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不务正业的在搞港股研究,因为A股最近实在提不起兴趣,一大堆年报和新股分析都拖着不写。研究港股还是发现不少奇葩的,比如有个股票叫彩星集团(0635),名字很好听,他主营是做玩具
物业(旗下有一个彩星玩具公司),2014年玩具业务占比90%,玩具业务一直都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例外的是2010和2011年,这两年公司玩具基本没有收入了,就这么任性的说不卖就不卖了(我没研究过不知道为什么),结果这两年的营收分别只有2.64亿和1.65亿,但公司净利润在2011年却有7.33亿,因为非经常损益贡献了7.83亿,2012年公司营收4.92亿,净利润为11.7亿,非经常损益贡献了10.63亿,营业利润只有1.12亿,到了2013年,公司的营收终于恢复,玩具又开始卖了,当年营收19亿,其中非经常损益7.58亿,营业利润为6.89亿,少数股东突然拿掉了2.3亿利润,最终净利润为11.78亿。
再回到2014年,公司营收24亿,同比增长26.3%,净利润7.58亿,同比下滑35.67%,不过营业利润有7.67亿,非经常损益只剩下4.37亿了,少数股东拿掉2.56亿。我暂时还没研究过这个非经常损益到底是大股东的什么资产。不过公司奇葩在于他的估值。
公司的股价在11年底的时候只有2元港币的价格,考虑到他主营收入几乎没有了,PE再低也是虚的,不过2011年他的PB最低只有0.18倍,2012年股价略有反弹,市场大概预期公司的主营开始恢复了,股价在2012年末涨到了6元港币,当时PB最高涨到了0.41倍。2013年公司主营恢复,股价从6元上涨到12元翻倍,但公司的估值便宜的一塌糊涂,PB最高也只有0.54倍,如果除掉非经常损益看,2013年公司PE最高不过5倍,最低只有3.5倍。
2014年在营收大幅回升的基础上,股价反而下跌至7元,公司的非经常损益也开始变得很小了,按照目前7.91港币的股价计算,公司PE(TTM)只有2.4倍,PB只有0.3倍,PS为0.75倍……
目前公司市值18亿,货币资金就有12.34亿,经营净现金流在上半年为2.95亿,13年为4.64亿,公司资产负债率只有12%,大部分都是短期负债。
近期公司还出了回购的公告:彩星集团今日恢復回購股份,
公司过去5年的分红也很给力,基本可以排除老千公司了

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彩星玩具(0869)估值也非常低,但比集团公司高不少,目前市值22.8亿,市盈率4.6倍,PB为2.2倍。这就是传说中的集团公司市值远低于子公司吗……
这股票我很有兴趣,有时间要深挖一下。我在想这种业绩的玩具公司要是在A股上市,在随便搞个什么题材,市值不起码翻十倍呀?A股有出现过0.3PB、2PE的公司吗……
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做一个不务正业的港股奇葩股合集,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