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语法:短语

(2014-02-23 22:59:28)
标签:

短语分类

教育

分类: 语文知识
一、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也叫词组。大于词而不成句。例如“学生学习”、“吃香蕉”、“红苹果”、“努力学习”、“爸爸和妈妈”等。
短语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结构类;功能类;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自由短语和不自由短语;一层短语和多层短语。
二、短语的结构类
(一)主谓短语(主谓词组)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一般也可看作话题;谓语是对主语所提出的对象加以陈述,或说明主语干什么,或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说明主语是谁、是什么。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和谓语之间是陈述关系。例如:
(1)   他去          我喝          你出去
(2)   那鞋好看      心情舒畅      环境优美
(3)   他的脸通红    眼睛大大的    个儿高高的
(4)   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5)   张三是学生    我是会计师    这是茄子     那是韭菜
以上举的都是主谓短语,只是作谓语的成分有所不同。例(1)是动词,例(2)(3)是形容词,例(4)是名词,例(5)是由动词“是”带上名词的述宾短语。
(二)动宾短语(有人称为“述宾短语”)
 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任,表示某种行为动作,称之为动语(述语),这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后一部分常见的是由名词性词语充任,也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任,它是受前一部分影响、支配的对象,称之为宾语。动语(述语)和宾语之间是一种支配关系。例如:
(1)   吃米饭         写了篇文章        研究过哲学      增进友谊     
(2)   去北京         逛公园            来过一个人      洗凉水
(3)   看打球         学过游泳          打算回去        值得考虑
(4)   爱干净         怕冷清            觉得不舒服      以为很好
(5)   听说他回来了   知道她已经走了    希望他来        以为他来了
例(1)-(5)都是述宾短语。作述语的都是动词性词语;就宾语看,例(1)、(2)作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例(3)是动词性词语,例(4)是形容词性词语,例(5)是主谓短语。
(三)偏正短语
这种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被前一部分修饰、限制、说明的,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前一部分称为修饰语,后一部分称为中心语。例如“干净衣服”就是偏正短语,“干净”是来修饰、限制、说明“衣服”的,“衣服”是该短语的核心,其中的“干净”就是修饰语,“衣服”就是中心语。再如“刚来”也是偏正短语,副词“刚”是来修饰、限制、说明动词“来”的,“来”是该短语的核心,其中“刚”是修饰语,“来”是中心语。
偏正短语,按它的语法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为了区别起见,一般将名词性偏正短语里的修饰语称为“定语”,将动词、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里的修饰语称为“状语”。定语常常可以带“的”,如“白衬衣~白的衬衣”、“木头桌子~木头的桌子”;而状语常常可以带“地”,如“刻苦学习~刻苦地学习”、“非常努力~非常地努力”):
1.定中短语(名词性偏正短语),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名词。例如:
(1)白衬衣       漂亮的衣服    木头桌子     不锈钢的勺儿   学校的房子     我的书
红红的脸     绿油油的秧苗   三本书       两位老师   北京气候     今天的报纸
(2)(经济的)发展     (文艺)演出  (他们的)估计      (凄然的)笑   (求学的)希望      (灯火的)辉煌
短语的中心语是双音节的谓词性词语,修饰语常常是名词或形容词,一般有助词“的”。属于不自由短语,只能做主语、宾语。
2.状中短语(动词、形容词或状态词性的偏正短语,即在语法上大致相当于动词、形容词)。例如:
(3)刻苦学习        仔细地听讲    慢慢走着        轻轻地敲了一下    已经走了        正在吃饭    向他学习        按他的意见办    非常努力        格外地热心    老干干净净的    一直老实巴唧的    忽然电话铃响了  干脆你去
(四)述补短语(有些教材称为“中补短语”)
“洗衣服”是上面讲的述宾短语,如果把“衣服”换成“干净”,“洗干净”就是述补短语了。
述补短语也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中心语,只能由动词或形容词充任,是整个短语的核心;后一部分是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或副词语、介词短语、数量短语充任。彼此之间是补充关系。例如:
(1)洗干净      煮熟          看懂        写完
(2)走进来      跑过去        拿来        踢过来
(3)洗得干净    洗不干净      走得进来    走不进来
(4)学得很认真  洗得干干净净  白得像雪    干净得一点灰尘都没有
(5)好极了      乐坏了        香死了      热得很    冷得不得了
(6)看了两次
(7)走到天涯海角
有的述补短语的述语带有“得”,如“洗得干净”、“走得进来”、“学得很认真”、“冷得不得了”等;有的不带“得”,但也可以插入“得”,例如:
洗干净 “洗得干净”
插入“得”后还是中补短语,只是意思有一些变化。
(五)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有三个特点:第一,各组成成分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第二,各组成成分的词性一般相同;第三,组成成分可以不止两项。例如:
(1)   爸爸和妈妈    长江、黄河、淮河    真的、善的、美的  [名词性联合短语]
(2)   研究讨论      唱歌跳舞喝酒        听说读写         [动词性联合短语]
(3)   又高又大      干净、整齐、明亮    真善美           [形容词性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各成分之间,有时候没有语音停顿,有时候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顿号(、)表示,如上面举的“长江、黄河、淮河”。联合短语各成分之间往往可以用一些关联词语,如“和”(爸爸和妈妈)、“并”(研究并决定)、“又”(又好又便宜)、“或”(今天或明天)、“还是”(喝咖啡还是喝茶)等。
从各成分之间的意义关系是联合关系,具体是以下三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爸爸和妈妈”、“研究商量”“真的、善的、美的”等;
(二)表示选择关系。如:“今天或明天”、“棉的或者毛的”、“米饭还是面条”等;
        (三)表示递进关系。如:“妈妈甚至奶奶(都同意)”、“研究并决定”、“多而好”等。
从语法上看,联合短语可以是名词性联合短语,如“爸爸和妈妈”、“长江、黄河、淮河”、“真的、善的、美的”等;也可以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联合短语,如“研究讨论”、“唱歌跳舞”、“又高又大”、“真善美”、“多而好”等
除了上面介绍的五种基本短语外,还有几种特殊的短语。
(六)连谓短语(有人称为“连动词组”)
几个谓词性词语连用而彼此不形成主谓、述宾、述补、偏正或联合关系的短语就叫做连谓短语。连谓短语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状态是由同一主体发出的,例如“我写信告诉他”里的谓语“写信告诉他”就是连谓短语,其中的“写信”和“告诉他”这两种行为都是由主语“我”发出的。下面再举些连谓短语的例子:
(1)(我们)下了课打篮球      
(2)(他)低着头想问题
(3)(他们)去上课            
(4)(我们)看电影去
(5)(他)有事儿没有去        
(6)看着心烦
(7)听了很高兴
(七)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也有人称为“递系词组”,其特点是:第一,只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一定是一个述宾短语,后一部分常见的是一个动词性成分,有的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性成分;第二,作为前一部分的动宾短语,其宾语在意念上一定是后一部分中的主要动词的施事或后一部分中的形容词所说明的主体;前者如“请他来一下”,后者如“称赞他勇敢”。前一个兼语短语由“请他”和“来一下”两个动词性成分组成,前一部分“请他”是动宾短语,其宾语“他”在意念上是后一部分中动词“来”的施事;后一个兼语短语由动词性短语“称赞他”和形容词“勇敢”组成,前一部分的“称赞他”是动宾短语,其宾语“他”在意念上是后一部分中形容词“勇敢”所说明的主体。下面是类似的例子:
(1)  请你提意见   派小李去   有人找你    让他先走    推选他当我们的代表
(2)  称赞她聪明   嫌他脏     怪他太慢    夸她勤奋    羡慕她有一个好丈夫
(八)同位短语
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例如:
(1)首都北京     他们三个人     周恩来总理
(2)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摔交这种运动
各例的修饰语和中心语所指相同,只是说法不同。这种偏正短语特称为“同位短语”。
还有一种松散的同位短语,例如“一只野兔,这个可怜的小生灵,窜上了公路,在车灯照耀下狂奔”中的主语,“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中的宾语。
 (九)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有符号的是方位短语),具有名词性。例如:
①大门外蹲着两条狗。  (名·方,表处所)
②水珠掉在脑门上。  (名·方,表处所)
③(灶洞里)的火光映红了嫂子的脸。 (名·方,表处所)
④[三天前]他来过。 (数量·方.表时间)
⑤[喝酒以后]不要开车。 (动宾·方,表时间)
⑥他走向那(天亮之前)的旷野。  (主谓·方,表时间)
“上、中、里、下”可用来表范围,说明某一方面或某一界限:
在扩散过程中
在小农经济的眼光里
在政策的保护下
 (十)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短语成。
数量短语:
 (两个)人    [一拳]打去    拉〈三次〉
指量短语:
这件比那件好    只看过(那一次)
补充:疑问代词+量词:哪个 那未
(十一)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都可作状语,修饰谓词,主要用来表明动作的工具、方式、因果、施事、受事、对象等。
[用大碗]盛汤  (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比前几年]好得多  (表示性状的比较)
[为了健康]而锻炼  (表示动作的目的)
[被巨浪]撕成碎片  (表示动作的发出者)
[向英雄模范]学习  (表示动作的关涉对象)
少数作补语,例如:
[从胜利]走〈向胜利〉  (表示动作的处所、方向)
有一些还作定语,这时一定要加“的”。例如:
(关于会议讨论问题)的结果  (表示事物的范围)
(对阿里木)的评价  (表示动作的对象)
(朝东)的侧门  (表示方位)
(十二)助词短语
1.“的”字短语
由“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作主语、宾语。例如:
①大的要照顾小的。
②该来的不来,不该走的走了。
③醒来时,他首先听到的是海潮的声音,想的是那条船。
④少不了吃的。
例③中的”海潮的”不是“的”字短语.因为它不是整体指称人或事物。
“的”宇短语可以前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例如“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的”字短语有时后面可以添加上相应的名词,这就成为偏正短语。不过这样—来,意义会有一定的变化,由概括意义变成了一般意义。而且有的也不能添加相应的中心语,如“掌柜的、剃头的、做爹妈的”。
2.比况短语
由比况助词“似的(是的)、一样、(一)船”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也表示推测,有多种句法功能,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属形容词性短语。例如:
(暴风雨般)的掌声    (死一般)的寂静
[石头似的]站着    浇得〈落汤鸡似的〉
[触电一样]哆嗦了一下
这种短语因为主要是用来描写类似点,前而很容易用上动词“像、好像”等词引进比喻的对象。例如:
[好像火一样]灼热    (表比喻)
急得[像掉进火坑里一般]    (表比喻)
他俩[好像很熟悉似的]。  (表推测)
3.“所”字短语
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代词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是名词性短语。例如“所想 |所需要 |所认识”。
“所”是个文言词,“所”字短语多见于书面语,例如“所答非所问”(做主语、宾语)、“各尽所能”(做宾语)。
在句子里一般要借助“的”字组成“的”字短语,或者借助“的”字修饰名向组成偏正短语。例如“所引用的只是一些文献资料 ||所起的作用很大”。
有时候,一个主谓短语中间可以加上“所”宇,例如“他所陈述的一切”这一短语里,“他陈述”是主渭短语,但是中间加上“所”字,就变成“所”宁短语(做定语)。这种短语仍旧要利用“的”字来组成“的”字短语,才有可能单说。例如不能单说“我所认识”,可以单说“我所认识的”。
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的功能类型是由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据此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和谓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
1、名词性短语(相当于名词的作用):
主谓短语:明天星期天 /“联想”一万三千元
定中短语:勤劳的人民/中国的解放   通信的自由
联合短语:老师和学生/书和笔/今天和明天
同位短语:班长小王 /“一”字/北碚这一带
方位短语:校门外/衣服上 /两天后 /二战中
量词短语:一本 / 五支 / 两三件 / 一座
“的”字短语:绿的 /穿运动服的/会唱歌的/我的
“所”字短语:所说 /所做/所宣传/所拥有/所思
2、动词性短语(相当于动词的作用)
主谓短语:老师来 /飞机起飞  / 彩旗飘扬
动宾短语:唱歌 / 写字 /学习汉语 /辛苦大家
偏正短语:快去 / 高兴地唱起来  / 认真学习
中补短语:唱得好 / 跑得特别快/ 洗得很干净
联合短语:贯彻并执行 /读书写字 / 吹拉弹唱
连谓短语:上山采药 /开着窗户睡觉 / 去开会
兼语短语:请你来 /恨他不争气 /有人去
量词短语:一次 / 三遍 /两回
3、形容词性短语(作用相当于形容词)
主谓短语:他很高 /风景优美 / 态度温和
偏正短语:很高兴 /非常整齐 /不勇敢/十分理想
中补短语:干净极了/ 贵得不得了/ 年轻得很
联合短语:沉着而坚定 /年轻漂亮 /幸福美好
比况短语:火一样(的热情)/木头似的(站着)
此外,介词短语过去归入了副词一类,但是副词一般只做状语,而介词短语除了做状语外,还可以经常做定语和补语。这跟哪一类词都不完全一样,所以一般都暂不归类。
四、多义短语
词有多义,短语也有多义。不止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做多义短语。短语多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
1、语音方面的原因
他想〈起来〉了(“起来”轻读:刚才忘了,现在记起来了)
他想起来了(“起来”重读:是“想”的宾语——一件事)
dùjuān很可爱(“dùjuān”既可指杜鹃花,也可指杜鹃鸟)
2、词义方面的原因
他走了很久了,走累了。(走:“行走”的意思)
他走了很久了,你赶不上他了。(走:“离开”的意思)
他不会说话。(“不会”可能因是哑巴,也可能因“不善于”)
3、语法方面的原因
1)结构层次不同:  
咬死/猎人的狗(狗死) 
咬死猎人/的狗(猎人死)
2)层次同,结构关系不同:
烤红薯(动宾)   (烤)红薯(偏正)    出租汽车(动宾)  出租汽车(偏正)
3)层次同,语义关系不同: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是施事,他不认识任何人)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这个人”是受事,任何人都不认识他)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多义短语,其中,语法原因造成的多义短语是这一部分学习的重点。
(一)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二)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三)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五、短语小结
(一)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简单短语是指组成成分为单词的短语。如“白马”、“吃苹果”、“看完”、“他来”、“黄河、长江”等,它们就都是简单短语。
一个短语,如果它的组成成分本身又是短语,或者说如果它内部又包含有短语,那么这种短语就称为“复杂短语”。例如“不吃甜的东西”,这是个动宾短语,而它的动语“不吃”是个带状语的偏正短语,宾语“甜的东西”是个带定语的偏正短语。显然,“不吃甜的东西”这个动宾短语内部又包含有短语,所以“不吃甜的东西”这个短语就是个复杂短语。在实际语言中,我们很少见到或听到只包含两个词的短语,一般都是复杂短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词的分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