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漢語字的本義大全【古代汉字本义大全】

(2020-09-04 12:56:48)
标签:

文化

古代汉字

本义大全

分类: 古文国学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我们所指的词的本义,并不一定就是这个词的原始意义。这是因为汉语的历史悠久,而记录汉语的汉字才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口语中的词自然也有一个本义的问题,但那个时候的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考证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本义是指由汉字的结构形体扫显示出来的而且必须有古文字材料能够证明的意义。只有这样的意义,我们才能称之为本义。

另外,词的常用义并不一定就是词的本义。如:“天”字,很多人认为“天”的本义就是“天地”的“天”,上古的文献也大都用的这个意义,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天:本义是指头顶。《说文》“天,颠也。”章炳麟《小学答问》“天即颠耳。”

《周易·睽》“其人天且劓。”天:一种京凿头顶的刑罚。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这个敢于反抗上帝的英雄,因为“帝断其首”,所以叫做“刑天。”陶渊明《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即咏此事。

以下是常用字的本义集锦

1.干:一種防身的作戰武器,即盾牌。干戈連用,可以泛指作戰武器,也可以代兵事,戰爭,衝撞,觸犯,冒犯的意思。干行指衝撞軍列。干,引申為追求,求取,特指向統治階級出肢I策,以求祿位。干,引申為幹預,乾的假借字。

2.極:房屋的正樑。北極星。最高的地位,最高準則,標準,極點,邊際,盡頭。用作動詞:達到極點,窮盡的意思。極目就是窮盡其視力,即放眼望去。用作形容詞:最高明的,最遠的,達到極點。用作副詞:非常的,最的意思。

3.天:人的頭頂。又叫頭,頂。又指天帝,上天。凡自然生成的事物叫“天”。萬物天為大,所以引申指頭等大事。頭頂上刺鑿塗黑的黥刑也叫“天”。或以為把頭髮剃掉叫“天”。

4.道:供行走的道路。(形聲)途徑,方法,規律,道理,思想學說,政治主張,理想,志向,美好的道德,符合倫理要求的所謂政治局面,引導,暢通,述說。

5.過:走過,經過。(形聲) 引申為超過,勝過,過分,太甚,過失,過錯。動詞,犯過錯,犯錯誤,責備,批評,過訪,拜訪的意思。

6.責:債款,債務。(形聲) 引申有索取,要求,責令,責問,責備,審問,責罰,責任,職責。

7.誅:以言語批評,譴責人。(形聲)引申為聲討,討伐,要求,索取,治罪,懲處,殺戮,消滅。誅有求取之義,所以誅求連文,誅伐同義連文,誅罰同義連文,誅殺,誅戮,誅滅同義連文。

8. 飯:吃()。用於吃義,只限於吃飯。用於名詞,起初只指穀類,熟食,泛指飯食是後起義。飯本來是動詞,名詞飯是由動詞飯派生出來的。

9.發:把箭發射出去。發出,產生,興起。出發,使出發,派遣。打開,開掘,開導,啟發,揭示,闡發顯露,表現出,暴露,敗露,揭露,表達,抒發,傳佈。

10.至:到 到某時,表示達到最高職位,極,非常。

11.遇:碰到,不期而遇。 接觸,知遇,遇合。

12.乘:升登,上。特指上車,乘車,駕車,乘船,借助,利用趁機會。(Sheng四聲),兵車,兵車單位。

13.先:前進,走在前面。先做某事,帶頭,做出表率。又表動作行為發生在他人他事之前,多作狀詞,形容詞,表先前的,先代的,用於人時通常表示已故的。

14.後:走在後面,落在後面。引申為時間,位置,次序等在後。(1)動詞:1位置和次序排在後面。2延後,推後。(2)表示動作行為發生在他人他事之後。(3)形容詞,位置,時間或次序在後的。(4)表時間,在┅┅之後。(5)名詞:後代,子孫。在古代“後”與“后”是兩個不同的字。

15.與:賜予,施予。 附和,親附,贊評,稱道,虛化為介詞,跟,同。

16.造:到某地去。 到,造訪,拜訪,達到某一境界。

17.去:離開, 距離,除去,廢除,死亡的委婉語,離開與靠攏意思相反。所以古代“去就”對文,離開與留下意思相反,所以古代“去留”對文。

18.解:分解,指分解動物的骨肉肢體。(會意)特指對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罰,解除軍事包圍,解除戰爭。打開,開放,破碎,離散,分析,解釋。懈怠,鬆弛,這個意義後寫作“懈”。

19.讀:解釋,闡發文字語句的意義。 解釋闡發文字語句的意義,閱讀,誦讀,指文章裏一句話的中間在誦讀時需要稍稍停頓的地方,即“句讀”讀 (dou四聲)

20.適:到(某地)去。(形聲) 與嫡,謫互相通假,古書“適”讀(kuo四聲)主要用於人名。

21.舉:用兩手把東西舉起來。(形聲)特指鳥抬起翅膀起飛,飛動,捧著,提起,舉出,提出,拔取,佔領,推舉,選舉,檢舉,舉報,做,舉動,發動,拿出發動,整個拿出,全部發動,包舉,窮盡,形容詞用整個的意思。

22.利:刀劍銳利,刀口快。 迅速,敏捷,順利,方便,利益,好處,特指功名利祿,重要的,精良的,要害的,富有,豐饒。

23.謝:向人認錯道歉。(形聲) 用言辭委婉地推辭拒絕,告訴,言辭相問候,對別人的贈予或幫助表示感謝,衰退,消亡,草木凋謝。

24.信:言語真實,不虛偽。(會意)忠眨實,真實,確鑿可信,實踐諾言,守信用,相信,信任,信奉,果真,的確信約,盟約,可作憑信的物件,符信,指特有信物的外交使臣,傳送書信的人,信件,書信。假借為“伸”字,在先秦時書信用書不用信。

25.實:財物糧食充足,富有。 財貨,物資,實利,充實,充滿,實際內容,實際情況,招膶嵰猓艺。副詞:實在,確實,果實,穀物。

26.眨盒囊庹鎿矗芍詰吹乃枷敫星椤 真實可信,實在,的確。

27.理:治玉,即把玉從石中加工出來。(形聲)對國家,對事物的治理,管理,指治理獄訟的法官。紋理,條理,情理,道理,規律,治理很好,井然有條理秩序,天下太平,與“亂”相對。動詞是治理的意思。為形容詞,治理的好。

28.特:雄性的馬。 突出,特別,單獨,單單。副詞:僅僅,只不過。

29.徒:徒步而行。(形聲)步兵。“師徒”連用,泛指軍隊。同一學派,同一政治主張的人,或同一集團,同一類的人,徒党,同伴,手下的人,門徒,弟子,服勞役的人,空白的,徒然而無效果。

30.趣:疾速地朝著某一方向奔去。 疾速,緊迫,即趕快,立即,催促,督促,歸向某一方面,傾向於某種情況,旨趣,意向,情趣,興趣。

31.都:人民聚居的城邑。 邦國的都城,城市,建都的意義。動詞,聚集,匯總,總是,完全。

32.羹:煮熟的帶汁的肉。指煮熟的野菜,湯。

33.舍:放置,安放。棄置不用,留置待用,存留,留著生命不殺,安身止息,特指軍隊住下來,外住宿的處所也叫“舍”。軍隊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約三十裏)也叫“舍”。

34.問:詢問 訪問,責問,慰問,問候,問訊,音訊。

35.田:農田 打獵

36.隊:墜落。 隊列,軍隊編制單位。

37.慢:輕慢,對人對事態度輕浮傲慢。(形聲) 怠慢,表示不及時,遲了,緩慢。

38.所:表示處所。處所,場所,乖於說“地方”,進一步虛化,成為特殊的代詞,表示約數。讀xu(三聲)

39.斃:表示向前倒下。 死

40.示:代表祖先神靈的神主。(形聲) 讓人看,顯示。

41.險:地勢高低懸殊。偏重于指高,地勢險峻,危險,情勢傾危,危險,有時指地勢不平,防禦工事,險惡。

42.識:記錄下來作為標誌。(形聲)用以記住,知道,認識。

43.敗:毀壞 軍隊被摧毀擊破,摧毀敵軍,事情沒有辦成,魚肉腐壞也叫“敗”

44.病:人體有生理上的疾病,多指重病,名詞。(形聲)動詞,有病,得重病,因勞累而精神極度疲困,生理上處於不正常狀態,也叫病。因饑餓而生理受到損傷,身體受傷,傷得很重,也叫病,毛病,弊端,困難,不利,用作使動“使┅┅生病”“使┅┅困苦”以意動為苦,憂慮,擔心。

45.定:安定。 平定,確定,決定,止息,停止,固定。

46.幣:用於饋贈或獻神的繒帛。(形聲)凡用作禮物(包括敬神)的皮,帛,玉,禽等也統稱為幣,儲候之間貢納的財物也叫幣,泛指財物,近代以後,幣才主要用於錢。

47.賄:財物。(形聲) 贈送財物,為了友好而公開的送禮,引申指賄賂,即為了某種不正當的目的而送錢財,常用為動詞。

48.貳:一分為二。從貝大約取意於財物的分半。(形聲)分開,離心,離德也叫貳,不同心,背離,分離,背叛,原物的複製品,仿造品也叫貳,事物不統一也叫貳。

49.壞:建築之類毀壞。(形聲)事物的毀壞,敗壞,生物受到損傷,軍隊潰敗。古書中沒有現代不好的意思,破壞。

50.務:致力,從事。(形聲)所致力的事情,事務。副詞:一定,務必,力求。

51、 倫;人的輩分

52、作:(由跪坐而)站起來指人起身。引申指起來,開始工作,泛指興起。引申指生出,長出來,創制,發明,做,作為,泛指從事某種行為,活動。唐宋期,作有像,似的意義。

53、 好:女子長得美好

54、相:視察仔細看,審察。引申為:(1)相貌。(2)觀測人的形貌來推測命摺1扶肋,輔佐,對特指扶肋盲人(動詞)或扶助盲人的人。2輔助君主掌官吏。3作某國或某人的相,作相。4贊禮者,主持禮節儀式的人,以上讀xiang(四聲),用作副詞讀一聲。Xiang(一聲)a.互相,也表示相與,一起,共同。B.表示動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而不是相互施受。

55、 脫:消瘦

56、 述:照著樣走

58、 新:伐木

59、 航:渡河

60、 莫:昏暮

61、 然:燃燒

62、 其:畚箕

63、 乎:呼叫

64、 午:搗臼的棒槌

66、 夫:男子

67、 烏:鳥名

68、 汝:水名

69、 則:法則,效法

71、戚:一種斧頭類武器

72、 采:採摘(會意)摘取,引申為採納,擇取,也表示多色的絲織品,引申為彩色。

73、 州:水中的陸地

74、取:獲取

75、 齊:齊平

76、 謗:在背後(從旁)公開地議論或批評某人的短處(形聲,會意)譭謗。

77、言:說,說話談論,議論,說出的話,即言語,言論,一句話或一個字也稱為一言。

78、聽:用耳聽取聲音聽從,治理,處理,即聽取各方意見並作出裁決。

79、 成:完成,成就成功,成為。特指成盟,講和。

80、禽:捕獲鳥獸捕獲別的對象也叫禽.引申為鳥類,鳥獸。

81、履:踩,踐踏鞋子。戰國以前,履一般只作動詞,沒有鞋子的意思,一般用履稱鞋子,腳踏在鞋子上 也稱履,即穿(鞋)。

82、張:給弓安上弦(形聲)開弓,拉弓,緊張,把弓拉開叫張,把網,幃,帳等展開張掛起來也可以叫張。設置,陳設,擴展,張大,振奮,幃帳。又引申為單位詞。

83、數:計算,動詞(形聲)(shu三聲)列舉,責備。(shu四聲)技藝,多指博弈之類,術數,占卜,命撸瑪的浚瑪盗浚~。多次(shuo四聲)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又引申為“密”與“疏”,相對,讀cu四聲)。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幾”。

84、 資:錢財(形聲)積蓄,依靠,憑藉,資歷,資格,條件,資助,資質,天性。

85、給:衣食豐足,富裕使┅┅豐足,即充足的供應,供給,賜予,給予,在上古漢語裏,給予只用“與”“予” 表達,不用給,在供應,供給的意義上,“給”和“供”是近義詞,“給”是充足的供應給,“供”卻不一定充足。

86、約:用繩索捆縛,套(形聲)也可以是用別的東西套上,約束,限制,節約,節儉,訂立,盟約,約會。副詞,表估計或推測,即大約,估計也就是沒有把握的約定。

87、 驅:策馬前進(形聲)驅趕,驅逐,逼迫,迫使。

88、之:“到……去”,往。動詞假借為代詞,作賓語,作定語,複指前置的賓語,假借連詞,位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略同於現代漢語“的”,位於主語和謂語之間,使句子片語化。

89、 被:睡眠蓋身的被子覆蓋,披覆,長髮不束而覆在肩背上也叫“被”。某一事加在另一事物之上也叫“被”。引申為,及,到,遭到。

90、稱:稱量物體的重量借為“ ”,義為舉起,揚起,發起,舉事,舉用,稱引,又為稱為,稱呼,稱揚,稱頌。

91、期:限定的時間,即期限(形聲)限度 ,約定時間見面,即約會。期望,一周(年,月)的意義,讀作(ji一聲)這個意義又寫作“ ”。

92、北:背離背棄,背叛,敗北逃跑,又指敗逃的軍隊,作為方位名詞,在北方。

93、宮:住宅,房屋秦漢以來,“宮”專指帝王所住的房屋,宮殿,宮也用來指宗廟,佛寺,道觀等莊嚴,宏偉的建築,還有兩個常用意義:(1)我國古代音樂中的五聲之一,即五個音節,宮商角(jue二聲)徵(zhi三聲)羽。(2)古代五刑之一,即閹割之刑。

94、 綱:網上的總繩

95、鄙:邊邑引申郊野,鄙陋,溌澅桑伤祝勺鳛楸陕x還可以用於謙稱,如:“鄙人。鄙夫”等。但古代“鄙”沒有現代的惡劣,不道德(卑鄙)義。

97、 斷:砍斷

98、 奮:鳥展翅

99、 年:收成,穀熟。(形聲)穀熟,穀物豐收。引申為年月的年,又為人的歲數,年齡。

100、陵:大土山

101、 危:陡峭,高峻

102、 防:堤壩

104、及:追趕上,抓住達到(某一地點,時間或某種程度),涉及,連及,虛經為“和”“與”介詞或連詞,引申為比得上。

105、奉:兩手恭敬的捧著進獻,給予,供養,供給,俸祿,持,拿,輔助,擁戴,表敬言的副詞,奉告,奉陪,奉勸等。

106、勝:有能力承擔(形聲)引申為禁受得起,勝任。引申為盡,形容詞,以上讀 sheng一聲。打勝仗,動詞與敗,負相對,勝利(名詞),(sheng四聲)勝過,優美的,卓越的,(形容詞)優美的山水或古跡。

107、 具:設食,準備酒席飯食,設置,備辦,具有,完備(形容詞)。虛化為副詞:全部,一五一十地。名詞: 用具,器具,才具。

108、俱:一起做某件事一起,一同(副詞)全,都(副詞)。

109、習:鳥類反復地試飛反復練習,鑽研,熟練,通曉,常常,經常,習慣(習慣指人們在長時間裏逐漸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或社會風俗。)

110、鄉:用酒食款待別人(xiang三聲)“嚮”的古字。引申為,面對說,朝著。讀(xiang四聲),後寫“向”,又引申為方向,名詞。後寫“向”,趨向,嚮往。作時間名詞,指先前,過去,又為古代基層行政區或名稱,讀(xiang一聲),引申為鄉村,家鄉。

111、封:給樹木培土把土堆起來築墳,古代帝王在泰山上堆土築壇天的活動也叫封。引申為厚的意義,大的意義,邊界的意義。帝王畫出一塊土地賜給臣子也叫封,引申為封閉。

112、 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中間有通道指一般的城樓,朝廷,豁口,空隙,缺點,缺漏,又讀(jue二聲),通“掘”

113、乳:人或鳥的生育,動詞乳房或乳汁。引申為其他動物的生育。形容詞,初生的,年幼的,指哺乳期間的動物。

114、朝:早晨早晨省視,問安(向父母或君主)讀(chao二聲)。引申泛指拜見,用於使動,指使 ┅┅朝見。引申為朝廷,即君王接受朝見和議事的地方,引申為朝代。

115、除:宮殿的臺階(形聲)一般建築的臺階。除去,又與時間有關,因歲月的更替也就是去舊生新的,指新年後的新春季節。還用以指官吏的任命。

116、更:改變,更換(形聲)引申為,另外。虛化副詞,讀geng四聲,又為“再”“又”。“更”與“相”組成的片語,有“互相”的意思,中古常假借為“經”,經歷。又假借為“庚”,繼續。

117、 須:鬍鬚(象形)引申為野獸的鬍鬚。在古書中常見意義是等待,動詞,這是它的假借義。引申為動詞需要。又引申為助動詞,必要,應當。

118、 質:抵押又表示樸質,本質,體質,質地,底子,斬殺犯人時墊底的砧板,質問,對質。

119、就:接近,趨向成就,成功。

120、格:樹木的長枝條(形聲)引申為柵欄。阻止,阻礙,抵擋,抵禦,搏擊,方格,格式,規格,格律,標準。在先秦常被假借為“ ”表示來到,到達,引申為通達,感通,窮究,探底。

121、傳:傳車或驛車讀zhuan四聲。驛車停歇的地方,即驛舍或傳舍。一般的傳遞,傳送讀chuan二聲,流傳。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記讀zhuan四聲,注釋或解釋經義的文字也叫“傳”。漢代把“經”以外的賢人著作也稱為傳。

122、許:應允,許可動詞(形聲)同意,贊同。常用為處所的意義,名詞。又常用在數量詞組後面,表示不確定的零數。中古以後,又產生“如此,這樣”的意義,用作代詞。

123、辟:刑,刑法讀(pi四聲)。法,法度,法律,制定與執行法的君主,包括天子和儲候,上對下的徵召,有避免的意義,(讀bi四聲)。引申為消除,排除,偏僻,邪僻,這個意後寫 “僻” 開墾,關閉,(讀pi四聲)。

124、案:木制的帶短腳盛食物的託盤(形聲)又指一種矮長桌,即幾案,案卷,文書,查辦,查訊,審問的意義。“案”通“按”,用手摁或壓。

125、經:織機上的縱線,泛指紡織物的縱線(形聲)常法,經典,度量,劃分。經略.經營連用:表示謩潱I畫並管理。

126、還:返回(形聲)引申為:交還,歸還。特指交納租稅。虛化為副詞:表示仍然,重重,讀(hai二聲)。讀huan二聲,又表示進一步,更加。

127、歸:女子出門嫁人(形聲)引申為回家,回國,歸還,歸附,彙聚。“歸”通“饋”贈送的意思。又通“愧”,慚愧(以上兩種讀kui四聲)

128、集:鳥類停在樹上引申為一般事物的聚合,事情的成功,詩文的彙集,我國傳統把圖書著述分為四部,叫經,史,子,集。集部指的是詩文,詞一類的書,“集”通“輯”意為安定。

129、別:分解,分開(會意)使┅┅分開,引申為分別,辨別,離別,告別。古代沒有“另”字,現代另,另外的意義在古書中常用“別”來表示。

130、 寇:入侵,侵犯(會意)在上古多用為動詞,至於用指強盜,則是較晚才出現的。為名詞,入侵者,敵人。

131、兵:兵器,武器,引申:軍事,武力,戰爭,又特指兵法,用兵策略。還有一個常用意義為武裝力量,軍隊。

132、甲:植物果實或動物的硬質外殼引申:軍人穿的皮制護身衣服,披甲的人,即甲士。甲又表示天支的第一位,也用來紀年,位居第一,用作動詞。

133、 歲:木星引申:年,年齡,時間,光陰,年成,年景,收成

134、時:季節,時令時間,時候,時辰,時代,時機,機會,又指時摺S米鳡钫Z:按時,那時,當時,有時。先秦作狀語的“時”都有是按時的意思,不能誤解為時時,時常。

135、 衣:上衣引申:穿衣,讀(yi四聲),又為包裹,包紮。

136、冠:帽子轉化為動詞,(guan四聲)(1)戴帽子。(2)古代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時,舉行成人禮,開始戴冠。(3)居於首位。

137、樹:種植引申:(1)培植,培養。(2)豎立,自立,設置,建立,樹立,立身,構成,形成(3)樹木

138、藝:種植引申:技藝,才能,本領。還有個意義是限度,準則。

139、賈:買賣即買或賣,招惹。名詞:指商人。表示價格,讀(jia四聲)。“商賈“連用往往指商人。

140、治:治水引申:治理,管理,處理其他事物或從事其他事情,治理得好,即有秩序,安定,太平,與“亂”相對。

141、亂:無秩序,不齊整特指政治不安定,社會不太平。引申為使之亂,即擾亂,破壞,特指破壞當世統治秩序。古代樂曲的末章叫“亂”。

142、陽:日光引申為山的南坡和水的北面(日光照到的地方),另造字“陽”。1.溫暖。2.明亮鮮亮。3.明裏,表面上,假裝。另造字“佯”,有時借用“詳”表示。4.與“陰” 構成一對哲學術語,概括諸事物的對立面。

143 陰:云覆日,陰天。 1.陽光照不到的地方,陰暗處,陰影。2.特指山的北坡,水的南岸。3.暗中,暗地裏,秘密地。4.與“陽”構成一對哲學術語,概括諸事物的對立面。

144、制:裁,裁剪引申:制定,規定,規劃,控制。規章,制度,名詞。制還指君王的命令,制的裁等義後也寫作“制”,但規定,控制,制度等義,一般只寫成“制”

145、 觀:觀看,特指有目的地看觀賞,觀覽。用於抽象事物表示對人或對事物觀察,考察。引申為顯示,給人看。1.guan一聲),值得觀賞的景物,景象。2.guan四聲)幾種高大可觀的建築。(1)宗廟或宮廷外兩側的高建築。(2)台榭。(3)道觀。

146、 城:圍繞都邑的防衛高牆,即城牆用作動詞指構築城牆。引申為城市,城鎮。“城,郭”對舉時,城指城內,郭指城外,連用泛指城牆。

148、負:恃,即依恃,憑仗的意思(會意)負訓為恃,所以負恃常常同意連文。引申:背倚,背靠著,用肩或肩背東西,用身子馱東西,即背負,負載,承受,蒙受,抱持,虛化為內心,抱有,具有,失敗,背棄,違背,辜負,對不起,欠缺,缺少,虧欠。由負債的負引申賠償,補償。

149、 虛:大土山引申所在地,住地,都邑舊址,廢墟,還有一個常用意義,是空虛,與“盈”和“實” 相對。引申為不真實,又為敞開,打開,枉然,白白地。

150、比:並列,並排引申為:連接,接近,又為偏袒,還有一常用義為及,等到,由並列引申出比較的意義,又為比照,通“庇”:寄託。

151、形:形象,形狀泛指形跡,用為動詞,表示形成,成為某種形象,又為使動,使之現形,顯露,引申為形勢。

152、臣:奴隸引申指君王身邊的官吏,指臣服,是臣的動詞用法,也用作對君王或他人表示謙卑的自稱。

153、身:懷孕古代常用義指身體的身幹部分,泛指身體,引申指自身,親自,又有時也指生命,上古身與體有別,身指軀幹,體指身體的各部分。

154、伐:砍殺(象形)引申為砍伐(樹木),討伐,進攻,批評,責備,功勞,自誇功勞。

155、文:人的身體上刺繡的花紋引申泛指花紋,紋理。漢字中的獨體字,泛指一切漢字。文獻典籍,文教,文章,特指法律條文,華麗,有文采。“文采”連用,指具體的謇C服裝,也用來指才華。用文字寫成的文章。修飾,文飾的意思。

156、 字:生孩子,生育 “乳”與“字”同義,都指生孩子。引申為:撫養,撫育,合體字,也泛指文字。

157、走:跑特指逃跑,逃奔。引申奔向某地。

158、策:馬鞭用為動詞,即鞭策。趕,又指用於計數的小籌(小竹片),卜卦用的蓍草。引申為謩潱邉潱呗浴S滞皟浴保汉唭浴

159、儉:自我約束,不放縱(形聲)指對自己嚴格。特指節儉,儉省。引申為不豐足,特指年成欠收。

160、複:回來(形聲)引申為回歸,還原,重新,再次,報復,回答,答復。

161、反:手心翻轉(形聲)引申為反復,相反,對立,又為反而,反叛,叛變,回歸。

162、要:人的腰身引申為中間之義,中途攔截,要脅,強逼,要求,求取。(重要,主要,關鍵的東西,yao四聲)。又引申為總括,概括,簡要。

163、 閑:圈養牛馬的柵欄(會意)引申為倫理道德的規範,界限,限制,約束,防止,熟練,熟習(安靜,閒靜,讀 xian二聲)常用來特指婦女的閒雅文靜,後寫嫻。引申指清閒,空閒,與“間”相通。

164、盜:偷竊財貨引申指偷竊東西的人,小偷。搶劫,掠奪財物的人,強盜,敵寇。又指非法進行某種事,非法佔有某種東西。

165、伲簜Γ瑲埡μ刂笟ΑR隇閮春荩U毒,殘害的人,敗壞者。特指刺客,指違法亂紀,犯上作亂的人,又指強盜。

166、命:命令(動詞)(會意)用於名詞,引申為天命,命撸!懊迸c“令”是同義詞,“命”的引申義“令” 沒有,“令”的引申義“使,教”也是“命”沒有的。

167、顧:回頭看引申為回頭,看,照顧,考慮。用作副詞,表示輕微的轉折,相當於“不過”。又為反而,反倒。

168、懷:胸口引申為心意,心懷。用作動詞,意為懷藏,懷裏揣著。想念,又為依戀,歸附,安撫

169、行:道路(象形)引申為行列,成行的事物,又專指軍隊編制,二十五人為一行,“行伍“泛指軍隊。引申為輩份,以上讀(hang二聲)。用為動詞:走路,讀(xing二聲),引申為施行,實施(品行名詞,舊讀去聲).作副詞:即將。

170、 向:窗戶(象形)在很多情況下都用以表示“鄉”。就各自的本義而言,應屬通假。引申為趨向,親近。表示過去,往昔。

171、宇:屋簷引申為屋宇,房屋。還有兩個常用意義:1.一定的空間,地域,上下四方,天下。2. 風度,儀容。

172、降:自高處下來(會意)用於抽象意義,表示時間的由遠及近。因為時代的演進也可以認為是縱向的,引申為落下,降低,誕生之意,以上讀(jiang四聲)。另一意為投降,讀(xiang二聲),用作使動,使┅┅投降。

173、聞:聽到(形聲)引申為聽說。名詞則為傳聞,又為被子人聽到,被聞知,特指被上級聞知,引申為知名.著稱。用為名詞:則為名譽,聲望,讀去聲,又由聞知引申為見聞,學識。另一意為嗅到。

174、知:對事實或道理有認識,知道引申為瞭解,熟悉,交好,相親。又為知覺,感覺。又轉為知道的事物,即知識,見解(知識豐富,經驗豐富,讀(zhi四聲)。又名詞:才智,後寫“智”。

175、 賦:田賦,賦稅(形聲)又特指兵賦,相當於兵員。動詞:繳納賦稅,引申為獻出,授及。吟誦詩歌,也稱為賦,也指詩,指一種文體。

176、 卻:退卻引申為不受,結束,用作表轉折的副詞。

 177、快:高興,痛快引申為身體的舒服,善於,好。指行動疾速。快只用於心裏上的感受或反應。

178、如:隨從(形聲)引申義:1.照┅┅辦理。2.像┅┅一樣,又指跟原來一樣,相當。3.比得上。“如” 常表示往┅┅去.作連詞:表假設,如果。作用與“若”同。用作選擇連詞:相當於“或者”。

179、仇:相匹,相配引申為同類,同伴,用於男女之間相當於說“對象,配偶”,以上讀(qiu二聲)。引申指仇敵,敵對,仇恨,以上讀(chou二聲)

180、 墳:土堆,土堤引申為高地,墳墓。

181、 登:上車又表示把新收的農產品進獻給祖先神。引申為登記。又表示莊稼成熟。

182、引:開弓,拉弓引申為用手拉,延伸為牽引,招引,遙控,引附,率領,引導,引退。又為退,拿過來,序文。

183、訪:廣泛地徵求意見引申為拜訪,尋求,探求。

184、覺:睡醒讀(jiao四聲),今讀(jue二聲)引申為省悟,發覺,感覺,感到。

185、生: 長出 .生育 (會意) 引申為出產,生長;又引申為泛指產生.發生.生命.性命;用作定語:即是有生命的,又為生存,活著;養育;即使…生;未經煮過或未煮熟的意義。

186. 逐:追趕,追捕,競逐。 趕跑,驅逐,有時特指帝王把朝臣流放邊遠外地,即放逐。

187.濟:渡過水流。濟濟連用,形容眾多美好的樣子;受益,得到好處 ;成功,成就事業;幫助,給濟, 拯救;指過河的地方:渡口。

188. 食 1.動詞:shi二聲)吃;2.動詞:si四聲)給┅┅吃;3.名詞:shi二聲)泛指吃的東西。

189. 啟:開門 1.開導,啟發;2.發生,萌生,萌發;3.開拓,開闢;4.陳述,稟告;5.開始。

190.保:護養幼兒的意思。(象形字)護養嬰兒,保護,保全;恃,依靠;固守,防守;保有,據有;安,安定。用作名詞:保育嬰兒的婦女;指保護嬰兒的包裹衣(後寫褓);護衛用的城堡(後寫堡)。

191. 旅:古軍隊的編制,五百人為旅。引申為軍隊;又指一同,俱;指外在的人,指野生的,外在的;異鄉的。

192. 達:到達,通達到達,通達;通達事理,胸襟寬廣,豁達;仕途通達,政治上得志,與“窮”相對;通行的,共用的。

193.直:不彎曲跟“曲”或“枉”相對;品質的正質,忠直;徑直,直接;虛化為副詞:簡直的意思;當著,迎對;價值,工值;僅僅,只不過;又表示特意,故意。

194. 受:給予,接納,遭受。

195.坐:兩膝接觸於鋪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壓在腳跟上的姿勢。和現代的“坐”有所不同,引申所坐的位置;因┅┅犯罪,觸犯法律,判罪,定┅┅罪;介詞:表示原因。

196. 完:完整,完善沒有損壞,使之完整; 修繕,修整,先秦漢語中,“完”沒有“完了,完畢”的意思。

197.陳:陳列,排列排列戰陣,擺開陣勢;名詞:戰陣;向上陳述,陳說;久,陳舊,與“新”相對。

198. 建:豎立,建立 “建”“立”“置”並列成文,都指建立,建置;設置職官;樹立,設立;建與設互文均指樹立旗旄;建造,建設。

198.因:茵席,坐垫。凭借,依靠。動詞:沿襲,因襲;虛化為介詞:由於,因為;名詞:原因,緣由連詞:於是,就。

199.致:送到,送給,獻出。(形聲)傳達,稟告;使至,道致;取得;招引,引來;歸給,交出。

200.室:古人房屋內部,前叫堂;其後隔以牆,後部中央叫室,室兩側叫房。整幢房子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房屋,居住的統稱,由房屋,居處引出下列意義:1.人家,住戶; 2.墳墓;3.裝刀劍的套子。

201.說:用言語說解,開導(形聲) (shuo一聲)勸說,遊說; (shui四聲):引申為勸說的話,主張,評義,評論;談說聽取了別人的主張,心情開解,也稱為”悅”,喜悅,高興 (yue四聲)後寫”悅”。

202. :古義是國,又指國都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域,指無宗宙的城市及周圍地域;又指封邑,分封給人一定的地方,後來指縣;通:”悒”,愁悶不安.“邑邑”即“悒悒”,愁悶不安的樣子

203. :象人就食之形.(會意) 常用基本義是指接近,靠近,走向;特指就君位;從接近義引申為就在某時某處;用作副詞:表示立刻,馬上;又為就,便之類的意思;可省詞單用,表示即是,就是;用作連詞:表假設。

204. :作數詞:著重於行為的次數,即兩次或第二次,而不同於現在用來指行為的重復。古代表示行為的重復,相當於現代的”再”的,用用”復”;用”復”表示行為重復不限於第二次或兩次.

205. 賂贈送的)財物。名詞,可以單用(形聲) 動詞:指用財物贈送別人;現在”賄賂”一詞的意義.古代一般用”賕”字來表示;中古時 “賕,賂”可能連用同義。

206. : 1.(zhu四聲),義為明顯,顯露;引申著述,寫作;2.(zhuo二聲)義為附著,加……於上,後寫“著”;引申為:穿衣,動詞。

207. :現代指顏色;古代指臉色,氣色。 “作色”是臉色改變,多指發怒;又常指美色,即女色;有時也指不同色彩;古代的“顏色”是個聯合結構的詞組,指臉上的氣色,表情。“色”字在古代可以當“色彩”講,而“顏”字則不能。

208. :1.殷周時代對帝王,天子的稱呼;2.春秋時楚,,越等諸候國國君也開始稱“王”,戰國時各諸候國國君普遍稱”王”;3.從秦代開始,天子改稱“皇帝”,“王”便成了對貴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諸候王。由帝王引申為稱王,做王,統治天下,轉傳為動詞:讀 (wang四聲);也指統治某一地區。帝.王起初人和神的區別;天上和人間的區別。“帝”是古人心目中的天神,整個宇宙的主宰者.“王”是天子,即人間或天下的最高統治者;後來“帝””“王”同步降職。“帝”即“皇帝”,“王”即最高封爵。

209. :起初和“王”同義。本指天子,君主。 “後”指君主的正妻大約使於戰國。

210. 穿:穿透.穿破.洞穿.

211. : 1.粗磨石,用於表琢玉之類,引申為粗糙; 2. 交錯;3.通”措”安置,又為放棄。

212. : 今義為水塘,池塘,這個意義古漢語也有,更常用的一個意義為護城河.”池塘”連用起初是兩個詞,屬偏正詞組,池是沼,塘是堤。

213. :常用意是財物,物資 引申為出賣.“貨”在中古以前沒有商品的意義.

214. : 1.,從事;2.實行,,特指穿用,佩帶;3.服藥;4.服從,順從,又為服罪,招供;5.適應;6.衣服,服飾﹐又為穿衣。

215. : 1.抱怨,埋怨;2.怨恨,懷恨的意思;用作名詞,則是仇恨,怨仇的意思;在古代漢語中“怨”和“恨”的意義相反,“恨”指遺憾,不滿,埋怨.古代怨重於恨,與今天恨重於怨情況相反。

216. :基本意義指長久不變 引申為一定的規則,規律;又為經常;通”嘗”:曾經。

217. :常用意義多數人,許多人又為集合名詞:人,人們;特指軍隊;又為一般的;由多數人引申為形容詞:多;用為使動:使…增多。

218. :常用義是志向,志願志還有一個意義是記載下來,記住義。

219. :常用義是計慮,秩∫隇樵O法對付;另一個常用義是圖畫,畫像;又為動詞:繪畫;秦漢時,“圖書”連用,一是指地圖和書籍,一是指“河圖洛書”與“今”圖書”詞有別。

220. :常用義是弄斷 又為斷絕;也用指人事;引申為盡;橫越,穿過;還可作形容詞,表示到了極點。

221. :古義是勉力,奮力又為勉勵,鼓勵;引申為勸說;上古的勸都用於積極的鼓勵,而不用於消極的勸阻。

222. :常用意義是動詞:告訴.舊讀 (yu四聲) 又為交談,談論;作名詞:指話,言論;有時也指諺語。

223. :與“道” “理”有同義的地方 指學問,道理,規律,道德。

224. :常用意義是防備,具備,準備.又為廛備 引申為:設施.措施:全.盡。

225. :基本意義是法則.法度 1.指法令,制度,規章;2.特指法律,刑法;3.方法,措施;4.取法,效法.動詞“法”有時表示依法處治。

226. 遂:常用意義是順利地完成,成功作為形容詞則有順利的意思;完成即為終為意.便為竟然之義;用作副詞:有“於是”“便”的意思;“遂”和“竟”在“完成”這個意義上同義,但前者強調目的完成,而後者則是過程的終結。

227. ():貧的基本意義是寡少,一般指日常生活中衣食錢財的缺乏.”窮”的基本含義則是困迫,一般指處境困頓惡劣,走投無路。 “窮”常用來指仕途中的不得志,窮的對立面是“達”或“通”;生活中缺少吃穿,也是處境困迫的一種表現,所以“窮”有時也可以包含有“貧”的內容,“窮”還有極,,尋究等意義,都是由困迫引申出來的。

228. :常用基本意義為逃匿.逃跑 引申有失去,消失,滅亡,衰亡;亡即無義.《漢書》中“亡”字也多作“無”用。

229. (.):在古漢語中,愛與憐的意義有時相同. 愛的基本意義是喜愛;憐也有喜愛之意,兩字可以同義連文.憐的基本意義是憐憫,哀憐;愛也有憐憫,憐恤,同情的意思;愛還有愛惜,愛護,珍惜之類的意思;愛引申有:捨不得,吝嗇的意義,憐還有欣羨,羨慕之義;在愛惜與珍惜上,愛與惜同義.不過惜所涉及的對象一般都是抽象的寶貴的東西,如光陰,生命,榮譽等。而愛則一般用於衣食財物之類的具體的東西。在喜愛上,惜是具備的;惜有惋惜的意思,愛惜連用,也是惋惜,同情的意思。憐和惜則在哀憐,哀憫上同義.惜的程度很深,所以引申有貪戀,貪求之義。

230. :間與間是一對古今字.本義是縫隙,(jian一聲) 引申為當中,中間,(jian一聲);又引申為置身其中,參與,(jian四聲);特指封建帝王閑暇無事時有利於臣下提意見的好時機.(jian四聲);有間指過了一會兒。引申為抄近路,抄小路,(jian四聲);又引申為偷偷地,暗暗地,(jian四聲);引申為指人與人或國與國之間關系上的嫌隙,隔閡,(jian四聲);又引申指尋找空子,故意造成別人之間的嫌隙,即離間,挑撥,(jian四聲);又引申指間諜,偵探,暗中窺伺對方的弱點或空子讀 (jian四聲)

231. : 風是空氣流動所引起引申為能流動傳播的事物:如風俗.風氣等;風範,節操;又指民間歌謠;後來風指《詩經》,如風騷:最早指《詩經》和《離騷》;風有吹拂的特徵,固此把用含蓄委婉的話進行暗示或勸告也稱風。

232. :常用意為言辭.言論,也指文辭引申為托辭.藉口;用於法律方面:指口供.又指審詞;另一個常用義為辭止,辭謝,又指辭職,辭去;也表示拒絕;引申為辭別;指文體的一種;

233. :打瞌睡(會意兼形聲) 引申指睡覺,入睡;上古睡著一般用“寐”;古代睡覺是指睡醒。

234. :往從往的原來位置著眼,則為失去,消失;引申為遷徙,流亡。

235. :不久也,表示時間短暫古代暫只表示時間短暫,沒有“短時間之內”的意思,也沒有與將來對比的意思,即不具有現在的“暫時”之義;而且常用義為一下子,突然,副詞;又為初,剛剛,姑且,暫且。

237. :本義為籬. 引申為國家的屏障.

238.故:事,事情. 特指不幸的或意外的事,事故,事變。舊的,原來的,原因,緣故。虛化為連詞:相當於因此,所以。轉為副詞:1.從前。2.本來。3.故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