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养生疗疾话蜂蜜

标签:
健康蜂蜜糖尿病患者果糖秋季 |
俗话说“秋天进补,春天打虎”,可见秋天是一年中最适合养生疗疾的好季节。夏天过后,进入了秋季,人体内“营养库”的储存经过夏季的消耗有待补充,
食用油菜蜂蜜调理肠胃
入秋后,气候变化及昼夜温差悬殊较大。中医认为秋,四气为燥,五行为金,五脏为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固秋天易患感冒,肠炎等疾病。西医则认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使起抵抗力及适应性随之降低。天气转凉,食欲旺盛,使胃和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尤其是原来患有胃病的病人秋季很容易复发。那么,每天早晚多喝蜂蜜,这既是补充人体营养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抵抗胃肠疾病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临床学家已经证明蜂蜜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作用,试用蜂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蜂蜜能使胃痛和胃灼烧感消失、红血球和血红蛋白数量升高、体重增加,并能使胃液酸度正常,以及神经糸统兴奋性降低等效应。
我国中医很早就认为,蜂蜜能滑润胃肠,作为治疗便秘的良药。因此,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老人和孕妇便秘、儿童性痢疾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食用洋槐蜂蜜调节血糖
蜂蜜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天然食品,它更是秋季很好的时令保健品,蜂蜜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尤其主要成分是单糖,这些单糖都是能量的直接来源,又含有多种多样的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各种酶类,因此蜂蜜具备了人们直接饮用的基本营养素,对糖尿病人也很有益处,同时,它还能有效的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由于蜂蜜中含有比较高的果糖,一股果糖含量为40%左右。因为果糖较葡萄更能为糖尿病患者所接受,果糖不受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所以果糖作为糖尿病人利用能量的源泉,可以降低致命性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人们普遍认为蜂蜜具有高糖含量,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食品。然而,这是在蜂蜜和糖尿病的深入研究不够的情况下产生的先人之见。据韩国蜂疗保健研究会高相基研究,对25名糖尿病患者和2名正常人为对象,服白糖后按时间测试血糖作比较。实验结果:服白糖的糖尿病患者和一般情况一样,摄取糖后上升的血糖值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下降,持续性高血糖。而服用蜂蜜的糖尿病患者,则在服用后血糖短暂上升,不到几分钟开始下降,半~1小时后恢复到服用蜂蜜前的血糖值,2小时后恢复到正常值,服蜂蜜的糖尿病患者对血糖增加的趋势和正常人类似。由此可见,蜂蜜中的葡萄塘和果糖不造成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值的持续危险,相反,能供给营养和能量。
食用枇杷蜂蜜抵抗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因为肺脏直接与大气相通,且和皮肤和大肠有密切的关系。冷空气到来后,极易剌激吸吸系统,加上抵抗力减弱,就给病然微生物以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或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鼻炎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临床观察证实,蜂蜜不但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病、而且还可以治疗肺结核病。蜂蜜具有润肺功能,肺结核病人服用蜂蜜后,体重增加,咳嗽症状明显减轻、血红蛋白增加,血沉减慢。实验说明,这是由于蜂蜜中具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以及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物质、增加了体内营养供应,互补了体内的新陈代谢的物质,加强了人体的抵抗力,加快了有机体的恢复,使支气管哮喘病和肺结核病得到减轻和恢复。
食用枣花蜂蜜保护心脏及神经系统
秋季极易导致人体血管壁小幅度收缩,血管变脆。这对于健康人来说没有影响,但对于心血管病患和神经系统疾病人来说,本身的血管堵塞、血压偏高再加上血管壁的收缩,危险系数直线上升。据悉,秋季历来是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动脉硬化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高发期。
根据文献介绍,蜂蜜对心血管病者有好处,主要是蜂蜜能营养心肌和改善心肌的代谢。蜂蜜能扩张冠状血管,所以蜂蜜也能治疗心绞痛。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酶类,对肝脏功能也有良好作用。蜂蜜中富含葡萄、维生素以及磷钙等,也能滋补神经组织,使人体有安眠、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作用,使病人睡眠良好,记忆力加强、体重增加,体力得到改善。
此外,蜂蜜还能防治皮肤病、眼睛疾病以及过敏性皮炎、湿疹、烧伤、褥疮性溃疡等疾病。尤其是内服外敷,养颜美容,效果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