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2022-03-24 21:59:56)
分类: 技能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

综合组

项目负责人

林静 陈梦娴

备课时间

2022.03.23

备课地点

录播室

备课主题

“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

主备人

王浚

参加对象

全体综合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一、组长陈梦娴阐述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流程。

二、综合组主备人交流:王浚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阐述

王浚老师阐述了自己《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与体能练习》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1-3种以上的传接球动作,如胸前传接球、篮球击地传接球等。本次课的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重点为蹬地伸臂手腕翻转手指拨球把球传出,接球同学做好接球准备姿势并进行迎球。小学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强、好奇重、个性较突出、学习能力较强。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模仿、自主练习等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本次教学对象在三四年级篮球运动教学中,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在以前的教学中,易出现传球没有蹬地拨球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差。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的练习,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方法出发,由易到难贯穿整个课堂,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王浚老师的想法。并且补充自己的观点。

肖跃老师提出:王老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激发学生兴趣,自由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根据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全面发展身体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礼让等美德。 

肖跃老师还建议在课堂准备部分可加入篮球专项准备操,可在准备操中完成球性练习。

郑静老师提出:王老师通过导学、逐步递进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并通过分散练习、自主练习、探究和分层次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解传接球时“推—翻—拨”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传接球的动作。老师选择的教材是篮球,因为篮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技术性强的特点。

三、各个老师集体讨论后,主备人修改教案。

四、郑静老师结合本次活动主题做了单元主题阐述。

五、组长陈梦娴老师总结发言:组内教师们都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

备课建议或反思

此次活动围绕“双减”下小学综合学科课堂“减负增质”活动设计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组内教师认真参与活动,在每一个环节中积极发表意见,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气氛。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教研组要创设有利于教师沟通的氛围,鼓励教师发表不同观点,让大家思想碰撞。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王浚老师阐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设想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肖跃老师点评教案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综合组教师们参与集体备课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郑静老师做主题阐述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郑楼小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综合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签到(退)表

水平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坚持以《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三维目标”和主教材“三个一”为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体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教法,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术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在教学设计中以技术、体能和运用来构建课堂,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练习过程中学习技能,发展体能,在巩固、创新和展示中得到运用,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突出练习的时效性和趣味性,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

 

 

教材分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1-3种以上的传接球动作,如胸前传接球、篮球击地传接球等。本次课的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重点为蹬地伸臂手腕翻转手指拨球把球传出,接球同学做好接球准备姿势并进行迎球

 

 

学情分析

小学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强、好奇重、个性较突出、学习能力较强。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模仿、自主练习等方式 有利于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本次教学对象在三四年级篮球运动教学中,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在以前的教学中,易出现传球没有蹬地拨球准确上下肢协调配合差。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的练习,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方法出发,由易到难贯穿整个课堂,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安全防范

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是否适合运动,询问身体情况,是否有病假见习生。

2.准备活动充分特别是头部和手,预防学生受伤意外发生。

3.散点练习时,教师适时语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特别是同学之间保持距离,避免发生相撞。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时计划

班级

六年级

学生数

40

执教教师

王浚

日期

2022.4

 

教学

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课次

1-1

 

教学

目标

1. 学生知道双手传接球的正确动作姿势,能记住传球的重点是手腕的抖动与下肢蹬地的结合

2. 80%以上的同学能够规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并行进间做出传球和接球动作

3.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4. 

重难

重点:手腕后屈 向前跨步蹬地传球,接球后引缓冲

难点:动作衔接流畅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

二次备课

 

 

 

7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原地四面转法

3.热身慢跑(绕操场进行脚步练习+慢跑)

3.1压手指(呈金字塔型五指下压)

3.2手肘下压拉伸

3.3脚尖拉伸

3.4手抱脚踝拉伸

 

 

 

1. 静、齐、快

 

2.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3.动作标准自然

 

 

 

 

 

 

 

 

 

 

1.四列横队

 

2. 四列横队

3. 体操队形

 

 

 

 

 

 

 

 

 

1

 

1

1

 

 

 

 

 

 

 

 

 

1’

 

1’

5’

 

 

 

 

 

 

 

 

 

 

 

 

 

28

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1跟篮球做朋友(球性练习)

1.1.1左右手低运球练习

1.1.2左右手高运球练习

1.1.3双手运球

 

 

 

1.2传球体验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进行传球)

 

 

 

 

 

1.3原地模仿传接球练习(无球练习)

 

 

 

 

 

 

1.4原地传接球练习(有球练习)

 

 

 

 

 

 

 

1.4.1一定距离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4.2结合蹬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1.4.3左右手高低运球10次+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2.篮球体能练习

2.1.篮球场折返跑练习

 

 

 

 

 

 

1.1跟随教师进行运球,能够眼看前方,不低头运球

 

 

 

 

 

1.2保持好距离,让学生自由发挥传球,并进行提问

 

 

 

 

 

1.3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要求蹬地伸臂,手指拨球,上下肢协调配合

 

 

 

 

 

1.4保持好距离,原地练习传接球,教师巡视指导

 

 

 

 

 

 

 

1.4.1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1.4.2要求动作节奏流畅,迎球积极,上下肢协调

 

 

 

 

1.4.3动作标准,能做到运球时不掉球+上下肢协调

 

 

 

 

2.1到终点要摸地,回来与同学击掌

 

 

 

 

1.1四列横队

 

 

 

 

 

 

1.2四列横队

 

 

 

 

 

 

 

1.3四列横队

 

 

 

 

 

 

1.4散点

 

 

 

 

 

 

 

 

1.4.1散点

 

 

 

 

1.4.2散点

 

 

 

 

 

1.4.3散点

 

 

 

 

 

2.1四路纵队

 

 

 

 

1

 

 

 

 

 

 

1

 

 

 

 

 

 

 

5

 

 

 

 

 

 

20

 

 

 

 

 

 

 

 

15

 

 

 

 

10

 

 

 

 

 

2

 

 

 

 

 

1

 

 

 

 

5’

 

 

 

 

 

 

1’

 

 

 

 

 

 

 

2’

 

 

 

 

 

 

5’

 

 

 

 

 

 

 

 

3’

 

 

 

 

5’

 

 

 

 

 

5’

 

 

 

 

 

2’

 

 

 

 

5

1. 放松练习

2. 小结养成教育

1. 充分放松

2. 积极回收器材

1.体操队形

2

5

 

场地器材

操场、篮球若干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