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美康生物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8%;净利润6701万元,
分项目看,外诊断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5%,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80.27%(上年同期占比76.56%),而仪器业务同比下滑6.9%,占营收比为10.8%,医学诊断服务业务同比增长8.4%,占营收比比为8.43%。
虽然公司营业成本仅增长8%,但公司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增62%至5646万,管理费用同比大增58%至5184万(其中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2%至1507万)。导致公司扣非后利润增速还是低于营收增速的。
公司毛利率在成本下滑的基础上较年初提升5个百分点至61.6%,净利率在费用大增的基础上较年初下滑1.6个百分点至21.2%,负债率在上市后下滑至10.6%,ROE目前为9.8%,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盈利能力。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的应收款较年初继续增长13%至2.1亿,存货大增32.2%至1.01亿。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14.7%至2212万。非常一般,但比迈克生物要好得多。
这里简单对比一下行业内几个公司的财务数据。

分享一下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

目前科华生物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包括免疫诊断试剂、生化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等,以免疫诊断试剂为主,达安基因则以分子诊断试剂为主。利德曼、中生北控、九强生物及迈克生物以生化诊断试剂为主,与本公司具有较强可比性,在生化诊断试剂市场的占有率方面,公司以8.97%位于第一,九强第二。虽然公司在国内企业中具有一定优势,但最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外企,包括西门子、罗氏、雅培、贝克曼、强生等。国外企业依靠产品质量稳定、技术含量高以及高效、精确的仪器配套,在体外诊断行业中的市场份额达到
而美康生物作为专业的体外诊断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各级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体外生化诊断试剂、体外生化诊断仪器以及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致力于打造“以诊断产品为核心,诊断产品 诊断服务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全面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需求。
目前,公司已取得
127项体外生化诊断试剂中,有46种采用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如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和免疫比浊技术等在生化诊断领域的应用)原理,例如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已取得3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产品注册证书,包括11种规格型号的诊断仪器,3项生化分析仪与公司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相配套,可满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需求。此外,公司还外购贝克曼、东芝、日立等品牌的生化诊断仪器用于合作销售模式,并且作为西门子诊断产品的经销商,代理销售西门子品牌的体外诊断产品。
公司目前技术人员占比30.21%,研发投入占比营收为4.05%,和国内同行业公司比例类似。共拥有6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目前已取得127项体外生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书,是我国生化诊断试剂领域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厂商之一,公司肾功能类产品“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试剂盒(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于2010年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糖尿病类新产品“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试剂盒(酶法)”2011年被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新项目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糖尿病类新产品“糖化血红蛋白酶法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1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肝功能类新产品“化学氧化法总胆红素检测试剂盒”2012年被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2008年,公司被认定为宁波市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公司被评为“宁波市创新型企业”和“宁波市百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公司研发中心2011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3年,公司建立了宁波市院士工作站,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凭借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优良的产品性能、差异化的营销模式和高效专业的技术支持,已成为行业内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之一。
虽然美康是我比较看好的IVD公司,但上市后其PE一度高达168倍,目前仍有60多倍,PB高达7.6倍,在整体行业10-15%的增速情况下,这种估值你们说能支撑吗?
二、万孚生物
201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9%;净利润58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7%;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4.07%。
分产品看,妊娠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3%至3861万,毛利率同比下滑6.4%至49.62%;传染病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6%至7075万,毛利率小幅提升1%至71.1%;毒品检测业务下滑10%至5000万,毛利率提升2.75%至63.4%;慢性疾病检测(心脏病、糖尿病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3%至3089万,毛利率提升5%至80.3%。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49%,毛利率较年初小幅提升至66.2%,同时,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增速分别为3%和5%,故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公司目前净利率较年初上升3.5个百分点至30.5%,负债率在上市后下滑至11.4%,ROE依然高达12%(全年24%)。和其他同行业内公司一样,万孚的盈利能力非常优秀。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应收款较年初增长16%至2721万,略高于营收增速,存货较年初下滑10.5%至4604万,经营现金流净额下滑11%至4191万。
总的来说万孚生物体量更小,资产质量更优秀一些,特别是相比较之前的迈克生物。当然和美康、迈克、科华等综合类IVD公司不同,万孚生物主营偏向于IVD行业中的细分行业:POCT(下面会详细介绍一下),显然POCT行业更为“轻资产”一些。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等二类产品SFDA注册证书;并取得梅毒螺旋体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等三类产品SFDA注册证书,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
公司还取得欧盟CE认证8项及美国FDA认证3项,为海外市场的新产品投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共取得50项二类产品注册证书、28项三类注册证书;获得CE认证96项、FDA认证60项、加拿大MDALL3项。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境内专利99项,境外专利5项,其中报告期内新增11项。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8.29%,相比较去年年报的10%有所下滑。
在研项目情况:
目前公司的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彩色微球(胶体金、彩色胶乳)检测系列产品研究开发、荧光定量检测系统相关项目、电化学检测平台相关项目、原材料制备相关项目、光学检测仪器技术平台等项目。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近年还启动了固相定量免疫技术平台以及微流控技术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公司正在进行移动医疗系统的研发,适用于个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领域,通过POCT设备集成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与城域网的网络互通,可以实现疾病检测现场与医院/检测机构中心实验室数据信息的安全、实时传输,建立检测数据的管理平台,满足个性化诊疗/服务的需求。
公司在前沿基础研究方面也积极投入,目前在前沿基础研究方面主要研究的技术包括:微流控技术(包括蛋白芯片技术、侧向层流技术);多重标记技术(金-亲和素标记;银染等技术);液相微量定量检测技术;除此之外,在原材料研发方面,公司继续在原有的基因重组蛋白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小分子修饰抗原技术三大技术平台基础上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
估值方面,相比其他刚上市的IVD公司,万孚最高的PE只有100多倍,“显得十分便宜”,在大跌后PE跌到了60倍以下。目前公司PE
介绍一下公司情况: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生物医药体外诊断(IVD)行业中快速检测(POCT)产品(包括试剂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妊娠检测、毒品检测、传染病检测、慢性疾病检测。万孚是国内首家“零缺陷”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现场考核的体外诊断试剂企业。

①妊娠检测:妊娠类POCT产品主要是用于妊娠检测和人口优生优育的早期检测,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促黄体激素(LH)检测和促卵泡激素(FSH)检测。2011年全球妊娠类POCT的消费总额为3.68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可达4.78亿美元。
②传染病检测:主要包括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疟疾、流感等传染病的快速检测产品和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C-反应蛋白(CRP)快速定量检测系统。
③毒品(药物滥用)检测:
④慢性疾病检测市场: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尤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威胁严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三小时内是抢救治疗的黄金时间,同时,治疗开始的时间密切关系着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预后。对于这类疾病,早期诊断异常重要,通过POCT快速获得确切的诊断信息就成为实施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2011年全球心血管类疾病检测POCT产品的市场容量为12.4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可达28.7亿美元。血糖监测类POCT产品的市场容量为41.1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可达64.3亿美元。
从市场格局看,POCT行业欧美日发达国家发展较早,目前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代表企业有美国的Alere、雅培、BD以及瑞士的罗氏等。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有有科华生物、艾康、英科新创、润和等公司。
公司拥有5000多平方米研发实验室,引进美国健康研究院(National
相继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发改委生物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商务部“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企业联系核心层企业”。公司通过了欧洲CE、ISO9001、ISO13485的国际权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首批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企业之一。截至2015年2月4日,已获得FDA认证58项、CE认证88项、加拿大MDALL认证3项,产品销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
这里补充分享一下POCT行业的信息
POCT是体外诊断行业中快速增长的一个细分行业(Point-of-Care
2011年全球POCT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预计2014年这一细分市场将达近190美元。目前,POCT应用较多的领域包括血糖、血气及电解质、心脏标志物、毒品及酒精、妊娠及排卵、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血及尿生化、凝血及溶栓等。从全球主要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周期来看,常规血液学检测和妊娠/排卵检测相对成熟,血气、糖尿病及凝血检测逐步进入成熟期,心脏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等检测仍处于高速成长期。


根据Rncos2014年5月发布的《Global
鉴于不同地区的发达程度、人口基数及年龄结构、医疗卫生条件等差异较大,POCT的消费也呈现较大的地区差异。2013年美国地区市场规模达75亿美元,占比为47%,成为全球最大的POCT消费区域;欧盟市场规模达48.7亿美元,占比为30%,成为第二大POCT消费区域。在发展中国家,随着POCT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印度、中国、巴西的市场增长将会成为世界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
我国POCT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是拥有全球最快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根据Rncos最新发表的《Global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
传统上,国内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设置了检验科及病理科来提供医疗诊断服务,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各类医疗机构均有部分诊断项目因新技术或是需要特殊资质而无法提供或由于不盈利而不愿提供,需要外包;同时,中小型医疗机构由于规模和资金有限,无法承担较为齐全的医学诊断项目,而大型医院无法提供良好的社会化医疗诊断服务。
在此背景下,国内诞生了以连锁化发展获取规模优势的社会化独立医学实验室。目前,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约8-10亿元,仅占医学诊断市场约1%,而且规模最大的独立医学实验室,也只能开展1000多项诊断项目,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第三方医学诊断已占其临床检验市场的约三分之一份额。其中,美国第三方诊断市场规模超过200
通过各类医疗机构检查收入和估计的潜在外包比例,估算出我国临床检验服务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接近90
行业特点:1.医学诊断服务的订单具有客户分散、数量多、单笔金额小、频率高等特点,使得检验时效性和物流成本对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距离很敏感;另外,有些待测样本需放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