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定慧寺山门朝北与抗击倭寇的历史

如皋定慧寺山门朝北,记载着如皋人民抗击倭寇的一段历史。定慧寺山门本朝南,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来犯,如皋人民不畏强敌,奋起反抗,当时如皋隶属的扬州府也极力支持抗倭,他们拨出银两帮如皋构筑城墙,同时开凿了新的护城河,以便防御倭寇。由于城区的扩展,定慧寺被包入新城,庙门与城墙相距很近,庙门前通道狭窄,不方便进出。明万历年间,定慧寺重新修建,为了方便进出,将山门改为向北,原来的庙门改建为藏经楼。如此一来,定慧寺便形成北有玉带河(今名内城河),南有濠河(今名外城河),西有玉莲池(宋朝时位于龙图阁大学士、如皋名贤王觌家园中,今已废),东有放生池(今亦为内城河的一部分)的“回字”型格局。其建筑特色在中华佛教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被中国著名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赞为“水环寺、楼包殿、山门北向,在全国独具一格”。
http://s1/mw690/002dfSsxgy6GIj5UQak80&690
http://s10/mw690/002dfSsxgy6GIj7buWt59&690
http://s14/mw690/002dfSsxgy6GIj9elk1ed&690
后一篇:如皋定慧寺双韦陀的来历