《大明会典》中可知,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并没有“银法”。但是,尽管政府有明确禁令,但白银在民间市场上的使用却并未停止,反而随着市场贸易的活跃而渐成大潮。这首先就是由于主导市场的大商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白银的缘故,白银作为流通主币,与他们的推波助澜最有关系。而到嘉靖年间(1540年代),白银的主币化过程逐步走向完成;在明朝中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终于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