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童言学童话——赛研活动四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赛研展示课:曾秀林《青蛙卖泥塘》
签到表:
第一次磨课:
总体板块有点不清晰,教师课堂上说的比较多。词语出示比较杂,没有呈现出特点。课堂缺少情境,没有体现故事的趣味性。
第二次磨课:
板块清晰多了,但课堂内容还是太多,课堂时间不够。青蛙为泥塘做了哪些事的概括指导还不够到位。课堂朗读虽多,但没有层次上的提高,导致后面分角色表演学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上还需在朗读上加以技巧指导。
第二次试教:
集体评课:
曾老师这节课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仪态大方、富有亲和力。课堂生动形象,气氛自然活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特别有几点值得去学习和借鉴。
1、在上课过程中,曾老师注重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曾老师不是采用传统的讲解,而是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搬”和“倒”的书写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在自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去找找青蛙为卖掉泥塘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
2、在品词中展开想象。品词品句,发展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曾老师引导学生品词,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教学“播撒”和“吆喝”等动作时让老师来演一演,学生来猜一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将抽象的词语变为具体形象,为后面的合作表演打下基础。
3、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代讲。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老师引读,全班齐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4、在品读课文时,抓重点词、动词、重点句有效地运用课件,整合资源。课件制作精美实用,为孩子提供直观的感知途径。
5、这节课准备的教具很丰富,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去开展活动,方法和手段都是比较新颖、特别的。分组表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运转,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力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获得了发展。
另外对于这节课个人觉得有点遗憾的地方,在表演时课前没分好小组,导致后来叫小组上来合作表演时有些乱,学生并没有呈现出完整的表演。
童话是世界文学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是小学生接触较早、阅读较多、非常喜欢的文学样式之一,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统编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童话。那么如何把握童话的文体特征、明确童话的教学目标和要点、运用哪些教学策略让学生体悟“童话的味道”,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做系统的梳理与研究。
一、童话的文体特征解析
儿童是童话的阅读对象。童话是给儿童看的,故事情节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大多童话故事富有儿童情趣,生动幽默,情节曲折,有游戏色彩。童话,用儿童喜欢的动物植物或孩子为人物形象来表现真善美,在人物上亲近儿童,在主题上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符合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因此,要以儿童的视角对教材中的童话进行文本解读,预设问题要符合儿童的思维,依据儿童的兴趣设计学习活动。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艺术是幻想的艺术”,幻想是童话的灵魂,是童话的主要艺术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如洪汛涛在《童话的基本论述》中所说:童话中没有物理空间的束缚,没有过去与未来的阻隔,童话通过幻象创造了虚拟的世界,童话中的主人公的行动,可以不遵照自然法则和科学规律行事。儿童在这个世界里体验不受束缚、自由自在、打破界限的浪漫新奇与精神欢愉,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幻象不是单纯存在的,它常常与拟人、夸张、假设、变形等手法相互协作,使幻象中的事物似真似幻、富有情趣,变得更活跃、更生动,从而建构起一个神奇迷人的童话世界。因此,教学教材中的童话,不能当作记叙文,更不能当成记实作品来教学,不宜引导学生讨论童话故事的真假与合理。
童话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童话二字,拆开理解,“童”指儿童,“话”指故事。童话中,故事是核心,没有故事童话就不会吸引儿童,童话也就不会存在。童话的故事与小说、神话、寓言的故事不同,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少年儿童能在阅读后受到有益的教育。童话故事大多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有头有尾,故事情节完整,有些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即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因此,教学童话故事要从“故事”入手,设计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表达能力。
二、教材中童话编排解读
1.学段适切性
统编教材,童话的编排基本集中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低年级37篇,中年级15篇,高年级1篇,共计53篇。
2.形式多样性
3.理趣融合性
童话富有情趣,深得童心。梳理这些童话篇目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聚焦童话的教学目标,统编教材按照年级和学段依次要完成的教学要点总结如下:
朗读故事——读正确、读通顺;
读出逗号句号的不同停顿,关注语气词,关注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注意语气和重音。”这些教学要点。
感受想象——阅读时感受童话的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展开想象的同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复述故事——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借助提示讲故事,借助提示复述故事。
体会人物——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学习语言——寻找明显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编写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自己编写童话故事,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三、童话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多维理解,读懂童话
1.图文互转。
2.角色置换。
3.情节预测。
(二)削枝强干,讲好童话
(三)建构思路,创编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