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万科 |
分类: 个股研究 |
$万科A(SZ000002)$
其实万科这样的企业,他自身的报表就是一份很好很完整的研究报告了,无需做过多的解读,我只是搬运了半年报中的几个要点。
万科上半年营收409.6亿,同比-1.04%,净利润48.1亿,同比+5.55%
,公司实现新开工面积 961.7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开工面积的比例为 43.0%。实现竣工面积
398.3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竣工面积的比例为 26.9%。竣工面积占全年计划的比例较去年同期的 33.5%下降
6.6个百分点。由于大部分结算资源集中在下半年,所以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较慢,预计
2014年全年竣工量将基本符合年初计划(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有1747.4
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2027.6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 21.6%和
24.9%,未来业绩基本已经被锁定)。
上半年销售面积82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
20.6%。别忘记这样的成绩是建立在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7.8%的情况下完成的。具体来看行业变化,根据半年报显示,有多年度历史数据可连续观察的
14
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沈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东莞、佛山、无锡、苏州),今年上半年调整幅度更大,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20.9%。相比 2012年上半年,则下降 3.0%。截至6月底,上述
14城市的新房库存面积(已取得销售许可而尚未售出的商品住宅面积)由 2013年底的 1.22亿平方米上升至
1.35亿平方米。上半年全国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由去年同期的 20.8%下降至 13.7%,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
19.8%,新开工面积为近
5年来最低。住宅新开工、开发投资的下滑将减少未来一两年的新房供应,与市场去库存的要求相吻合。
再看万科的资产质量:
1.存货结构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各类存货中,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192.3 亿元,占比 5.6%,与年初基本持平。
2.负债率。剔除并不构成实际偿债压力的预收账款后,公司其它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42.8%,较 2013年底下降 2.8个百分点。公司净负债率(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除以净资产)为 36.4%,仍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
3.现金流。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 1 季度末有所增加,为 428.6 亿元,大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的总和222.8亿元。
4.费用率。公司销售费用占销售金额的比例为 1.53%,较去年同期下降 0.18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销售金额的比例为 1.40%,较去年同期下降 0.03 个百分点。
5.毛利率。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 21.88%,较 2013年同期下降 1.90个百分点。结算净利率为 14.09%,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3.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37.8%。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联营合营公司实现的万科权益利润、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项目合作而实现的收益、以股权转让形式实现商业资产处置的收益。随着公司“轻资产、重运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预计未来投资收益处于较高水平将成为经营常态,此种“投资收益”属于经常性的,而非一次性所得。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公司虽出让了部分开发项目或商用物业股权,或在部分联营合营项目中公司仅占较低的股权比例,但一般情况下此类项目或物业的经营管理将仍由公司负责,公司因此可收取一定管理费、或要求获得高于股权比例的超额分配权。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小股操盘模式 继续推广,上半年公司新增加开发项目
19 个,其中4个项目的权益比例低于 50%,6个项目的权益比例为 50%或
51%。“小股操盘”模式的推广有助于减少对股权融资的依赖性,提高公司为股东创造回报的能力。可以想象未来这将会成为万科的主营模式,未来万科也将转型成一个轻资产的平台类公司。如此看事业合伙人计划推行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毕竟轻资产的经营模式管理层显得十分重要(自5月28日以来,盈安合伙通过券商集合计划多次增持万科
A 股股票。截至2014年6月30日,盈安合伙购买的券商集合计划持有的公司 A 股股票占公司总股份数的
2.06%)。
十大股东变化:H股惠理持有15.74%的好仓,JP摩根持有13.41%好仓,澳洲联邦银行9.74%好仓。A股,除指数基金外,国信金鹏集合资产管理大举进入持有2.27亿股,新加坡政府投资(GIC
Private
Limited)买入1.11亿股,另外社保和博时主题行业(国投第一重仓股)纷纷加仓,应该是分红再投资。
我认为地产行业5-10年内仍然不会结束成长,中国的城市化还远未结束,经济转型、不动产精细化才刚刚开始。正如万科所言的,行业由黄金时代过渡到白银时代,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对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更加高。
万科持续的走在对的路上,对于伟大的企业,我们投资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低估时买入,然后放在一边就行了,在估值 修复前都无需担心,而估值修复短期的参考标准是港股的估值,目前AH差价仍高达30%,所以现在只需要坚定持有即可。
其实万科这样的企业,他自身的报表就是一份很好很完整的研究报告了,无需做过多的解读,我只是搬运了半年报中的几个要点。
1.存货结构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各类存货中,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192.3 亿元,占比 5.6%,与年初基本持平。
2.负债率。剔除并不构成实际偿债压力的预收账款后,公司其它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42.8%,较 2013年底下降 2.8个百分点。公司净负债率(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除以净资产)为 36.4%,仍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
3.现金流。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 1 季度末有所增加,为 428.6 亿元,大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的总和222.8亿元。
4.费用率。公司销售费用占销售金额的比例为 1.53%,较去年同期下降 0.18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销售金额的比例为 1.40%,较去年同期下降 0.03 个百分点。
5.毛利率。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 21.88%,较 2013年同期下降 1.90个百分点。结算净利率为 14.09%,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3.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37.8%。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联营合营公司实现的万科权益利润、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项目合作而实现的收益、以股权转让形式实现商业资产处置的收益。随着公司“轻资产、重运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预计未来投资收益处于较高水平将成为经营常态,此种“投资收益”属于经常性的,而非一次性所得。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公司虽出让了部分开发项目或商用物业股权,或在部分联营合营项目中公司仅占较低的股权比例,但一般情况下此类项目或物业的经营管理将仍由公司负责,公司因此可收取一定管理费、或要求获得高于股权比例的超额分配权。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投资回报率。
本人持有万科,在3月初B转H事件后重仓,成本6.5元。
附录:半年报中万科对未来展望
短期来看,部分库存量高、去化周期长的城市,未来仍将延续去库存的过程。公司将继续坚持积极销售的策略。对于新项目,公司将继续坚持新推盘当月销售率 60%的销售目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库存去化,确保库存结构合理。
对于行业前景,公司的态度是“谨慎乐观,积极应对”。未来,公司将以城市配套服务商为定位,在城市发展中寻找相关的业务发展机会,深入发掘市场需求,包括加大对养老、度假、物流地产等新业务的探索;同时,公司将积极学习和借鉴互联网思维,以性价比为核心,在产品性能、服务配套和社区氛围营造方面,持续提供令客户心动的产品和服务。
鉴于当前地价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土地市场已出现调整迹象,公司将在审慎投资的原则下,继续坚持以自住需求住宅用地为主的投资方向,灵活把握市场机会,合理补充项目资源。鉴于不同地区市场分化较大,公司对于新项目将严格按照 PIE模型,从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谨慎选择投资区域,保持良好的投资质量。
市场调整阶段,资金安全和财务稳健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公司将继续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强化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运营管控体系,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在确保经营安全的基础上,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及发展新业务提供稳定的支持。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对优秀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打造适应未来的组织发展机制,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试错委员会机制,继续加大对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探索,完善投资者和员工的利益分享机制,为公司吸引并保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大事业创造更好的平台。
附录:半年报中万科对未来展望
短期来看,部分库存量高、去化周期长的城市,未来仍将延续去库存的过程。公司将继续坚持积极销售的策略。对于新项目,公司将继续坚持新推盘当月销售率 60%的销售目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库存去化,确保库存结构合理。
对于行业前景,公司的态度是“谨慎乐观,积极应对”。未来,公司将以城市配套服务商为定位,在城市发展中寻找相关的业务发展机会,深入发掘市场需求,包括加大对养老、度假、物流地产等新业务的探索;同时,公司将积极学习和借鉴互联网思维,以性价比为核心,在产品性能、服务配套和社区氛围营造方面,持续提供令客户心动的产品和服务。
鉴于当前地价仍处于较高水平、而土地市场已出现调整迹象,公司将在审慎投资的原则下,继续坚持以自住需求住宅用地为主的投资方向,灵活把握市场机会,合理补充项目资源。鉴于不同地区市场分化较大,公司对于新项目将严格按照 PIE模型,从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谨慎选择投资区域,保持良好的投资质量。
市场调整阶段,资金安全和财务稳健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公司将继续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强化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运营管控体系,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在确保经营安全的基础上,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及发展新业务提供稳定的支持。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对优秀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打造适应未来的组织发展机制,公司将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试错委员会机制,继续加大对事业合伙人制度的探索,完善投资者和员工的利益分享机制,为公司吸引并保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大事业创造更好的平台。
前一篇:股票池跟踪个股半年报——豪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