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话从小学生时就听老师多次讲过。那时的理解这是老师在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到中学阶段,知道了什么是理想,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懈地学,一定要考上大学,有报效国家建设新中国的一面,更有学好了找份好工作,改变自己贫困命运的迫切欲望。
在艰苦的煎熬中渡过了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毕业,当上了医生,相比来讲,生活是不错的。年轻时学习的第一个目标算是实现了。医学是一门存在诸多未知数的科学,也是瞬息变化发展很快的。同一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诊断手段
、治疗方法都在不停的变化,所以要作一个合格的医生,一辈子都离不开书夲,学不完的学。
医生这支队伍,等级意识很强,直到上个世纪末,还分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五个层次(现今无医士)。大学本科毕业后,即使你不停的学习,且排除政治因素干扰,熬个主治医师,顺顺利利的也得六七年甚至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到八十年底中期,职称改革全面铺开,医生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但晋升的难度也不小。晋升主治、副高、正高除了写论文外,还要考外语。为了应试,重新找出放弃十多年的外语,废寝忘食,突击学习。有的为六十分豁上了老命。
退休,是人生最大的转折,一切都往后使劲啦。终于有时间啦,看看自己喜欢的报刊杂志、说小,看看连续剧生活丰富多采,充实多啦。
上个世纪末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年代,电脑普及到每个家庭,连幼儿园的孩子都玩起了电脑。有人说,现在不会电脑就好比以前的文盲,我则想,文盲就文盲吧,反正已是撩下七十奔八十的人啦。为了小孙女的学习,我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就放在我的卧室,只看着孙女玩,可我四五年没动过手。直到去年的四月八日,也就是今天,一个人在家生活,也太闲散。我终于打破沉默,想玩玩电脑,写写我心里想说的东西。
我没学过汉语拼音,又不会说普通话,打开电脑,两眼看不过来二十六个字母,只能用一个指头半天找一个字母。更大的困难是发音不准,往往一个字母要试好几次。有些字现查字典,不会普通话查字典也困难重重。但决心已定,不甘心当电脑盲。活到老学到老,遇到难处就到楼下找邻居帮忙,深更半夜不好意思麻烦人家,就电话找自己的侄女。大约过了两个月,我基本掌握了常用的电脑知识。现在我可以自如的上网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写写博客。在电脑面前我可算是个高小生,不再盲啦。多学一份本领,我的退休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自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