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浅谈小学语文低段实践作业设计与运用》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讲座: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实践类作业设计与运用
签到表:
我们都知道,语文作业是巩固学习内容,诊断学习问题、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刚刚进入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学生,专注力不够,会写的字也不多,特别是现在双减政策落地,对作业时长也作出明确的规定,像小学的一二年级是不布置书面作业的,那么,在完成必要的基础性作业同时,如何让孩子在放学回家后的课余时间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呢?今天呢,我就和大家分享几点!
与生活相融,凸显语文本色;
与游戏相伴,注重趣味当头;
与积累相和,实现思维增量。
语文是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的课后实践作业设计,应该巧妙的与学生的生活相连,让作业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作业,引导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条妙招,第一招,变抽象为具体,就以拼音教学为例。摆摆拼拼,乐趣无穷。拼音教学是我们拼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拼音字母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特别抽象,那么如何避免枯燥机械的死记硬背,让拼音学习更有生活味呢?我们就尝试让孩子利用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各种素材来摆一摆,拼一拼,读一读,认一认。他们可以选用蔬菜、水果,甚至是积木、学习文具等等,摆出每天所学拼音的造型,特别像b、d、p、q,这样容易混淆的思维,让学生因为有了自己创建摆搭的过程,一边摆造型一边可以回顾课堂学到的口诀和字形。随着拼音学习的深入,掌握的拼音越来越多,掌握越来越熟练,我们还可以摆自己的名字、还可以摆出生活中的物品,像用橡皮泥摆出苹果、绿豆摆出鸽子,花生米摆出蝴蝶等。甚至,还可以一边吃零食一边摆,最后还可以摆一摆自己喜欢的一句话。
这样,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循序渐进,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已知,打开学习的通道,这样的一份作业,既开拓了学习的无限乐趣 ,还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汉语拼音,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低学段的识字教学也非常重要。在课标里提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我们以学习象形字为例,猜猜画画趣味多多。在一年级上册我们学完了日月水火这节识字课之后,随着课后习题的拓展,了解到古时候的人用画画来表示文字,非常有趣。于是,可以设计“我和象形文字交朋友”的实践作业,可以从三个环节设计,象形文字猜一猜,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选择课内外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让他们猜一猜是哪些生字?第二个象形文字画一画,可以从熟悉的十二生肖出发,画一画象形文字,并画上喜欢的色彩,第三个是象形文字读一读,象形字的形状和字义有很大的联系,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象形字,实现亲子共读。这些方法比抽象地读一读记一记有趣得多了。
变“零碎”为“系统”:
识字教学是,并不是所以的字都有一定规律,这时候我们可以布置识字小报的作业,给识字小报”定主题:我是小吃货、 家电大集合、药品连连看、我认识的小区名……利用剪就剪、贴一贴,画一画胡形式,把平时认识生字字进行归类。(识字小报图)
还有画思维导图,一下园地三的车字,一部分是车的种类、车的部件、有关车的动作。一个生字可以发散成很多种类的词,我们就可以布置我给汉字找朋友,画思维导图的作业。这样可以从点到面,孩子们认识的汉字都是比较零碎的,把生活中认识的汉字进行归纳整理。
结合“项目化”学习,老师可以找一个生活上的点,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来注重多样化的实践,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设计,一二年级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题:我见过的一年四季、我们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图)
变“含蓄”为“直接”:
1.关注学生口语表达,“我口讲我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把他们生活中隐形的见闻,与全班同学交流探讨,营造人人爱讲话,人人能讲话的学习氛围。可以在二年级的时候搭建一个平台,名字叫“今天我是小主播”,按照学生的学号,提前一周,让他们回家准备, 内容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学生可以用课件、打印图片、或者直接拿来实物,他们在生活中了解到的话题,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可以利用每天中午午休前讲给大家听,讲完之后,自己、全班同学、老师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和班级的评奖制度相结合。学生讲的话题非常多样,介绍家里的小宠物、会做一道菜、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曾经和父母游历过的大好河川、神秘的火山爆发,等等,话题可以包罗万象。不仅培养了底下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对主讲同学来说,更是培养了收集与表达的能力。
2.另一方面变“含蓄”为“直接”是“我手学我心”。文字表达方面,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中处处是写话的素材。为培养孩子的兴趣,呵护写话的初心,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基本上低年段的孩子都很喜欢画画,老师可以布置孩子图文结合的作业,这次作业基本放在周末,时间多一点的时候完成,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闻一闻花香、看一次落叶、听一场大雨,还比如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甚至家里发生的难忘的、有趣的、伤心的事情,都可以记录。让孩子们留意生活中的一花一草,喜怒哀乐,画一画写一写,把原本无法表达的,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画直接形象地表达出内心世界,这样的作业设计比单调的布置孩子看图写话、命题写话,更有利于学生的真实表达、真情流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那么枯燥乏味了。
二、与游戏相伴,注重趣味当头
浓厚的兴趣爱好事完成课堂作业的重要保证。作业设计要考虑趣味性。以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游戏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老师可以布置有些游戏类的作业。
第一个,演一演,我是小小表演家。童话故事,故事性很强,语言富有幻想色彩,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美丽的童话故事中进入甜蜜的梦乡的。在低段语文课文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出现的频率很高,整个一二年级出现了共29篇,占总共选文的百分之41.1,而一二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乐于表达,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演一演,带上头饰、模仿动作、与主人口相应的口吻表演当时的情景,有利于感受人物形象,悟出蕴含的道理,学生也乐在其中。
第二个,闯一闯,我是国学小达人
我们平时学完的古诗、名言警句,需要背一背,怎样避免作业的枯燥单调,通过闯关竞赛。设计一张“我是古诗小达人”的竞赛卡,引导学生在闯关过程中,将背诵的内容铭记在心。
第三个,玩一玩,我是学习小能手
1.
三、与积累相和,实现思维增量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科目,在学习中不断的丰富语言知识,形成语文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需要大量的积累。
第一种,信息卡,立体拓展。
对比较感兴趣的人物、事物、书籍,做一张信息卡,比如二年级有几篇是介绍地方的课文,如日月潭、葡萄沟,可以做一张地方信息卡;阅读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可以做一张好书推荐卡。拼音整理。
第二种,仿写续写,循序渐进
统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都具有范例的作用,一二年级没有正式的习作课,好多课文为学生写话提供了示范作用,学完课文后,我们会布置类似仿写或续写。如:小壁虎借尾巴。
第三个是阅读摘录,提升品质
有个词叫“海量阅读”。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怎样让课外阅读更加有质量,更加有收获呢?摘抄是一种方法,怎样让摘抄有趣味?1、绘画式摘抄,书籍里的精彩情节,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摘抄;2、点评式摘抄,摘录文中感受较深的句子,写评价与感受,进行深度的理解;3、对比式摘抄,在课外阅读中,遇到同类事物的描写,感受描写的不同之处,学会取长补短。4、归类式摘抄,是最常见的,将四字成语、描写同一种事物的词语,进行归类摘抄整理。
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教者有心,学者有益。唯有从学生实际出发,潜心研究教材,创新作业的设计与优化,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有趣的乐园,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