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感冒、发烧、咳嗽、嗓子痛,拉肚子(或上吐下泄)。。。怎么办??
(2013-12-04 13:03:08)
标签:
转载 |
很多时候都被问及我感冒发烧了怎么办,我咳嗽怎么办,我拉肚子怎么办,我便秘怎么办。。。。一系例的问题。现在我就把常见的一些病的一些简单的在家的处理方法归纳一下。一次不一定能说全,以后想到了会陆续的补充进来。
一、感冒及发烧
感冒后无论你发烧与否,下面的方法都适用。在此强调一下,下面的方法都是补阳去寒的,所以对风寒感冒无汗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是其它类型的感冒,另当别论。感冒初起都适用。并且,有可能你用了下面的方法后,体温会有一个上升的阶段,不要担心,最好先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以免发烧,特别高热时会心里没底害怕,以至于再用错误的方法伤害身体。
1、姜枣汤。
这一定是个首选项。姜可以用到150克--200克,枣20枚左右,掰开。一起煮20分钟,兑入红糖适量。渴了就喝这个。喝完盖被适当取汗,汗不要太过,微汗即可。
2、泡脚。
热水泡脚、手、臂。泡完可以涌泉穴贴丁桂粉。然后盖被适当取汗。感冒发烧时可以煮艾叶水泡脚,但最多只能连续用三次,多了伤阳气。之后可以继续白水或姜水泡脚。
3、丁桂粉。
如上所说。
4、大椎穴。
这个穴位可以刮痧、拔罐、艾灸。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方法。
5、刮痧、拔罐
也可以在后背整个督脉拔罐或是督脉两侧的膀胱经上刮痧
6、收阴法。参见下面附的博文地址。
7、葱白豆豉汤
用葱的白头七八根,以刀柄捣碎,加豆豉一撮,用水煮开,趁热进饮一大杯后,覆被而眠,即能出汗,表解风邪,通体舒畅。
豆豉分三种,杂货店中出售的黑色的全是咸豆豉,有一种黄色的叫做面豉,药材铺出售的名为淡豆豉。此汤所用的是指黑色的咸豆豉,大约连吃两次之后,汗涕甚多,风寒即可发散。假使吃后汗涕不多,可改用淡豆豉四钱煲汤,务必至汗出涕流,鼻部黏膜温暖为止。
我去年一年没吃一粒感冒药,每次一发现不对劲有症状就立即一杯接一杯的灌白开水,次次见效(一般我感冒最初的症候是喉咙不舒服)。最严重的一次头痛、发冷、无力、腰酸、不记得有没有流鼻水了,星星推荐我喝的葱白豆食水,一碗见效,嘿嘿,现在印象还特别深刻。
——这是群友的经验,补充进来。(2011。3。10)
注意事项:
1、感冒时并不是越多的喝水越好。有的人不想喝,哪怕是渴也不想喝,这样就更不要强求的多喝水。这种情况是有水饮在体内滞留,本来现在就水不化气,你再多喝进去那么多水,体内运化不了这些水,就会更加重水饮的情况。喝水也要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而不能一气喝一大杯。
2、饮食一定要清淡。一般感冒了都会觉得没胃口。其实,这是身体的聪明之处。感冒时正气(阳气)会聚于体表去驱邪(所以才会体现出感冒的那些症状),内里空虚,也就是胃气弱。那么此时,你多食或吃味厚重的(味厚属阴)和肉蛋奶等不好消化或寒凉的饮食,会加重病情的。
特别是发烧的时候,最好就是白米粥,可以小量有点咸菜。等发烧退了,感冒差不多好了,随着胃气的恢复,也就是胃口慢慢的好起来,再适量的多吃一点。
3、要多休息。感冒时一定不能劳累,多休息,多睡觉。给身体以恢复元气的时间。特别是晚上一定要早睡。
可参考博文:
二、咳嗽
一般感冒都会伴有咳嗽,特别是感冒后期,觉得感冒症状消失了,但还会咳嗽上几天。这是因为你的寒气和痰一类的东西还没有排净,那么,身体就要靠咳嗽来把它排出来。此时,最好不要乱用一些止咳药强制的止咳。
正好这几天看岳美中的《论医集》,看到上面有一段关于咳嗽的论述,摘录如下——
张景岳云:“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凡痰饮咳嗽,不可盲目止咳,见咳止咳乃庸工。咳嗽乃病之反应,从人体保护自身,清除病理产物角度看,咳非歹象。
下面介绍几种排病止咳的方法,大家根据情况选用。
1、推经渠穴。这个穴由里向外推。也就是做与手臂垂直的横向动作。这个不论风寒或风热的咳嗽都管用。
2、按太渊穴。我的经验是这个效果比第一种来的快。
3、拔罐、刮痧、艾灸。拔罐最好用火罐,如果不会火罐用真空罐也行。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定喘穴(单穴)、肺俞穴和肺底(这个是经验点,大约就在肺子最下端那里)。
4、煮生甘草水。抓上一小把生甘草,放适量的水,煮个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水不用一次煮太多,可以喝完再煮。
5、姜枣汤。姜枣汤补阳去寒,也可以用。还有泡脚、丁桂粉都可以辅助治疗。
三、嗓子痛
1、少商穴刺血。可以选择大拇指甲外侧中间那里(其实是中商穴,我每次用这里比较好用,也好操作,少商穴那里肉少,下面就骨头,我没用过。)用三棱针刺一下,挤出点血就可以。
2、张钊汉的原始点推拿方法里面的头部治疗方法。
3、煮生甘草水。
4、揪嗓子的方法。也就是脖子的前面及左右两侧(也可只中间),食指和中指弯曲,沾上凉水,用其关节处用力揪,会出现紫或紫黑的瘀血,有时候还会出紫泡。这个方法对于嗓子痛和因嗓子(扁桃体)发炎而高烧的情况非常好用。直接把郁火散了。注意这个方法挺痛,还要连续揪,一但停下来再揪就会更痛,揪的越狠越好,火才能出的彻底,好的才会更快。
可参考博文:
四、拉肚子(包括恶心、上吐下泄)
这种情况一般是气机上逆(恶心和呕吐)和受了寒凉所引起的。所以降气和去寒的各种方法同样有效。
1、最好用的首推丁桂粉了。可以吃一勺粉,再用粉贴敷肚脐和双足涌泉穴。如果是小儿,吃的粉可以少一点。没准备下丁桂粉或配药已经不方便了,那么可以直接去药店买成药丁桂儿脐贴来用。
2、姜枣汤。
3、张钊汉方法。在后背找痛点按揉。
4、热脐法。这个就是设法让肚脐受热,可以加中脘。用艾灸的方法比较好。如果当时手边没有艾条,可以用手心来捂,这个我试过,一点药没吃,硬给捂过来了。最好不要用热水袋、随身灸之类的代替艾条和手。它们有其形无其质。如果你真的很懒,那就用吧。。。
5、收阴法。参见上面博文。
6、单纯拉肚子,用杨奕老师的方法,就是后脚跟赤白肉分界处正中偏里那里。可以找一下,很痛。然后找个类似于木棍的东西敲击。有群友用了,效果很好。取双侧。
7、天枢穴是对便秘和拉肚子双向调节的,可以点按天枢穴。
8、脚背上有个止泻点,大家可以百度搜一下具体位置。
可参考博文:
五、高血压
1、吴茱萸粉用米醋调后外敷双脚涌泉。开始要连续贴二天二宿,之后可以每天晚上贴,早上拿下来。
2、张钊汉原始点推拿方法的头部按摩方法。每天早上做。
3、先跪膝再金鸡独立。跪膝也就是跪着。可以先做这个,再做金鸡独立,也可以只做金鸡独立。也就是闭眼单腿站立,双手自然垂直。这个关键是闭眼。两只脚换着做。
4、中药茶饮。平时可以用桂圆、大枣、核桃、枸杞、山楂、生姜泡水代茶饮,这个可以当做降压的辅助疗法。加当归和党参可补气血,脾胃不好还可以加山药和陈皮。也可以分开泡。前一种比较滋润,后一种山药和陈皮重点调脾胃。如果感觉体寒怕冷或胃寒,也可以切几片姜加枣和红糖泡服代茶饮,都比喝白水有营养。
5、耳尖放血。这个方法是个常用方法,并且很受推崇,但不是个个或回回有效,大家可结合多种方法用。我给老公用就不太见效,只有一回还可以。
可参考博文:
上面的方法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用过的,还有就是群友用了比较好的方法,我总结出来,朋友们可以参考,如果需要更多方法可以在网上搜,每一种病都会有N多方法的。关于失眠和高血压,我也整理了一部分方法,可以在博客上找一下。
暂时先弄这些,如果再有什么有效的好方法,或再归纳后,我会继续补充上来的。
2011。2。7
其它相关博文:
现在感冒、发烧、咳嗽等有了更简单更方便的方法——无忧散。
201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