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韵壹:山西人引为自豪的歌者

(2014-05-07 15:26:34)


/孙轶琼

原载于《映像》2013


在演艺圈,有人因为拍戏剪去了三千烦恼丝,也有人因为搏出位、搏眼球而以光头亮相,而当《中国好声音》搅热2012年的整个暑期时,我们才突然在荧屏上发现,有个1.48小姑娘,是因为音乐剪去了一袭长发,因为她觉得洗头发太耽误时间,耽误了她与音乐的对话……于是,大家都记住了名叫王韵壹的女孩,一个小小身体里能爆发出巨大爵士乐能量的人,一个能让歌坛大腕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评委“百爪挠心”的人。当然,她也是让所有山西人自豪的歌者,因为她的根在太原。

 

父亲是启蒙老师:用音乐诠释对父母的爱

王韵壹属于无师自通型,因为她从小时候就跟着爸爸开始接触音乐,并学习各种乐器,当家境突发状况时,爱好音乐的她没有办法缴纳学习费用,但却依然不能阻止她对音乐的渴望,于是开始自学。采访中,王韵壹也首次提起了自己的家庭,因为在参加完浙江卫视的节目后,她的身世引来很多争议,大家都觉得她是煤老板家的女儿,所以才能顺利晋级,其实对于王韵壹来说,她是个苦孩子,一个从内心深处想有一个家的孩子。
    “我爸以前是做生意的,是个音乐迷,他是个非常潮流的人。”在王韵壹的印象中,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玩摩托车、赛车,领着她看音乐会,然后父亲还会在家里弹吉他、弹电子琴,耳濡目染之下,让小小的韵壹也萌生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当时妈妈就给我找钢琴老师,然后我又跟着爸爸学吉他,还学过舞蹈、书法、画画什么的,因为我爸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所以他就想让女儿也全方面发展,我记得当时还得过语言表演艺术奖。”
      10
岁之前,王韵壹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的生活中有父母的疼爱,而10岁之后的生活,只留下音乐在陪伴她。“父母去世,我收藏了爸爸留下的一把红棉吉他,每当捧着它时,眼前就能浮现出以前爸爸弹琴给我唱歌的画面啊……”谁都不会想到,残酷的生活给当时年幼的王韵壹留下了什么,但惟一能肯定的,是音乐对她的影响。因为在音乐之路上,她能找到父亲的影子,“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你有多爱对方,你就希望也变成对方。”王韵壹的话在感慨中饱含了对父母的无限思念,如果不是网络上有大家对她身世的非议,这样掏心窝的话她其实并不想说出来,我只想把快乐带给大家,就像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一样。

 

灌肠、头脑、鼓楼街:太原的标志性美食最挂心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生活还得继续,失去父母疼爱的王韵壹依然孤独地在太原这所城市里成长,别看她少小离家在外漂泊,但对于太原的印记却非常深刻,尤其是美食,让身在异乡的她最为牵肠挂肚。
    以前,王韵壹的家就在太原市新建路一带,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十三冶一校和一中念的,“当时我们家那边还不太繁华,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和同学就会去柳巷、食品街,去吃灌肠,还有郝刚刚的羊杂,鼓楼街的清真头脑,有美食陪伴的日子,也挺快乐的。”提起家乡,王韵壹总有说不完的话。“15岁,我就去北京学习音乐了,但是姐姐还在太原,所以我每年都会回到太原,不过每次回来都会迷路,因为家乡变化太大了,小时候哪有汾河公园啊?现在却美得不可收拾。”
    就在去年的十一月中旬,王韵壹曾回到太原,为家乡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当评委,热爱美食的她忙里偷闲,领着几个外地朋友还跑去大营盘吃肥肠面,虽然也曾被老板认出来,但调皮的她一个劲儿否认,免去了一场“午夜”追星的热闹场景。


北漂时也曾困苦:音乐给了她强大的正能量

少小离家,独自踏上漫漫音乐路;少年时变孤儿,15岁就开始打工……王韵壹的人生经历实在和快乐搭不上边,但她为什么还总是如此快乐呢?镜头前的她,摸着光光的脑袋,笑得憨厚可爱,心无城府,而当我电话采访她时,爽朗而又开怀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依然是清澈的、纯朴的。所以我不禁会有和大众一样的想法,王韵壹究竟在乐什么呢?
“音乐让我快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是它陪伴我,所以音乐给了我强大的快乐能量。”王韵壹一语道破“天机”。其实,15岁的王韵壹初到北京学音乐,也很艰苦,住地下室,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就在偌大的北京城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即便这样,她都顽强地挺了过来。“北漂肯定不容易,别人经历过的我也经历过,但是音乐是我的信仰。我从15岁开始打工养活自己,开始攒学习音乐的钱,开始买一些乐器,因为我觉得音乐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灵魂和心灵,给人带来希望,所以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也是音乐陪伴我走下去的。”王韵壹坦言,她之所以喜欢爵士乐,是因为这种音乐最具有包容性、最自由的音乐,没有宗教种族分别,摒弃所有世俗观念,融合南美的热情、欧洲宫廷乐的古典、法国香颂的浪漫。在音乐里是自由的,恰恰也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其实,虽然现在的王韵壹名声大噪,但她依然在北京住在出租屋里,费用不多,再说了我对生活品质也不是太讲究,只要有地方放我的乐器,能让我安心写歌就行了。我始终记得在今年暑假第一次采访王韵壹时的情景,因为她的手机彩铃非常的有趣:以后咱们玩音乐,建就建最大音乐棚,最少也得4平方米……”这段颇有电影《大腕》风格的彩铃让人似乎听到了她的追求和向往。
有人说过,王韵壹笑起来就和天使一样,那是因为她的笑容里,释放着天然的纯真、可爱以及浓浓的爱心,她说,音乐和公益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之外,她热衷公益,时时想着把爱送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要音乐不要漂亮:王韵壹生活二三事

光头、长袍马褂,王韵壹的造型怎么都和美女搭不上边,可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的这身装扮到底是为了配合节目组玩噱头,还是真爱这种风格?来,咱们去打听一下她的私生活
不少人喜欢王韵壹都喜欢得很纠结,一方面为她的嗓音折服,但另一方面则感慨于她的扮相,“24岁的少女应该是青春无敌、貌美如花,可咋就剃个光头了?看上去挺叛逆。这恐怕是观众说的最多的话。嘿嘿,我觉得容貌很其次,因为没有什么比我做音乐更重要。其实,王韵壹也曾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也曾黑发飞扬、长裙飘飘,再加上她可爱的笑容和娇小的身材,真是活脱脱的美女,甚至可以说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女神,但就是为了音乐,她剃了光头,那是去年夏天,头发长了老是要洗,正好那会儿在写歌,我觉得洗头发太浪费时间了,所以就直接剃了光头。就是这颗光亮的脑壳,让粉丝们给她起了师太这个称号,而生活中的她也喜欢穿一些宽松式的休闲服装,所以有一阵子走在大街上,总有人会冲着她双手合十,然后虔诚地说一句:“阿弥陀佛”。
如今,出了名的王韵壹依然不喜欢化妆,也不会化妆,在她看来休闲服就挺好,“别人看着我邋遢,可是我觉得舒服就行,再说了,头发我都不要了,还化啥妆?”王韵壹告诉我,现在她走上街得戴帽子了,因为总有人会认出她来,这颗光头确实令人瞩目。
采访王韵壹,你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老成的一面,她的话饱含哲理,也饱含对人生的思考,而这种积淀除了来自生活,还来自她的无限探索和尝试,“音乐是我的信仰,而练习就是一种修行,我会经常选一些国外的乐器来练习,然后融入到自己创作的音乐中,这样会让爵士乐的因素更多一点,也正是这种寻找乐器和游历的经历,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快乐。都说爵士乐是西方的音乐,所以我还想将中西乐器进行融合,创造出东方的爵士乐。”
未来,这是一个沉重而轻松的话题,轻松是源自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畅想,而沉重是因为对于像王韵壹这样有责任感和追求的女孩来说,要付诸行动来实现,王韵壹说:我想上学,我觉得自己好像刚刚进入音乐的门槛,就像小学生一样,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快问快答】 一句话问答,让你更加了解王韵壹。

  
关于梦想和未来
1.
问:你小时候的梦想是?现在呢?
   
答:小时候的梦想是想要有一个家;现在的梦想是,用音乐给别人温暖与宁静。
2.
问:现在出名了,但是你追求怎样的生活呢?
 
答:生活环境跟状况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在哪里,出不出名与追求的生活并没有关系。
3.
问: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想做些什么?
答:音乐,学习,慈善。
4.
问:都说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今后会不会进入演艺圈?
 
答:艺术是相通的,我很愿意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写作、表演、音乐创作、甚至雕塑等等,我都不会拒绝。
 
关于生活
1.
问:女孩子都喜欢零食,你的喜好呢?
答:哈哈,作为我自己,比较喜欢辣的食物,喜欢水果。
2.
问:平时休闲,喜欢什么样的休闲方式?
答:读书,喝茶,做手工,玩数独
3.
问:最想到哪个城市旅游?原因?
 
答:好多啊,马尔代夫,因为我很喜欢水,喜欢大海,喜欢云南那边,大理啊、西双版纳。。。或者有很多美食的地方。
4.
问:如果还回到太原,最想去哪里?
  
答:山西的话,就是五台山了。
5.
问:有没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答:黑格尔
6.
问:渴望有什么样的生活?
 
答:我对生活没有渴望,生活的环境、境遇什么的都不重要,还是要看自己在做什么是符合自己的心,是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不管怎样,不要偏离自己的人生主线与价值观。


关于感情
1.
问:女生么,从小就有白马王子的梦想,你的呢?什么样的男生会打动你?
 
答:绅士,有内涵,博学,有包容力,有仙气儿的男生。
2.
问:关于家庭,你有什么样的期盼?
 
答:有一个不大的房子,最好有个小花园或者小露台,有一双乖巧的儿女,我们可以一起出去旅行、读书、玩耍,一起享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与美好。


王韵壹:山西人引为自豪的歌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