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今天突然在脑子里显现了一下,心里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事。
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安葬了母亲,我和弟弟急于返回各自的学校。弟弟要步行六十多里,返回日照中学;我到日照后再赶往石臼所码头乘船,还有近二十里路,因此,这一天我要步行九十多里。隆冬天短,太阳似乎躲的很远很远,一束束阳光透过乌蒙蒙的浮云,越发显得清冷暗淡。田野披着一层薄薄白雪,路两边不时露出一座座刚刚用黄土培起的土堆,这里又死人了。
中午时分,我们走到一处叫黄沟的山岭上,见前不远处路旁有一座土地庙,心想这可是难得的避风歇脚的好地方,于是便加快了脚步。土地庙有一人多高,完全用石头砌成,坐在土地爷爷面前,风小了许多,似有进了家的感觉。有意思的是,土地庙的门上贴了一副大红对联,看来是迎接新年刚贴上的。上联是:无僧风扫地;下联是:缺烛月照明,横批是知足常乐。看过这对联,兄弟俩会意的笑啦。这人间的阿Q精神也被土地爷爷拿来活学活用了。
肚子咕噜了一阵又一阵,兄弟俩从背包里掏出随身带的煎饼,是用地瓜蔓子研碎后摊成的,捧在手上萨萨拉拉拿不成个,没有水喝,干巴巴的煎饼在嘴里打着转,全凭频繁做着吞咽动作,分泌些唾液往下咽。
六十年代初的大饥饿,过去五十年啦,多少老人和孩子经受不了那个年代折腾倒下了,他们没能盼到能天天吃饱肚子那一天的到来,就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冤!活过来的,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天天过大年似的,想吃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不足的?常乐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