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的说说拉伸活动

(2014-08-27 18:59:44)
标签:

杂谈

拉伸一门学问,拉伸也是一门技巧

要想合理的学习拉伸,必须具备简单的人体知识。就像你不会咀嚼,再好的饭菜也会给你带来不适。

从专业角度讲,拉伸可以让专业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可以让喜欢运动的人提高运动效能,同时可以减少损伤,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减轻很多因为运动所带来的一些肌肉酸痛。

运动范围增加

拉伸的本质就是对肌肉的一种牵拉,比如你把一条腿放在椅子上,然后通过调节躯干向前的角度,让你大腿后侧肌群得到有效的牵拉。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从表面看,是将你的肌肉拉长,其实这种拉伸同时也在增加你的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是运动系统3大宝之一,另外2宝是骨骼和肌肉,关节是运动枢纽,是运动的中转站。如果关节活动范围增加,所带来的有益效应就是增加肢体的移动距离,而不会造成肌肉、肌腱或韧带的拉伤。而现在有很多人,包括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一些健身和瑜伽教练,肌肉和肌腱的关系还分不清,作用还云里雾里,还在侃侃而谈拉伸韧带的益处,导致很多懵懵懂懂的学员损伤不断,叫苦连天,花钱买罪受。

我们以瑜伽体式---站立前弯式为例

该体式中,髋关节弯曲的越少,脊柱前弯的概率就会越大,而有一些习练者,为了达到躯干能够沉下去,往往以腰部来代偿完成该体式。从而造成腰部筋膜的过度负荷,腰痛产生。

其中有一个原因:你大腿后群的肌肉(腘绳肌)没有得到充分的拉伸,从而导致髋关节周边的屈髋肌肉变得异常紧张,并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常此错误习练就会导致髋关节周围出现疼痛,甚至会出现,一旦做该体式就会导致股骨头好像必须得不正常的动一下,你才能将躯干沉下去。

人体是什么?

它是一个你习练的切入点是正确的,那么就是良性循环;如果你习练切入点是错误的,那么就是恶性循环。无论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都是连带性的。周围的组织结构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

懂得上边的例子,就明白腘绳肌的拉伸,会让腿部的肌肉灵活性增高,连带效应就是运动幅度加大,而且不容易发生肌肉组织拉伤和损伤。

对于肌肉的合理拉伸,并不是让其真正变长

而是让其富有更好的弹性和伸缩性,而且会让你的关节更加稳定。如果满足上述条件之后,你的运动舒适感就会明显增加,这才是运动改变心态,减压的真谛。

一些想说的话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运动,也没有完美的训练方法,基于现在的研究,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谈论一些训练的方法、训练的时间和训练的强度。

真正的科学,很难说你的研究就是对的,他的研究就是错的,因为只要受过正规科研训练的人,他们在实验的设计、实施和角度方面都会出现差异,结果自然不同。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总会有一个切入点最正确。我喜欢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但我极其反感患有科学精神病的人。科学属于百家争鸣,不能因为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就是我错,而非得顺从你的想法,这是流氓思维,不是科学思维。

在这里我不想和一些反瑜伽的人士争辩。瑜伽的好与坏,就像你的孩子,如果你让她学舞蹈,在劈腿,后弯之类的姿势时,你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你是否考虑过,孩子的舞蹈老师是否具备一定运动拉伸常识和人体肌肉的运动原理?你是否考虑过,全球2千万瑜伽习练者都是萨比吗?

内心的阴暗,只能让一些人以给别人扣大帽子,带有侮辱性的词汇来去证明自己的明智,想一想都觉得你很可怜,而这类人要好好想一想,你只不过是用一个网名来进行网络泼粪的精神病。

凡事都有规则,运动也不例外

当你翻开和运动相关的教材、文献、专著都会提及到活动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就像医生给患者手术,必须具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权衡之后才可以实行手术方案。所以力量训练也好,拉伸也好,我们都要懂得人体解剖学的原理(一些喷子根本就不懂解剖学在训练中的意义,就像一个人知道做米饭要加水,就以为自己会做米饭了,滑天下之大稽)

有些损伤,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如出现周围性疲劳或中枢性疲劳、方法不得当、自我随意性、自我主观性、不着调的教练(那是学员的恶梦)都是发生损伤的一些常见原因。

拉伸训练也是一样,用好了你会受益,用不好你会损伤,这就是辩证的看问题,绝对化的东西尽可能的要自己学会明辨是非。就像吃饭,你从小就开始训练,等你长大之后,这项吃饭的看家本领,以为自己轻车熟路,但因为吃饭把食物卡在食管的病例、出现呛咳把食物从鼻孔逼出的事例,可能就曾经发生在你自己的身上,所以运动不要掉以轻心,就算你已经很娴熟。

瑜伽和拉伸的关系

瑜伽是一项运动、太极是一项运动、跑步是一项运动、抻懒腰也是一项运动。抻懒腰你为什么舒服?因为你的躯干肌群在得到有效的拉伸。

但如果你因为抻懒腰,把腰部给扭伤了,那么你是否会认为抻懒腰是一项不好的运动呢?如果因为你跑步摔倒了,把自己的牙齿给磕掉了,那么跑步是不是就变成了一项不好的运动呢?所以,运动没有什么好与坏的差别,只有使用运动的人和一些偶然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是概率的问题,也是科学的问题。

只要适合个人的需求、适宜的拉伸活动才是合理的,可操作性才是合理的。因为个体差异比较大,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教练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人类大腿后群的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个体长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做直立前弯体式,让每一个学员都要把膝关节伸直,那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合理的考量和规范是必须要思考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比如肩部有损伤的人,你让他去做俯卧撑和自由游,那是火上浇油,不是雪中送炭,因为俯卧撑这个动作需要调动肩部大量的肌肉,来稳定肩胛骨紧贴胸廓;而自由游,涉及到一个非常常见的投掷运动形式,这需要强大的肩部和臂部肌肉来进行共同调控。

但你让一个没有肩部损伤的人,去做俯卧撑、平板支撑、自由游就是一项好的运动。所以,理性思维是专业化生存的根本。

瑜伽和拉伸的关系,就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深层看问题,瑜伽的很多体式都是拉伸运动,所以拉伸活动的形式和对象决定了拉伸的安全性或者“无效损害”(没有效果,反而损伤),所以基于个体化的教学是最有效的(这种方式在业内称为“私教”)。如果你把一种特定的拉伸活动,人为的分为3、6、9等,其实是比较愚蠢,也是危险的。

比如瑜伽后弯的体式,如果没有胸廓肋间肌强有力的拉伸、没有腹肌的拉伸和力量拮抗、没有股四头肌的拉伸、没有髂腰肌的力量支撑,你直接后弯,那是危险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即使建立起这些肌群的力量和良好的弹性,那么也要在专业的指导下,循序渐进。

如果不经过任何考量,就给一个拉伸运动,贴上完美的标签,也会让一些不明所以的人,感受到拉伸就是可以随时随地任意的拉伸,这也是不好的。(未完待续,转载请注明@李哲教你学解剖,请自重)

以下是我的网络课程宣传,直接略掉即可!

@李哲教你学解剖 的网络课程《人体功能解剖学》和《脊柱功能解剖学》主要针对瑜伽和健身领域的人士开设,每门课程售价2500元,包括30小时的课程视频和30个小时的高清录音。如果您真想系统性的提高自己对于真正人体科学的认知,请发邮件至lizhegdmc@vip.163.com 我将提供第一次课程的视频和音频供您试听。如果您诚意购买,我将为您提供私人微信全程答疑解惑知识型服务。

后续课程《拉伸解剖学》和《筋膜解剖学》即将开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