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江镇第四小学语文组一年级集体备课磨课记录

分类: 集体备课记录表 |
萧江镇第四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一年级 |
备课组长 |
周阳春 |
|
温丽美 |
时间 |
2019年12月25日 |
||
参与人员 |
语文组全体教师 |
||
备课中心问题 (或主题) |
结合《课堂作业本》统编教材学习活动的设计 |
||
过程 描述 |
初议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金素艳:教生字太单调,太枯燥是否用加加减减的方法 蔡林晨: 缺少整体感知 郑彩芬:结合课堂作业本 |
||
讨论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金素艳:用猜字谜的方式来学习生字 蔡林晨:串”字的教授,图文结合,更具直观性。学生练习用“一串”说话。 |
|||
论讨结果 |
审定稿 教材简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结构工整、朗朗上口的小诗,文中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片及一幅字理演变图。全诗共分五个小节。第1小节告诉我们青蛙在一个细雨如织的日子快乐地作诗啦;2、3、4小节结构相似,写了小水珠、小蝌蚪、水泡泡来帮忙,从而认识三种标点符号;第5小节写青蛙作的诗“呱呱 呱呱呱……”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小水珠、小蝌蚪、水泡泡”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话和省略号。从而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本课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情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对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天生就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而儿童诗这种体裁又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文意浅显,易于理解,可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文本,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结合这一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并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了解逗句,句号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写、诗”等生字,会写“下、雨”等4个生字。
2.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4.发展语言,规范表达,运用标点符号仿写诗。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教学难点:
1.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初步感知其作用。 2.发展语言,规范表达,运用标点符号仿写诗。
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标点卡片。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今天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青蛙贴图),和他打个招呼吧。它可是一只爱学习的青蛙,它会写诗。(导入课题《青蛙写诗》) 1.识字“写、诗”:认识“写”的新偏旁秃宝盖,学生组词;出示“诗”字,组词:古诗、诗人、写诗……读词。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活动一: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课文总共有几小节,用序号标出来。 反馈: (一).学习生字词:
第一组:我要 认读,正音。 “们”是轻声,读得轻一点。拓展:你们、他们。
第二组:一串 认读,正音。 (1)出示“串”的来历。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一串什么? (2)出示“点”的甲骨文,学习偏旁“四点底”。读好儿化音。 2.生字卡开火车检测生字,正音。 3.指导书写“雨”。注意关键笔画。 (二)课文总共有几小节?校对。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小节(出示第一自然段) 1.听老师读读,你发现了什么?(淅沥沥,沙啦啦读得很轻,很柔美。)那你能读读吗?
2.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啊?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知道朗读。(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了!” (二)学习“写诗”。 1.出示没有标点的小诗,青蛙的诗,写成啦!谁想读?(学生读)你有什么感受?(读着接不上气、很累) 2.青蛙的小伙伴们也有这样的感觉,赶紧来帮忙了,谁会来给青蛙帮忙呢?帮了什么忙? 学习活动二: 1.自由读课文2至4小节,找一找:把青蛙的小伙伴圈出来。
2.想一想:他们帮了什么忙?用“——”划出来。 反馈:
1.学生汇报,教师板贴朋友名称,引导规范说话。 2.他们帮了什么忙呢?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读一读。
3.贴图活动:
水泡泡
一串水珠 (1)认读标点名称的词语卡。 (2)你为什么这样贴呢?从文中找找答案。 小蝌蚪为什么能当小逗号呢?
出示小蝌蚪与逗号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引导说话。出示: 指导认读生字“以、当、成”生字,“以”是整体认读音节,“当、成”是后鼻韵母。 再引导说话。 (3)水泡泡、一串水珠,教学同上。 4.认识“标点符号”。
像,。……这样的符号,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点”是今天的生字宝宝,一起叫叫他们共同的名字。(学生齐读“标点符号”)整篇诗歌中除了它们外还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它们。
5.指导出示完整的2、3、4小节)让我们分组当当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来分角色读读他们吧。
(三)学习第5小节。 1.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助青蛙,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大声地读一读吧。(出示第5 小节)指名读。 2.指导标点的用处。 学习活动三:(出示之前没有标点的诗) 1.同学之间分工读一读青蛙写的两首诗。 2.想一想:两首诗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反馈: 学生交流发现:逗号停顿短一点,句号停顿长一点,省略号拖长一点。 指导朗读有标点符号的诗。
3.拓展:用上今天所学的标点,给别的小动物写诗!
4.引读第5小节:(出示第5小节)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下雨天!我们用学到的新知识和青蛙一起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学生齐读第5小节)
四、总结全文,畅谈收获
板书:青蛙写诗
蝌蚪(图)——逗号(,)
水泡泡(图)——句号(。)
一串水珠(图)——省略号(……)
|
||
反思 |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对本课教学设计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饶有趣味的、形象生动的识字。充分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能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新知,生字掌握的较好。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联系起来,比如逗号像小蝌蚪,句号像小圆圈,省略号像纽扣在排队等等,对于青蛙写成的那首诗,全班的孩子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编得合情合理,富有童趣。 |
后附过程性材料:初议稿,论讨稿,审定稿。
精品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