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分类: 技能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
备课组 |
综合组 |
项目负责人 |
林静 陈梦娴 |
备课时间 |
2022.03.23 |
备课地点 |
录播室 |
备课主题 |
“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 |
主备人 |
王浚 |
参加对象 |
全体综合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2学时 |
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
一、组长陈梦娴阐述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流程。 二、综合组主备人交流:王浚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 王浚老师阐述了自己《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与体能练习》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1-3种以上的传接球动作,如胸前传接球、篮球击地传接球等。本次课的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重点为蹬地伸臂手腕翻转,手指拨球把球传出,接球同学做好接球准备姿势并进行迎球。小学六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强、好奇心重、个性较突出、学习能力较强。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模仿、自主练习等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本次教学对象在三四年级篮球运动教学中,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在以前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传球没有蹬地、拨球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差。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的练习,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方法出发,由易到难贯穿整个课堂,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王浚老师的想法。并且补充自己的观点。
肖跃老师提出:王老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兴趣,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全面发展身体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礼让等美德。 肖跃老师还建议在课堂准备部分可加入篮球专项准备操,可在准备操中完成球性练习。 郑静老师提出:王老师通过导学、逐步递进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并通过分散练习、自主练习、探究和分层次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解传接球时“推—翻—拨”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传接球的动作。王老师选择的教材是篮球,因为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技术性强的特点。 三、各个老师集体讨论后,主备人修改教案。 四、郑静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做了单元主题阐述。 五、组长陈梦娴老师总结发言:组内教师们都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 |
||
备课建议或反思 |
此次活动围绕“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组内教师认真参与活动,在每一个环节中积极发表意见,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气氛。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教研组要创设有利于教师沟通的氛围,鼓励教师发表不同观点,让大家思想碰撞。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



水平三(六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
坚持以《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三维目标”和主教材“三个一”为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体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教法,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在教学设计中以技术、体能和运用来构建课堂,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练习过程中学习技能,发展体能,在巩固、创新和展示中得到运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突出练习的时效性和趣味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
教材分析 |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1-3种以上的传接球动作,如胸前传接球、篮球击地传接球等。本次课的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重点为蹬地伸臂手腕翻转,手指拨球把球传出,接球同学做好接球准备姿势并进行迎球。 |
学情分析 |
小学六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强、好奇心重、个性较突出、学习能力较强。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模仿、自主练习等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本次教学对象在三四年级篮球运动教学中,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在以前的教学中,容易出现传球没有蹬地、拨球不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差。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的练习,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方法出发,由易到难贯穿整个课堂,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
安全防范 |
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是否适合运动,询问身体情况,是否有病假见习生。 2.准备活动充分特别是头部和手,预防学生受伤意外发生。 3.散点练习时,教师适时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同学之间保持距离,避免发生相撞。 |
班级 |
六年级 |
学生数 |
40 |
执教教师 |
王浚 |
日期 |
2022.4 |
|
||||
教学 内容 |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
课次 |
1-1 |
|
||||||||
教学 目标 |
1.
2.
3. |
4. |
||||||||||
重难 点 |
重点:手腕后屈 向前跨步蹬地传球,接球后引缓冲 难点:动作衔接流畅 |
|
||||||||||
教学 过程 |
教学内容 |
学练标准 |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
练习 次数 |
练习 时间 |
二次备课 |
||||||
准
备
部
分 (7) |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原地四面转法 3.热身慢跑(绕操场进行脚步练习+慢跑) 3.1压手指(呈金字塔型五指下压) 3.2手肘下压拉伸 3.3脚尖拉伸 3.4手抱脚踝拉伸
|
1.
2.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3.动作标准自然
|
1.四列横队
2.
3.
|
》1
》1 》1
|
1’
1’ 5’
|
|
||||||
基
本
部
分 (28) |
1.
1.1跟篮球做朋友(球性练习) 1.1.1左右手低运球练习 1.1.2左右手高运球练习 1.1.3双手运球
1.2传球体验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进行传球)
1.3原地模仿传接球练习(无球练习)
1.4原地传接球练习(有球练习)
1.4.1一定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4.2结合蹬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4.3左右手高低运球10次+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2.篮球体能练习 2.1.篮球场折返跑练习
|
1.1跟随教师进行运球,能够眼看前方,不低头运球
1.2保持好距离,让学生自由发挥传球,并进行提问
1.3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要求蹬地伸臂,手指拨球,上下肢协调配合
1.4保持好距离,原地练习传接球,教师巡视指导
1.4.1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1.4.2要求动作节奏流畅,迎球积极,上下肢协调
1.4.3动作标准,能做到运球时不掉球+上下肢协调
2.1到终点要摸地,回来与同学击掌 |
1.1四列横队
1.2四列横队
1.3四列横队
1.4散点
1.4.1散点
1.4.2散点
1.4.3散点
2.1四路纵队 |
》1
》1
》5
》20
》15
》10
》2
》1 |
5’
1’
2’
5’
3’
5’
5’
2’ |
|
||||||
结
束
部
分 (5) |
1.
2. |
1.
2. |
1.体操队形 |
》2 |
5’ |
|
||||||
场地器材 |
操场、篮球若干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