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时乡下媳妇也“臭美”

(2013-07-14 22:21:08)
标签:

旧时媳妇美容。

杂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这里说的旧时,界定在一九四一年至四九年新中国诞生这个时段。俗活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四一年我已五岁,目睹那个年代乡下媳妇对美的追求,并有了清晰的记忆。

  印象最深的是“脚”,尽管辛亥革命过去了二三十多年,旧思想旧观念在偏远的乡下,还有一定市场,婚龄妇女还是以三寸金莲为美。当时有句顺口溜:看媳妇不看脚(当地发jue的音)回家没的说。新媳妇进门头三天要坐床,就是盘腿坐在床上,把两只脚翘在外面,或是坐在床沿,两只脚垂在床前,婶子大娘来看新媳妇,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两只脚。回家后,脚的大小就成了看新媳妇主要话题。听大人说,属马的往后就不再裹脚了,后来我推算了一下,他们指的是一九三零年及其后出生的女孩就不再裹脚了。

  四十来岁以下的媳妇,对自己的头发和发型颇为重视的,当时听说过“梳头油”这个名字,但没有钱买。于是她们就土法上马,用新鲜 的 杏仁 ,捣碎后在铁锅里熬制出梳头油,用这种自制的油抹在头发上又黑又亮。年轻的媳妇还喜欢把额前的头发撮的高高的,后边盘成椭圆簪。为固定发型,自制发胶。剥一些新鲜榆树皮,除去外面的老皮,再将里面的白色嫩皮捣碎泡水,这种水无色透亮,黏糊糊,能把头发固定成她们喜欢的 形状   

 点痣,年轻的媳妇认为脸上的痣碍了她们的美。不怕,也有办法,把少量生糯米和生石灰按比例调和在一起,放在小碗里,加少量水,冒过白烟后,再用筷子捣烂成膏。由第二人用火柴梗蘸一点 膏,轻轻抹在痣的表面,过五六天后,结了痂的痣自动脱落。尽管点的时候稍有点疼,大闺女小媳妇妇女还是很乐意接受。 

   薅脸,年轻的媳妇回娘家 、走亲戚等,都要薅薅脸打扮一下。说白了就是修修眉,把面部的汗毛清理清理。这门技巧看来不是每个妇女都会,要不然左邻右舍的媳妇就用不着找我母亲。我目睹母亲先是把二尺多长的白线两头接在一起,再拧成横着的“8”字状,从灶洞里掏出些白灰,涂抹在面部和双侧的眉上,母亲用牙齿咬住“8”的中间,两只手攥着两头,左右同时开工,拇指中指同时在面部反复转动,脸上的汗毛和多余的眉毛随着线的转动,一根根被夹在线上绞掉 ,眉毛显得又细又长,人也清秀了许多。疼与不疼,只有薅过脸的媳妇们自己知道。  

  一九四八冬天,淮海战役结束,因战争停办了三年的学校,当年底就恢复了,我回到了久违的课堂。可能是读书了,没时间再观察这些闲事,也可能是因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使然,打这以后,乡下媳妇的这些“臭美”,从我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