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2020-06-11 16:43:35)
分类: 集体备课记录表

萧江镇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备课组长

周阳春

记录、材料整理

周阳春

时间

2020年5月28日,2020年5月29日

参与人员

周阳春、潘柳叶、梅舒影、支伟伟

备课中心问题

(或主题)

结合《课堂作业本》统编教材学习活动的设计。

过程

描述

初议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周阳春:板块设计很清晰,也充分利用了作业本中的图表等。

支伟伟:在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的时候,是否可以先带领大家完成一部分,总结方法以后再完成可能同学们会更好地完成。

潘柳叶:课堂设计的内容比较多,可能需要删减。是不是可以先把大拇指的段落单独拉出来,点明从:样貌特点和作用两方面来写的,再完成表格。

讨论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周阳春:感受风趣的语言这一块内容花的时间比较少了,这是本课甚至本单元的重难点,是不是可以放到第二课时来完成。

支伟伟:先扶再放,同学们在完成表格时,比较有头绪,能够独自完成了。

潘柳叶:在分述的时候,表达上很有特点,作业本中课内阅读的两张表格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还可以结合园地八中的词句段运用,把这一种写法“先概括再举例”给讲清楚,还可以让他们回去写一写。

论讨结果

审定稿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还要重在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此外,还应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并能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自己的习作练笔。

1.分组认识字词。多音字,难读难理解的字词,动宾结构词组。

2.发现文章主要描写手指的哪些内容。以大拇指为例,然后找一找其他手指。

3.发现课文描写的方法。特点+举例子。照方法学习其他手指。

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尽可能让同学多读多思考,第一个板块让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字词;接着,带领大家了解作者在介绍拇指的时候主要抓住了样貌特点和作用两方面来写,先和同学一起完成“大拇指”部分,总结填表的方法,可以摘抄文中合适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再让同学肚子思考独立完成剩余表格内容。接着,为了让大家对拇指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结合表格说一说各拇指的特点。最后让大家了解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先概括再举例,这一特点在文中出现的情况很多,而且和本单元园地中词句段的内容息息相关,所以作为重点来学习,先读描写“食指”的片段,完成作业本中的相关表格,在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围绕特点例举事例。迁移运用,再去自读3-5自然段,独立完成表格。完成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让更多人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避免让课堂成为优生的对话。不足之处,第一,同学们在自读第二自然段以后,围绕大拇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样貌”这一特点,较少的同学能说出这一词语,更多的是外貌,外表等词,这一处可以再向同学做一个讲解,外貌指的是人,样貌可以是物。第二,在借助表格说拇指的作用的时候,发现不少同学还是有照读表格的情况出现,这一处,老师可以先示范说一个,强调根据关键词尽可能说的完整些。

后附过程性材料:初议稿,论讨稿,审定稿。

精品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还要重在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此外,还应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并能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自己的习作练笔。

1.识写生字。

本文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字词内容较多。首先,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预习。其次,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搔痒”“窈窕”“秽物”“纽扣”“堂皇”“形小”“鼻涕”“附庸”“爱憎”“养尊处优”等新词。此外,还需要借助图片、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打算盘”

“研脂粉”“揿电铃”等与生活相去较远的短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朗读时,学生应充分体现五根手指的差别,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趣味性,读出每根手指不同的性格。

3.迁移运用

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充分感受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笔中。

在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同学们学习过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大部分同学对这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较好感受丰子恺文字中的趣味。对同学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不知道要怎么感受语言的风趣,或者说不知道从哪些角度来品读风趣的语言。在上一篇《杨氏之子》中主要抓住了对话来感受,对于我班同学来说怎么读句子还是短板,而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这节课学习的要点。

教学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4个字,会写“拇、搔、痒”等16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来理解 “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的意思。

2.读准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明白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说一说手指各自的外貌特点和作用。

3.学习结合表达方法来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并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读准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明白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说一说手指各自的外貌特点和作用。

2.学习结合表达方法来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并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

Ppt,板贴

教学流程:

板块一:认识作者,识字释词

篇章页点明本单元的主题——幽默风趣,杨氏子以姓氏逗趣,机智应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来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手指》。

作者是大家熟悉的丰子恺,四年级上册学习过他笔下的《白鹅》。出示资料读一读(丰子恺,中国现代散文家、漫画家。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往往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一个诗意的意境。其画,其文,其人都非常“有意思”。)

出示丰子恺的漫画,感受。要点:这些漫画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真趣味,让人看见忍不住就想笑。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十根手指又使他产生了什么感受和奇思妙想呢?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出示字词

第一组:按弦  搔痒  揿电铃(大拇指)

第二组:窈窕    秽物  轧伤  拧螺丝   解纽扣

第三组: 周仓  薄弱   附庸    爱憎 

(  )胡琴  (  )书页  (  )电话    (  )算盘  

(  )脂粉  (  )药末  (  )戒指    (  )耳朵   

要点:第一组词描写的是大拇指,其中拇是生字,注意拇的写法。第二组(理解难懂字词),结合下文中指“曲线优美”可以了解“窈窕”的意思。秽物,轧伤怎么理解?联系生活,查字典,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最后一组“憎”的读音是第一声,重在读准字音。最后三字词例如拧螺丝,解纽扣……文中还有哪些词,出示短语。找一找,读一读,填一填。

(2) 交流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要点:第一自然段总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第2-5自然段分别写每根手指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清晰严谨。

大家发现在分述每根手指特点时,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先写样貌,再写作用。

指名让学生说说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齐读。一起去瞧瞧手指的不同。

板块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学习活动二:

默读2-5自然段,想一想每一根手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表格填空。(作业本P90第3题)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干吃力活

 

直直落落

 

 

相貌堂皇

 

无名指、小指

 

能力薄弱

    生反馈校对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身矮而胖,头大而肥

干吃力活

食指

直直落落

工作复杂

中指

相貌堂皇

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

体态秀丽,外貌可爱

能力薄弱

    讲一讲,以同桌为单位,根据表格,分别说说每根手指的特点。

    加深印象,给手指颁奖:最相貌堂堂奖、 最吃苦耐劳奖、最机敏能干奖、最表里不一奖

    板块三:品读文字,感受风趣

    在作者的笔下,五根手指迥然不同,但神态都栩栩如生。语言幽默风趣,结构严谨,表达多样。相信不少同学对文中大拇指的描写印象深刻。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第一个问题不难,抓住了“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就可以知道写了,扶琴身,抵住水,按住血,顶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这六件事,这样先概括再举例的写法,对你们的习作是否也有启发?

    第二个问题请几位同学来分享。

    预设1:六个“叫他”,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风趣地表现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性格。

    预设2:先概括再例举生活事例,写手指的特点“最肯吃苦”,细致入微,富有情趣。

    预设3:

    在朗读中也可以感受到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师生配合朗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黑色部分,同学读白色部分。

    聚焦表达:丰子恺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把大拇指写得这风趣幽默呢?语言上他用了多种修辞,当做人来写,手指也有了喜怒哀乐,用到了排比,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了并且县概括再举例,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精准的动词让人浮想联翩,拍手叫好,这些的背后处处展现的是作家的智慧,下节课大家用上这样的写法,一定能为自己的练笔增添光彩。

    读着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

    大拇指长相平平,却最能干、最吃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那些人?原因是?

要点: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帮助他人的同学,原因是他们身上都有大拇指的特点。

迁移运用:

回顾更改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品读语言有妙招,朗读句子-圈画词句-关注表达-联系生活。

迁移运用:用上这样的方法再读描写其他手指的段落,划出你觉得有趣的语句,关注表达特点,写一写批注。 

    预设一:“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出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曲线优美本来形容人或物,这里用来形容相貌堂皇的中指,十分有趣,养尊处优本来是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享乐,在这跟中指的地位也很稳合。

    预设二;“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这句写的很幽默,由三指的地位行到了三国中人物,不仅形似,更是神似,很贴切生动。

    预设三:“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一处也使用了多个事例来表现食指工作复杂的特点。从“全靠、都要、最多”我感受到,食指实在是勤奋卖力,敢于探险。

    几位同学的分享相信对大家有启发,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去找找,读一读,写一写。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话关键词整理了五根手指的样貌特点合作用,了解了文章大致内容名。主要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大拇指描写中有趣之处,还知道丰子恺先生是怎么样把文字写得很么有趣,总结并运用了了品读语言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摘抄文中风趣的句子,另外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丰子恺的两本书《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看看相声《五官争功》。

 

 

板书设计:

手指

总    分    

风趣                      

(拟人,准确的动词,排比,先概括再举例……)    关注表达

基础练习: 掌握本课生字词

综合运用: 摘抄本文你觉的语言风趣的句子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 推荐欣赏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用上了作业本中的表格,帮助同学们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借表格讲一讲拇指的作用,另一方面主要希望同学们抓住表达来感受风趣的语言。不足之处,内容的安排上,由大拇指和食指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这一个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应该安排在哪里,单独放在第二课时也有些突兀。

 


精品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还要重在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此外,还应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并能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自己的习作练笔。

1.识写生字。

本文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字词内容较多。首先,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预习。其次,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搔痒”“窈窕”“秽物”“纽扣”“堂皇”“形小”“鼻涕”“附庸”“爱憎”“养尊处优”等新词。此外,还需要借助图片、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打算盘”

“研脂粉”“揿电铃”等与生活相去较远的短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朗读时,学生应充分体现五根手指的差别,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趣味性,读出每根手指不同的性格。

3.迁移运用

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充分感受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笔中。

在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同学们学习过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大部分同学对这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会较好感受丰子恺文字中的趣味。对同学来说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不知道要怎么感受语言的风趣,或者说不知道从哪些角度来品读风趣的语言。在上一篇《杨氏之子》中主要抓住了对话来感受,对于我班同学来说怎么读句子还是短板,而关注作者的表达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这节课学习的要点。

教学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4个字,会写“拇、搔、痒”等16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来理解 “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的意思。

2.读准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明白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说一说手指各自的外貌特点和作用。

3.学习结合表达方法来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并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读准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明白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能说一说手指各自的外貌特点和作用。

2.学习结合表达方法来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并迁移运用。

教学准备:

PPT,板贴

教学流程:

板块一:认识作者,识字释词

篇章页点明本单元的主题——幽默风趣,杨氏子以姓氏逗趣,机智应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来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手指》。

作者是大家熟悉的丰子恺,四年级上册学习过他笔下的《白鹅》。出示资料读一读(丰子恺,中国现代散文家、漫画家。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往往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一个诗意的意境。其画,其文,其人都非常“有意思”。)

出示丰子恺的漫画,感受。要点:这些漫画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真趣味,让人看见忍不住就想笑。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十根手指又使他产生了什么感受和奇思妙想呢?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出示字词

第一组:按弦  搔痒  揿电铃(大拇指)

第二组:窈窕    秽物  轧伤  拧螺丝   解纽扣

第三组: 周仓  薄弱   附庸    爱憎 

(  )胡琴  (  )书页  (  )电话    (  )算盘  

(  )脂粉  (  )药末  (  )戒指    (  )耳朵   

 

要点:第一组词描写的是大拇指,其中拇是生字,注意拇的写法。第二组(理解难懂字词),结合下文中指“曲线优美”可以了解“窈窕”的意思。秽物,轧伤怎么理解?联系生活,查字典,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最后一组“憎”的读音是第一声,重在读准字音。最后三字词例如拧螺丝,解纽扣……文中还有哪些词,出示短语。找一找,读一读,填一填。

(2) 交流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要点:第一自然段总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第2-5自然段分别写每根手指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清晰严谨。

指名让学生说说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相信不少同学对大拇指的描写印象深刻。

板块二:圈关键词,了解作用

1.出示: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默读片段,思考写了大拇指哪两方面的内容?

 要点:样貌特点和作用。

    (2)请同学们自读片段,圈出词语概括大拇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算不上美,干吃力活。

拇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注意辨析,算不上美和身体矮而胖,头肥而大。最肯吃苦可以概括为干吃力活。)

拇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算不上美

干吃力活

    总结:填表时可以直接摘录文中的合适的词语,也可以进行自己的概括。那么其他拇指都有怎么样的样貌特点和作用呢?

    2.独立学习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算不上美

干吃力活

 

 

 

 

 

 

 

 

 

自主学习,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不与同学讨论,独立完成。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身矮而胖,头大而肥

干吃力活

食指

直直落落

工作复杂

中指

相貌堂皇

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

体态秀丽,外貌可爱

能力薄弱

    讲一讲,以同桌为单位,根据表格,分别说说每根手指的特点。

    加深印象,给手指颁奖:最相貌堂堂奖、 最吃苦耐劳奖、最机敏能干奖、最表里不一奖。

    板块三:品读文字,感受风趣

    在作者的笔下,五根手指迥然不同,但神态都栩栩如生。语言幽默风趣,结构严谨,表达多样。相信不少同学对文中大拇指的描写印象深刻。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第一个问题不难,抓住了“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就可以知道写了,扶琴身,抵住水,按住血,顶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这六件事,这样先概括再举例的写法,对你们的习作是否也有启发?

    第二个问题请几位同学来分享。

    预设1:六个“叫他”,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风趣地表现了大拇指吃苦耐劳的性格。

    预设2:先概括再例举生活事例,写手指的特点“最肯吃苦”,细致入微,富有情趣。

    预设3:在朗读中也可以感受到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师生配合朗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黑色部分,同学读白色部分。

    聚焦表达:丰子恺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把大拇指写得这风趣幽默呢?语言上他用了多 种修辞,当做人来写,手指也有了喜怒哀乐,用到了排比,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了并且县概括再举例,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精准的动词让人浮想联翩,拍手叫好,这些的背后处处展现的是作家的智慧,下节课大家用上这样的写法,一定能为自己的练笔增添光彩。

    读着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

    大拇指长相平平,却最能干、最吃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那些人?原因是?

    要点: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帮助他人的同学,原因是他们身上都有大拇指的特点。

    迁移运用:

回顾更改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品读语言有妙招,朗读句子-圈画词句-关注表达-联系生活。

    迁移运用:用上这样的方法再读描写其他手指的段落,划出你觉得有趣的语句,关注表达特点,写一写批注。 

    预设一:“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出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曲线优美本来形容人或物,这里用来形容相貌堂皇的中指,十分有趣,养尊处优本来是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享乐,在这跟中指的地位也很稳合。

    预设二;“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这句写的很幽默,由三指的地位行到了三国中人物,不仅形似,更是神似,很贴切生动。

    预设三:“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一处也使用了多个事例来表现食指工作复杂的特点。从“全靠、都要、最多”我感受到,食指实在是勤奋卖力,敢于探险。

    几位同学的分享相信对大家有启发,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去找找,读一读,写一写。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话关键词整理了五根手指的样貌特点合作用,了解了文章大致内容名。主要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大拇指描写中有趣之处,还知道丰子恺先生是怎么样把文字写得很么有趣,总结并运用了了品读语言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摘抄文中风趣的句子,另外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丰子恺的两本书《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看看相声《五官争功》。

 

板书设计:

手指

总    分    

风趣                      

(拟人,准确的动词,排比,先概括再举例……)    关注表达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掌握本课生字词

综合运用: 摘抄本文你觉的语言风趣的句子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 推荐欣赏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进行表格梳理的时候,先和大家一起完成大拇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的概括,总结方法:可以摘抄文中合适的词语,也可以进行概括,由扶到放,学生在填表时候也可以略微降低难度。不足之处,课堂的内容较多,尤其是体会文中风趣的句子,在上课时显得蜻蜓点水,没有细致展开。


精品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这篇课文,既要引导学生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还要重在感受作者语言的风趣,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此外,还应了解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并能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完成自己的习作练笔。

1.识写生字。

本文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字词内容较多。首先,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预习。其次,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搔痒”“窈窕”“秽物”“纽扣”“堂皇”“形小”“鼻涕”“附庸”“爱憎”“养尊处优”等新词。此外,还需要借助图片、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打算盘”

“研脂粉”“揿电铃”等与生活相去较远的短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朗读时,学生应充分体现五根手指的差别,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趣味性,读出每根手指不同的性格。

3.迁移运用

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充分感受其语言的风趣幽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笔中。

在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同学们学习过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大部分同学对这位作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还是比较有亲切感的。这节课在学习种可能存在的困难是了解作者分述时常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描写方法来展示拇指的特点,并且在举例的时候紧紧围绕着这些特点。这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也为下节课的小练笔做铺垫,举例子不难,但是要围绕一个特点来举例子是比较难的。

 

教学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4个字,会写“拇、搔、痒”等16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来理解 “窈窕、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表格理清样貌特点和作用。

3.通过比较等方法了解作者例举一件又一件事情,写出拇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借助表格理清样貌特点和作用。

2.通过比较等方法了解作者例举一件又一件事情,写出拇指的特点。

 

教学准备:

PPT,板贴

教学流程:

板块一:认识作者,识字释词

篇章页点明本单元的主题——幽默风趣,杨氏子以姓氏逗趣,机智应课,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来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手指》。

作者是大家熟悉的丰子恺,四年级上册学习过他笔下的《白鹅》。出示资料读一读(丰子恺,中国现代散文家、漫画家。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他的漫画或幽默风趣,或恬静淡雅,往往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一个诗意的意境。其画,其文,其人都非常“有意思”。)

出示丰子恺的漫画,感受。要点:这些漫画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童真趣味,让人看见忍不住就想笑。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十根手指又使他产生了什么感受和奇思妙想呢?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出示字词

第一组:按弦  搔痒  揿电铃(大拇指)

第二组:窈窕    秽物  轧伤  拧螺丝   解纽扣

第三组: 周仓  薄弱   附庸    爱憎 

(  )胡琴  (  )书页  (  )电话    (  )算盘  

(  )脂粉  (  )药末  (  )戒指    (  )耳朵   

要点:第一组词描写的是大拇指,其中拇是生字,注意拇的写法。第二组(理解难懂字词),结合下文中指“曲线优美”可以了解“窈窕”的意思。秽物,轧伤怎么理解?联系生活,查字典,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最后一组“憎”的读音是第一声,重在读准字音。最后三字词例如拧螺丝,解纽扣……文中还有哪些词,出示短语。找一找,读一读,填一填。

(2) 交流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要点:第一自然段总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第2-5自然段分别写每根手指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清晰严谨。

指名让学生说说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有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相信不少同学对大拇指的描写印象深刻。

   板块二:圈关键词,了解作用

   1.出示: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默读片段,思考写了大拇指哪两方面的内容?

要点:样貌特点和作用。

    (2)请同学们自读片段,圈出词语概括大拇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算不上美,干吃力活。

拇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注意辨析,算不上美和身体矮而胖,头肥而大。最肯吃苦可以概括为干吃力活。)

拇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算不上美

干吃力活

     总结:填表时可以直接摘录文中的合适的词语,也可以进行自己的概括。那么其他拇指都有怎么样的样貌特点和作用呢?

    2.独立学习。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算不上美

干吃力活

 

 

 

 

 

 

 

 

 

自主学习,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不与同学讨论,独立完成。

手指

样貌特点

作用

大拇指

身矮而胖,头大而肥

干吃力活

食指

直直落落

工作复杂

中指

相貌堂皇

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

体态秀丽,外貌可爱

能力薄弱

讲一讲,以同桌为单位,根据表格,分别说说每根手指的特点。

加深印象,给手指颁奖:最相貌堂堂奖、 最吃苦耐劳奖、最机敏能干奖、最表里不一奖

刚刚我们了解了作者陛下拇指的样貌特点和作用,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写出作用的

板块三:例举事例,紧扣作用。

出示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读片段,思考作者如何将作用写具体的?完成表格。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2.交流.

    读表格,发现规律。

    句式统一,先概括再举例。

    归纳:作者就是例举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让我们感受到食指工作的不容易。

    3.学写举例。请你找样子写一个例子。

    出示:

    拿书的时候全靠他拿起课本。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

    对比发现,例子紧紧围绕作用来写。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1.独立完成。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选出最合适的词语填入表中,完成小组表格,如果无法抉择,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呈现答案。

   (根据大家填写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在介绍拇指的时候抓住了样貌特点和作用,然后运用“例举”的方法,例举了能突出事物特点的例子,想要学好这篇课文还有一个要点,体会文章风趣的语言,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去解决,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自己五官的样貌特点和作用。另外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看看相声《五官争功》。

板书设计: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作业设计:

基础练习: 掌握本课生字词

综合运用: 观察五官的样貌特点和作用。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名家文学读本:小学生丰子恺读本》、《缘缘堂随笔》。 推荐欣赏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尽可能让同学多读多思考,第一个板块让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字词;接着,带领大家了解作者在介绍拇指的时候主要抓住了样貌特点和作用两方面来写,先和同学一起完成“大拇指”部分,总结填表的方法,可以摘抄文中合适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再让同学肚子思考独立完成剩余表格内容。接着,为了让大家对拇指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结合表格说一说各拇指的特点。最后让大家了解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先概括再举例,这一特点在文中出现的情况很多,而且和本单元园地中词句段的内容息息相关,所以作为重点来学习,先读描写“食指”的片段,完成作业本中的相关表格,在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围绕特点例举事例。迁移运用,再去自读3-5自然段,独立完成表格。完成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让更多人的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避免让课堂成为优生的对话。不足之处,第一,同学们在自读第二自然段以后,围绕大拇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样貌”这一特点,较少的同学能说出这一词语,更多的是外貌,外表等词,这一处可以再向同学做一个讲解,外貌指的是人,样貌可以是物。第二,在借助表格说拇指的作用的时候,发现不少同学还是有照读表格的情况出现,这一处,老师可以先示范说一个,强调根据关键词尽可能说的完整些。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2019学年第二学期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五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